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21 | 理科 | 279/279(专科批) |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21 | 文科 | 289/211(专科批) |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20 | 理科 | 313/189(专科批) |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20 | 文科 | 347/200(专科批) |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17 | 理科 | -/277(专科批) | /() |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2017 | 文科 | -/278(专科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建筑装饰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建筑装饰制图与阴影透视、建筑装饰构造、建筑与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工艺、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建筑装饰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设计ⅠⅡ、计算机辅助设计Ⅰ(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DMAX与Photoshop)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装饰装修公司、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企事业机构从事装饰施工、装饰设计、装饰预算、装饰材料、装饰质安与监督管理等工作。
【实践实训】:认识实习、工种实训(钢筋、模板、架子、砌筑、抹灰五大工种)、建筑写生、制图实训、装饰构造大作业、装饰材料调研实训、建筑装饰施工实训、装修平面图专周实训、装修效果图专周实训、装饰预算实训、招投标模拟实训、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设计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
【获得职业证书】:第五学期参加由四川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建设管理岗位资格证书统考,可取得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员(或预算员、资料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毕业后可考取国家注册建造师、造价师、建筑师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苏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3 |
| 历史类 | 431 | ||||
| 宁夏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8 |
| 文科 | 262 | ||||
| 青海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180 |
| 江西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9 |
| 安徽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5 |
| 文科 | 379 |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办于1999年,前后经历了10年本科办学和10多年高职办学。1999年,学校前身四川师范大学南洋学院成立;200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7年,在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外事学院基础上组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2013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升本院校;2021年,通过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现场复核;2021年,被列入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学校办学条件总体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
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现代服务、医学健康等 5 大专业集群,开设 3 年制高职专业 69 个和“3+2”贯通培养专业 19 个,初步建成 15 个专业群,以群组建 6 个专业学院,专业建设机制和特色进一步彰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
学校现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2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图书馆藏书195万册。全日制在校高职专科学生16000余人。设信息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6个专业学院,东坡书院、明德书院、致远书院等3个社区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眉山校区校园建筑,沿着山势和坡地,高低起伏,“山校相映”,建筑群落疏密有序,疏林草坡相得益彰,校园环境非常漂亮。眉山校区也是智慧校园,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全苹果IMac一体机或电子白板系统,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交互,能让你体验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活。“国际范”更是眉山校区又一个亮点,学生公寓里,每层楼都有自助洗衣房和干洗房,每层楼都有健身房,校内IMAX3D电影院,让你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最新的国内外大片。而成都校区则有非常完备齐全的教学、生活设施,东湖碧波荡漾、水天一色,伴书山上林木众多、曲径通幽。整个校园植被茂盛、四季繁花,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四川省最美校园。《林师傅在首尔》、《青春驿站》等众多影视剧组外景拍摄地都选择在了成都校区。
“十三五”期间,获批全国职业院校首批养老服务类专业示范点 1 个(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建成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 1 个(艺术设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 1 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建成省级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计划重点特色专业 3 个(物流管理、汽车运用与维 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成省民办教育协会骨干专业 2 个(软件技术和智慧健康服务与管理)。建成各类省级课程 20 门(精品课程 1 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6 门、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 3 门、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 4 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6 门);建成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2 个。
“十三五”期间,建成各类科研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总数7个。承担5项省级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主持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累计获得厅局级以上课题290项,其中省部级6项,获批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29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37部;发表学术论文2480篇。建立了国省校三级师生竞赛体系,学生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 135 项、省级奖项 398 项。学校将入学质量等级为 E+的学生培养到毕业时质量等级为B+,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现有各类教师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8.92%以上,硕士学位及以上占比55.86%,“双师型”教师占比54.48%,专任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三八红旗手”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1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2020版”显示,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位列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12位、全省第2位。
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1个,校内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室226个。建成了西南地区唯一的卡尔拉得汽车实训基地等多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培训基地,上线了西门子4.0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成了成都地铁10号线全真实训环境、阿里巴巴全真立体仓库的现代物流实训中心、西南地区最大的京东校内实训基地等。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工程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民办教育汽车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有力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技术技能提升。
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500余家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先后开设“四川蓝光嘉宝订单班”、“成都地铁订单班”、“蒙牛集团订单班”、“京东订单班”、“伊藤洋华堂订单班”、“元迪教育订单班”、“万科订单班”、“北汽银翔订单班”、“四川现代汽车订单班”、“成都力方订单班”等20多个知名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紧密,合作成效显著,为改善办学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学校先后与韩国、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近100名学生出国留学。采取联合培养模式,两年后在取得国内大学专科文凭的同时,还将获得国外大学的本科文凭。为了鼓励同学们刻苦学习,让优秀的学生实现继续升造的愿望,学校执行省教育厅“专升本”政策,每年都有超过500名的学生升入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等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为了提升全院学生的学历层次,积极与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已开设建筑经济管理、汽车服务工程等几十个自考本科专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就业,启动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与四川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建设厅等单位进行沟通,保障了各个职业资格认证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连续10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8%,先后获得“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教育扶贫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扶贫记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行为得到了包括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四川省高等教育协会原会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四川大学原校长卢铁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原院长俞仲文等众多教育名家的高度肯定,认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体制机制好,管理模式好,民办院校就应该这样办!”
为了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院设立多项奖学金:1、国家奖学金: 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国家助学金三个档次:4000元、3000元、2000元;3、学习一、二、三等奖学金:1000元、600元、300元(每期一评);4、单项奖学金:学习进步奖、社会工作奖、强身健体奖、社会实践优秀奖、学科竞赛奖等100 -1000元,“华通造价”奖学金2000元。
贫困助学措施: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有“国家助学金”;四川晟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额资助部分贫苦学生学杂费;此外,学院“勤工助学中心”还为就读我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生源地贷款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本人申请,提供贫困证明,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在生源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可贷6000元。
其他资助措施按国家的相关政策办理。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米。学校以“励志·践行”为校训,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办学定位,专业布局顺应江苏和常州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面向“绿色智能”技术,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重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商贸服务五大专业群,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建筑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累计27项)、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型实训基地3个,先后获批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是全省高职院校中少数“双万”学校之一。教职工693人,其中专任教师505人,副高及以上230人,博士83人(含在读27人),双师型教师403人,双师比例85.4%。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等各类人才58人。年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鉴定6000余人次。
学校持续深化“三教”改革,精准培养“双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基于“四结合、十合一”理念的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等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与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本科高校开展“4+0”和“3+2”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探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9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14连冠。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单招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薪资、三年晋升率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19年逾100多家上市公司到校招聘,80%以上毕业生实现省内优质就业,毕业生月收入4267元,10余个专业起薪超过5000元,入选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
学校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现学历教育与国民终身教育互通互认。牵头组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全国医疗建筑职教联盟、长三角绿色化工与医药一体化发展职教联盟。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中检邦迪、京东集团、中天汽车、北京东方仿真、蓝澄晶体科技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10个实训平台(3个获批省级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7280万元。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36个、订单班30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
学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效供给高品质技术服务。建有各类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25个,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服务平台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年度“四技”服务到款额超5000万元,科研到账经费超2000万元,连续多年位居省内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全省少数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格的高职院校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任务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拥有高职唯一具有合同认定资质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年度成果转化到账1200万元。四度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建立中德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等国际交流平台,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承建单位。成立缅甸曼德勒分校、中德设计与数字媒体学院、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与考试中心等中外合作育人平台。与中缅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项目入选“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TSP)。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194人,覆盖15个生源国。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和实验室建设标准、德国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标准等7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引进20余个国际专家指导专业建设。与东南亚周边国家近30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英国、泰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20余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
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化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强校,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区域引领力的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协同创新与转移转化中心,引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引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引领质量文化建设。
招生主页:https://zsjy.czie.edu.cn/
联系电话:400-8817-519(免费咨询电话)
电子邮件:zs@czie.edu.cn
邮政编码:213164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33号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39分(理科)。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3390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建筑装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05分(理科)。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常州工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43分(物理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物理类专科批普通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为江苏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3,最低位次是163482、江苏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31,最低位次是74206、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05,最低位次是225256、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为山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9,最低位次是93289、山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9,最低位次是59748、山东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8,最低位次是37272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工

专业介绍建筑设计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层次专科(高职)学制三年基本修业年限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与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施工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388分(综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综合普通类二段普通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19分(理科)。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建筑装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代码:44010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在宁夏等1个省市开设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4010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宁夏专科批-建筑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