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淮南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巢湖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英语(师范) | 2021 | 理科 | -/493(本科一批) | -/456(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21 | 文科 | -/560(本科一批) | -/545(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20 | 理科 | 517/507(本科二批) | 516/488(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20 | 文科 | 549/534(本科二批) | 538/527(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19 | 理科 | 505/483(本科二批) | -/459(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19 | 文科 | 550/539(本科二批) | -/531(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18 | 理科 | -/486(本科二批) | -/468(本科二批) |
| 英语 | 2018 | 文科 | -/536(本科二批) | -/525(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 | 2017 | 理科 | -/456(本科二批) | -/447(本科二批) |
| 英语(师范类) | 2017 | 文科 | -/495(本科二批) | -/484(本科二批) |
普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和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与教学能力,良好的道德及职业素质,能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计划 (限招30人)
卓越小学英语教师培养试点班培养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专业基础宽厚、作风务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专业发展潜质、通过后续培养能较快成长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卓越小学英语教师。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英语语音、语法、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简史、美国文学简史、英语语言学、第二外语、英语教学法、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英语(师范)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3 |
| 商务英语 | 本科二批 | 475 | |||
| 英语(师范)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60 | ||
| 商务英语 | 本科二批 | 552 | |||
| 山东 | 商务英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4 |
| 江苏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在泉山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 翻译(只招英语考生)(在泉山校区学习) | 499 | ||||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在泉山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528 | |||
| 翻译(只招英语考生)(在泉山校区学习) | 525 | ||||
| 上海 | 商务英语(语种英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3 |
| 河北 | 商务英语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授予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计算机、第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并为进一步深造或从事英语教学研究或口笔译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理论与技巧、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美概况、英语教学法、高级英语视听说等。
就业去向:中小学英语教师、企事业单位翻译工作、涉外文秘、英语导游、外事行政人员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英语(师范)(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口试成绩须达到4分以上〈含4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6 |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口试成绩须达到4分以上〈含4分〉) | 456 | ||||
| 英语(师范)(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口试成绩须达到4分以上〈含4分〉) | 文科 | 545 | |||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语种考生,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口试成绩须达到4分以上〈含4分〉) | 545 |
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
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英语、生物科学两个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6万册,电子期刊65.6万册。
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1081人,专任教师8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80人。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28人。
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专业;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教学团队,27门省级精品课程,6 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课程,40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
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高校智库;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项目23项,获批省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批各类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两次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政府部门各类奖项17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4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2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全国优秀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全国金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荣誉。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数十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与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外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凝练出了“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的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连续七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每人一天15块钱左右
(一)录取原则
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有关招生政策、原则和规定,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参照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统一标准,择优录取。
(二)录取规则
1.原则上调档比例为1: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有明确要求除外。
2.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尊重志愿的原则,将进档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即第一专业志愿未能满足的考生,再根据其第二专业志愿投档,依此类推。专业志愿之间无分数级差。
若考生分数未达到所填报专业的录取分数,服从调剂者,学校根据投档成绩将其调剂到专业志愿投档数不足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不能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3.所有招生专业无男女生性别比例限制。
4.报考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只招收统考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且须参加所在省(市)高考英语口试且口试成绩达到合格及以上(不加试外语口试省市除外)。其他专业对考生的高考外语语种不作限定。
5.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录取原则按照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6.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生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规定执行,录取时以投档分为准。
7.体检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审核,对于体检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限报的考生,不能录取到限报专业。
1、安徽省:
招生类别:音乐类、美术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志愿,按综合分录取。
美术类: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
音乐类: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300;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综合分=专业成绩/专业满分×300+文化成绩/文化满分×700。
2、河南省:
招生类别:音乐类、美术类
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志愿,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3、河北省:
招生类别:音乐类、美术类
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志愿,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综合分计算公式为:综合分=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0.3+(专业成绩÷专业满分)×750×0.7。
4、江苏省:
招生类别:美术类、音乐类
美术类: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志愿,按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总分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音乐类:对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分声乐、器乐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5、甘肃省:
招生类别:美术类
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志愿,按综合分录取。若综合分相同,依次比较专业成绩、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综合分计算公式为:文化课成绩(不含政策性加分)÷750×300×0.3+专业课成绩×0.7。
6、重庆市:
招生类别:音乐类
音乐学: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所报志愿,按音乐学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音乐表演:专业和文化成绩均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依据考生所报志愿,按音乐表演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依次比较高考文化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
如我校的录取原则与各省规定的录取原则不一致时,则按照各省招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录取原则执行。
我院的往届学生与应届学生不做区别对待。
巢湖学院坐落于合肥市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毗邻著名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这里是安徽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素有“龙凤呈祥,九福之地”的美誉。
学校依山傍水,褒禅山、银屏山、乌江亭、紫薇洞、姥山岛等风景名胜映带左右,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合巢芜高速和即将竣工的合巢马城际铁路从附近经过。学校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均约1个半小时车程,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秀美。
学校是安徽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创建于1977年,前身是巢湖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巢湖学院。2006年6月,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2月,参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获好评。2019年10月,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324.5亩。设有13个二级学院,5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96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65人,硕士以上学位831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31人。现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9个,硕士研究生导师3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16人。全日制在校生17056人。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办学定位。不断深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和师范类专业认证,积极推进网络安全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构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信息工程、机电工程、化工与材料、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五类应用型专业集群。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4项。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支撑人才培养”“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服务支撑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对接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实施“科技创新提升、新兴产业聚焦、开放高地筑基、绿色生态优化”四大工程,重点建设应用经济学等7个重点学科,培育体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高峰学科,建设体育、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工业陶瓷制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厅级科研平台、“安徽排球学院”1个省厅级教育实践平台。近年来,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项目83项、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219项;获国家知识产权授权1135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30余件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等举办的艺术作品展。10余件作品获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等颁发的艺术奖。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坚定不移走服务环巢湖道路,实施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1.0版和2.0版。对接环湖十二镇,开展“一院一镇一品”社会服务行动,实现校地、学科产业同频共振和校企资源互融共享。发挥智库作用,将巢湖区域文化优势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地方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实践等“三进”工作,积极融合区域文化元素塑校育人。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健全十大育人体系。打造网络思政品牌,开展智慧资助。实施“五育并举”工程,深化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着力搭建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立交桥。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发展。依托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行知联盟”,深化校际合作,实现学分互认和资源共享。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与常州大学、嘉兴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省内外9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与韩国、美国、爱尔兰等国家及台湾地区18个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开展酒店管理本科教育3+1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德学并举、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大力弘扬“文明和谐、自强不息”的校风、“博学善教”的教风和“乐学尚能”的学风。建校以来,累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7万多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生在“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大赛、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精英赛、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等重大赛事和展演中获得一等奖。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2名学生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2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2009年,在安徽省高校中率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9年,被命名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近年来,先后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首批“易班”与今日校园平台合作共建试点高校、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扎根合肥市、服务环巢湖、融入长三角”的发展道路,深化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有2个食堂,卫生、安全,品种齐全

文科排名;淮南师范学院德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巢湖学院理科排名;德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淮南师范学院巢湖学院

2021年巢湖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互联网金融(学费待定)、审计学(学费待定)、互联网金融(学费待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费待定)、会计学(学费待定)、审计学(学费待定)、金融工程(学费待定)、会计学(学费待定)、财务管理(学费待定)、国际经

2020年巢湖学院河南省招生专业:审计学、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互联网金融、金融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会计学等14个专业。2020年巢湖学院河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2021年巢湖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费待定)、会计学(学费待定)、学前教育(师范)(学费待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费待定)、金融工程(学费待定)、财务管理(学费待定)、会计学(学费待定)、广告学(学费待定)、学前

2020年巢湖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酒店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广告学、学前教育(师范)、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广播电视学、财务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

2021年巢湖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金融工程、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5个专业。2021年巢湖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巢湖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

2020年巢湖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专业。2020年巢湖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巢湖学院浙江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21年巢湖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互联网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工程、法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互联网金融、会计学、审计学、会计学等14个专业。2021年巢湖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2020年巢湖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互联网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审计学、财务管理、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互联网金融、旅游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会计学、金融工程、审计学等14个专业。2020年巢湖学院河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

不是,他是我同学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