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九江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承德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81(本科二批) | -/49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1 | 文科 | -/537(本科二批) | -/49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497(本科二批) | 533/48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19(本科二批) | 533/487(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84(本科二批) | 515/514(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35(本科二批) | 515/514(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85(本科二批) | 519/482(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536(本科二批) | 519/482(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63(本科二批) | 492/488(本科二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九江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承德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物理类 | -/486(本科批) | -/493(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87(本科二批) | 519/472(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97(本科二批) | 519/472(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53(本科二批) | 519/472(本科二批) |
培养系统掌握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岗位工作。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1 |
| 文科 | 537 |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2 |
| 福建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 安徽 | 护理学(435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5 |
| 浙江 | 护理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9 |
| 吉林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0 |
| 辽宁 | 护理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6 |
| 山西 | 护理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90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6 |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等。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4.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护理、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非常理想。5、学制:4年。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历史类 | 503 |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 重庆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9 |
| 湖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5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8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 吉林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7 |
| 辽宁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7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8 |
| 天津 | 护理学(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46 |
| 北京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区域,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一校两园”,其中丹枫园2100亩,紫薇园1569亩。下设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校园环境和教学、文化、体育设施国内一流,建有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舞蹈剧场及大型室内综合体育馆、网球馆、台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游泳馆和射击馆等专业体育馆场,校园内有供学生生活休闲的芙蓉小镇,设有市校共建的九江交响乐团、九江青年歌舞团、九江合唱团。建有3个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2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万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建有22个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中央与地方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学校2021年招生的本科专业78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列入省一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行列,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点7个。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课程36门,2020年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同时有35个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及271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化学学科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潜力发展一流学科,国际贸易、凝聚态物理、植物学、材料加工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等为江西省重点学科。“十二五”以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
学校依托九江地区庐山、长江、鄱阳湖独特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山江湖”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依托九江市十大千亿产业,建设以化工、生物、医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资源环境、数字经济等学科为主导的应用型学科群。依托“学科联盟”,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签订协议,开展“联合招生、独立培养” 硕士研究生工作,已先后独立、联合、合作培养研究生286人。2021年,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由杨叔子院士担任名誉校长,潘际銮院士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现有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教授、副教授910人,博士630余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其中博导7人。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3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0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省“双千计划”入选者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3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金牌教授2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学校聘请程天民院士、严陆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为名誉教授,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柔性引进国内外等十余个高水平学术团队。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搭建产学研转用一体化、互动共赢的实体性协同育人平台。与用人单位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26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入园企业78家,吸纳1000多师生进行双创实践活动。精心打造“濂溪讲坛”文化品牌,深入开展读书月、国学经典诵读、科技文化节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积极开展“卓越医生”和“卓越工程师”培养。
近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红色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竞赛奖600多项。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平均满意度达96.5%。先后荣获“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单位”“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留赣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和省市战略。建有江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星火有机硅产业研究中心、江西油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等34个研究机构。主动对接九江产业经济发展,先后与九江市经开区、武宁县、湖口县、瑞昌市、庐山市、共青城市等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签订长期框架合作协议。“十二五”以来,共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1340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按省新冠肺炎救治指挥部组建重症医疗队要求,我校附属医院8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夺取武汉保卫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扶贫点东山村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庐山文化研究、陶渊明研究、陈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有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校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俄、德、法、芬、韩、柬、美、日、泰、英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合作班、设立中俄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举办留学生中文、医学等专业教育,现有4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深入拓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华文教育。2009年12月,我校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合作设立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柬埔寨最重要的汉语学习培训基地和中柬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3次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奖”,并被纳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行列,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柬埔寨研究中心”。
学校以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生态、智慧、文化校园为目标,重视生态校园、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聚庐山灵秀,蕴长江波澜,展鄱湖浩瀚。进入新时代,九江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及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拓创新、奋勇前行,为早日建成“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奖学金 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人·年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元/人·年 |
国家助学金 |
一等4400元/人·年;二等3300元/人·年;三等2200元/人·年 |
学校奖学金 |
一等2000元/人·年;二等1200元/人·年;三等400元/人·年 |
叔子爱莲奖学金 |
2000-3000元/人·年 |
市慈善总会助学金 |
1000-2000元/人·年 |
教材供应单位助学金 |
1000元/人·年 |
特殊困难补助 |
800-2400元/人·年 |
勤工助学 |
2000-3000元/人·年 |
学校对经济困难的学生采取“奖、贷、勤、助、补、减”等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教〔2008〕196号)的要求,建议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家庭所在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曾先后易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热河医学院、热河省立医学院、承德卫生学校、河北省承德卫生学校、承德医学专科学校等。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承德医学院。1996年学校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01年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合并。2003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整体搬入新校区,开始招收留学生。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554人,本科在校生8954人,专科在校生243人,研究生在校生1122人,留学生235人。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南亚和非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科专业 现有本科专业18个,其中临床医学、中医学等6个专业纳入一本招生;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现拥有省级及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13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5项。有硕士授权一级学科4个,涵盖25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涵盖39个专业领域。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4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17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
科学研究 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建有中药药理实验室等4个中医药(二级)科研实验室;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河北省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市级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校级研究所(研究室)19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67项,争取到科研经费496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954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233篇,中文核心期刊1254篇。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391项,其中省级奖励13项;出版著作23部;发明专利授权56件,其中PCT专利3件,科研成果转化2项。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6部,省部级规划教材32部。承德医学院院士工作站于2019年通过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认证,同年被河北省科协遴选为模范院士工作站。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195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35人,正高职称225人、副高职称535人,博士和硕士人员1403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帖专家、青年技术拔尖人才、“三三三”人才等专家荣誉称号近百人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92人。
办学设施 校园占地74.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3亿元。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82万册,中外文期刊611种,电子图书160万种,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11个数据库。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6所、教学医院22所,教学床位数4万余张。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有本部、南院区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218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资产20亿元,开放床位2400张。共拥有价值10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1台(套),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918台(套);设置有层流净化手术间33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对外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留学生生源国遍布19个国家;先后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外院校和1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学校聘请了3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其中5位外籍院士为特聘教授,丹麦和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 Hultborn教授于2016年获得了“河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社会服务 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十三五”以来,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16项,横向课题15项,建立科研基地20个,指导企业50余家,培训人员1万余人,创益3.3亿元,扶贫千余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辐射河北省及周边多个省市县区,技术支持中药材种植120多万亩。推广自主研发饲料桑品种冀桑3号5万亩以上,科学指导桑树面积6.9万亩,产业带动辐射京津冀、新疆等地。学校作为河北省大学生红丝带协会会长单位,指导33个会员单位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动,为我省艾滋病预防健康宣传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每年派驻村工作组先后赴宽城、丰宁、滦平等县农村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积极为帮扶村提供科技及智力支持。2020年,学校发挥心理专业优势,心理服务地方百姓1万余人次;附属医院全年门、急诊150.6万人次,出院病人7.06万人次,手术2.80万例(手术室完成);坚持做好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医疗救援、健康宣教等工作。
校园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和红医精神,先后涌现中国好人、河北好人、承德好人、河北省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学校先后10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单位”、河北省“文明大院”、河北省“文明校园”;学校党委被评为“河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学校2015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荣获河北省首届“文明校园”后复查审核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大学生社会实践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等部委表彰;基础医学院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基础医学院第六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护理学院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荣获“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奖—管理创新卓越奖”。
奖学金设置情况如何?
(1)奖学金:一等1000元/人.年,二等500元/人.年,三等200元/人.年。另外,根据资助政策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有3%在校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有20 %在校生获国家助学金3000元/人.年。
(2)社会资助:根据社会资助情况而定,形式多样,每年约30余万元。
联系方式:
招办电话:0314-2291131 0314-2290576(兼传真)
招生网址:http://zs.cdmc.edu.cn/
电子邮箱:cdyxyzsb@163.com

2020年承德医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护理学、护理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学制五年)等4个专业。2020年承德医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21年承德医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护理学、临床医学(五年)等3个专业。2021年承德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20年承德医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6个专业。2020年承德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

2021年承德医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医学影像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生;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定向廊坊市三河市就业)、应用心理学(不招色觉异常(含色盲、色弱)考生)、医学信息工程、医学检验技

2020年承德医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生;定向唐山市迁西县就业)、护理学、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生;定向唐山市曹妃甸区就业)、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临床医学(国家免费医学生;定向承德平泉市就业)

2021年承德医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生物医学工程(校本部)、临床医学(校本部)、中西医临床医学(校本部)、护理学(校本部)等4个专业。2021年承德医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天津市录取分

2020年承德医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等4个专业。2020年承德医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21年承德医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5720元)、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5200元)、护理学(5200元)等3个专业。2021年承德医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北京

2020年承德医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护理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3个专业。2020年承德医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承德医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

承德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