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内蒙古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滨州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理科 | 487/440(本科一批) | /() |
| 护理学 | 2020 | 理科 | 562/481(本科一批) | /() |
| 护理学 | 2020 | 文科 | 558/525(本科一批) | /()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468(本科一批) | -/471(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9 | 文科 | -/522(本科一批) | -/471(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459(本科二批) | -/44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8 | 文科 | -/488(本科二批) | -/44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438(本科二批) | -/418(本科二批) |
| 护理学 | 2017 | 文科 | -/454(本科二批) | -/418(本科二批)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内蒙古医科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滨州医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护理学 | 2021 | 综合 | -/497(普通类一段) | -/492(普通类二段) |
| 护理学 | 2020 | 综合 | -/512(普通类一段) | -/503(普通类一段) |
| 护理学 | 2019 | 理科 | -/531(本科批) | -/467(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8 | 理科 | -/544(本科批) | -/523(本科批) |
| 护理学 | 2017 | 理科 | -/526(本科批) | -/517(本科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内蒙古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40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金山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1 |
| 海南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5 |
| 广西 | 护理学(5000元/年,在金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0 |
| 广东 | 护理学(非定向)(招生特征不招色盲色弱;办学地点:金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6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7 |
| 江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4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 安徽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4 |
| 黑龙江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2 |
| 吉林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 辽宁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 山西 | 护理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7 |
| 河北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 天津 | 护理学(金山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6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山东 | 护理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95 |
| 普通类二段 | 492 | ||||
| 四川 | 护理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烟台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0 |
| 海南 | 护理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1 |
| 广西 | 护理学(在烟台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4 |
| 福建 | 护理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6 |
| 江苏 | 护理学(烟台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先后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医科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等医药院校。
学校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三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2318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25726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421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049.33万元,各类图书文献205.63万册(种)。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中医学院、蒙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卫生技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模拟中心等17个教学单位,有8所附属医院,11所临床医学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114个。其中,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76个、非医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38个。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从2005年起,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蒙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细胞生物学、中药学等7个学科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得中医(蒙医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立了能够同时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层次齐全的民族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了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蒙医药学高等教育“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学校现有中医(蒙医学)1个博士一级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6个硕士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医硕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本科专业中,蒙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蒙医学、中药学和蒙药学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蒙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医学、中药学、公共事业管理、蒙药学、口腔医学、麻醉学、药学、法医学专业获批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25人。其中,本科生11780人、专科生1581人、硕士研究生225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留学生96人,民族预科生80人、附属中职班学生22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骨科、神经外科和普通外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蒙医脾胃病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有中医学(蒙医学)1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骨外)和民族医学(蒙医学)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23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和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有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有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器械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分子与功能影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数字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药药效物质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新药筛选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脏器高值化利用生物活性肽工程实验室、肿瘤细胞基因检测应用与研究工程实验室、蒙医传统疗法操作技术及器械研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有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有附属医院医学模拟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蒙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中蒙医临床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设在我校。学校紧密依托蒙医药学院和药学院的教学资源支撑、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医疗资源支撑、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支撑、蒙药研究所和GLP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全力打造蒙医药学科与专业特色,使该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被自治区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重点学科。蒙药学重点实验室和蒙医药博物馆(蒙医文献学科)获批为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域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巩固了学校该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地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56人。其中,正高288人,副高30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30人,硕士学位人员45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2.99%。有硕士生导师863人,48名教师入选学校博士生导师库。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1人,自治区杰出人才8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63个、自治区草原英才10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3人次,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创建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和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7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37项(一等奖8项、中青年科技创新奖6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7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8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34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72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1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日本、蒙古国、美国、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和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内蒙古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医药院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医学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服务民族自治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办人民满意的医学高等教育为己任,主动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不断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办学规模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241人,其中本专科生15306人、硕士研究生1525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留学生410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人才培养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6万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涌现出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等一批学术大家、行业翘楚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3年,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0年获批认证期延长至10年;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
特殊教育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疾人医学人才,为促进国家进步文明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为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科专业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开办“院士新医科实验班”,目前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药学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积极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技术创新中心(筹)2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厅局级科研平台22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9门、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科学研究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0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5项;出版著作114部、教材558部;发表完全知识产权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25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刊物发表合作文章10篇;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6730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教授(含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6人,副教授(含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82人;博士58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才工程专家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家)和青年重点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优秀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条件设施现有烟台、滨州两个校区,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图书馆藏书144.2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甲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8所。滨州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开放床位2802张。烟台附属医院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开放床位1690张。附属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30.3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16张。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编制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60台,为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滨州市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设置床位550张,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医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学校法人育英馆等40余所高校和医疗机构,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制药、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智引才、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第二十六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需交纳学费、住宿费以及教材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山东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退费规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鲁政办发【2008】6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招生负责部门:滨州医学院招生办公室
招生咨询电话:0535—6913058
0543—3257001
传真:0543—3257001
0535—6913059
学校网址:http://www.bzmc.edu.cn
招生网址:http://zb.bzmc.edu.cn
E-mail:zsb@bzmc.edu.cn,zhaokaoban@126.com
学校地址:
烟台校区: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滨州校区: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路522号
邮编:256603

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医学影像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医学影像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医学影像学

滨州医学院麻醉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麻醉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麻醉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麻醉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麻醉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麻醉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山东

滨州医学院生物制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制药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制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制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制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制药和护理学录取

滨州医学院假肢矫形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假肢矫形工程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假肢矫形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假肢矫形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滨州医学院统计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统计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统计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统计学和护理学录取分数线(山东

滨州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心理学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心理学

滨州医学院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生物技术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生物技术和护理学录取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特殊教育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特殊教育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特殊教育和护理学录取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56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理学2016二批理科456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理学2014二批理科465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理学2013二批理科429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理学2012二批理科422滨州医学院内蒙古护

滨州医学院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在山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智能医学工程就业前景和护理学就业前景,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介绍和护理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智能医学工程和护理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