| 名称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6 | 50 |
| 高职排名 | 30 | 131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0 | 0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32 | 0 | 2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435 | 293146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二段 | 274 | 512428 | 150 | |
| 2021 | 高本贯通 | 普通类二段 | 459 | 242557 | 150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二段 | 273 | 513391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二段 | 200 | 541611 | 150 |
国有公办 国家示范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和专业群建设单位
教师专利申请、授权、成果转让总量全国高职第一
学生专利申请总量、授权总量全国高职排名第一
中国高职高专校竞争力排行榜信息类第二
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
全国示范高职校综合影响力20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江苏省首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
学校共有5个食堂,环境优美,菜式丰富,菜品多样,南北方特色菜应有尽有。根据每个人的饭量大小以及饮食偏好,每天花费大概20元-30不等。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7%,先后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平均薪酬指数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 27 位,江苏省第 3 位。与360、中兴、百度、科大讯飞、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软国际等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
学校有60 余名就业指导师,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生涯规划咨询服务;500 余个就业基地每年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每年 2-3 场大型综合招聘会,100 余场行业或专业专场招聘会,人均 5 个岗位可供选择;提供可同时容纳 10000 人同时在线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系统;为困难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县中路8号
批准成立时间及批准单位:学院始建于1973年,2002年6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学院实行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双重领导、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确定我院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院,2008年北京市奥组委海淀分指授予学院“北京奥运安保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被山东省委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高校德育暨校园文明评估“双优”学院,2009年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学院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
毕业生就业:
学院按照“立足交通,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服务经济,市场运作”的办学思路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办学目标,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门机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结合实际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规章制度,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流品牌交通职业院校,用心打造交通行业人才成长平台,就业工作用心努力,就业形式不断创新,千方百计最大限度指导并保证毕业生就业,促进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局面规范有序地开展和形成。依据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学院对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推荐就业的政策,毕业生也可自谋职业。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用人协作关系,多年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2007年11月,学院举办2008届毕业生就业双选洽谈会,2584名毕业生与省内外291家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进行择业洽谈,用人单位现场向毕业生提供有效就业岗位7865个,供需比为1:3.04,可谓“供不应求”。谋发展铸辉煌求三方共赢,用心打造交通职业人才就业平台,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学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一系列举措,受到了社会、家长和毕业生的广泛关注和赞誉,省、市著名媒体对学院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成功做法 多有报道。2005年4月在《山东工人报》面向全社会进行的问卷调查活动中,学院被评为山东省“最受企业欢迎的高职院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