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 的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创新意识、广阔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熟练掌握文化行政 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专业知识,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能够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 位、新闻出版机构、艺术产业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经纪、管理、教育等工作的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文化 理论、产业管理、文化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相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知我国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3.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营销、策划、经纪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了解国家的文化战略与政策及相关法规;
5.熟知国际先进文化产业的理念与运营模式;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核心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中国文化史、文化资源概论、公共事业管理、 大众传媒管理、演艺娱乐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经营管理、影视产业经营管理、文化经纪理论 与实务、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现代服务业管理、文化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沟通展示交流环节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文化发展规划实验、创意设计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1 203 农业经济管理类
本专业是宝鸡文理学院设置历史最长的专业之一。自本专业设置招生以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近两千名合格的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其中多数人已经成为学校、行政、法律、管理等方面的骨干和优秀人才。近年来,本专业建设运行良好,在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模式。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按照“品德优、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以及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企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热情和思想;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有较强的民主法制意识;有明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专业知识素质方面:能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科学研究;有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科技知识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熟练地掌握社会调查、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多媒体的专业技能;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用外语会话、写作的初步能力。
3.教学和研究素质方面:具有较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掌握从事中等教育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及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本专业本着“全面培养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为遵旨、突出有色合金材料重点方向建设”的人才培养特色,经过两年的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效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适应材料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材料科学和材料物理专业技能训练,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专业人才;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
材料物理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材料、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等素质;掌握材料制备、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测定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结构要求: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 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一定的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遵守学术规范、养成善于合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勇于进取, 百折不饶的品质。
(2)能力结构要求:具备本专业所需的物理和材料基础和较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较为严格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以及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或技术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观念,有效地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善于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具有较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具备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文献。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五、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
毕业条件:修完并通过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中所开设修读课程,达到各专业规定的最低学分163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及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工工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化学工业与工艺是一个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重要工业领域,它具有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特征,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工业在向"绿色化工"方向发展的同时,对知识的交叉渗透、产业的相互交融提出了更宽更深的要求,本专业就是为了适应面向二十一世纪化学工业发展而设置的一个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的大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5年获批,2006年开始招生。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的面向工业生产的高度综合性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和环保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通过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更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5名,硕士5名,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学科梯队。近三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项,教改项目3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0余篇。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及校级奖励,已初步形成了“教”、“学”、“研”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本专业目前拥有全日制本科生256人,其中90%以上为陕西生源。2017年在陕招生最高分458,最低分443,平均分447.7。近三年来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4人/次,省、市级7人/次,并获批实用专利1项,学生参与教研室教师科研工作多项。本专业学生的毕业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名列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前茅。毕业生的主要流向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化工厂、药厂)等。近五年来,本专业的考取研究生人数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不乏考上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深圳大学及南昌大学等等“双一流建设”重点名校。
目前本专业本科教学方面除公共课程和四大化学课程外,另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设计与计算、化学工艺学、化工传递过程、工业催化、化工分离过程、化工仪表与控制等专业课程。在实践方面,本专业组织有见习、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践等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具体科研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多渠道、全方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已获得较好成绩。
近年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建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实验室、化学工艺实验室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及开放实验室,仿真实验室,总面积约300平方米, 拥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5台(件)、一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约50台件,总价值约80万元。同时,先后在宝鸡啤酒厂、陕西工贸学院、宝鸡质监所、宏鑫陶瓷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专业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2006年本专业成立至今,在近十年的发展壮大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凝练出专业特色(化工工艺),教学、实验和实训设施和条件不断完善。目前,按照学院的“十三五”规划,积极地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型,为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做出贡献。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恢复为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本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
在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文理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奋勇开拓,文理精神薪火相传,教泽留芳,学校事业康庄发展、阔步向前。2008年学校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3年学校获批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学校被陕西省列入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计划;2017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学校建成宝鸡大学协议书;2018年学校获批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坚持发展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科,文、理、工、管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学科发展定位;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坚持立足宝鸡、服务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定位。
学校现有高新校区、石鼓校区、蟠龙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多亩;图书馆各类图书累积量300余万册。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20000余名,其中研究生1000余名。有专任教师1100余名,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520余名、博士300余名。同时,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有70余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
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专业获批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专业获批陕西省“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培养资格。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个省级名牌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地理学、数学、哲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9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机械、旅游管理、艺术、体育、翻译、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会计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62个二级学科(领域)。有1个省级一流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社科普及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研究中心、1个省级众创空间。“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1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研奖励45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提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获奖和高层次科研成果数量取得了较大增长。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动摇,依托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挖掘区域文化优势,汲取周秦文化精华,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和将周秦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的鲜明特色。学校秉承历史传统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科两个基本办学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宝鸡市、陕西省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已为社会培养了1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学校先后荣获“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十四五”时期,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办学质量和建设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深入实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发展新篇章,努力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石鼓校区)、材料化学(高新校区)、旅游管理(高新校区)、外国语言文学类(高新校区。含英语、翻译专业)、统计学(高新校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新校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石鼓校区)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人工智能、历史学、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类、学前教育、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闻传播学类、材料物理、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类等14个专业。2022年宝鸡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历史学(师范类)等4个专业。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哲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等4个专业。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吉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宝鸡文理学院吉林省招生计划(2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类)、法学、智能制造工程、文化产业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告学)、自动化类(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应用心理学(师范类)、电子科学与技术等9个专业。2022年宝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外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英语、翻译)、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专业;只招英语语种考生;单科成绩要求:外语>=90)、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人工智能、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思想政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学前教育(师范类)(高新校区)、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石鼓校区)、物理学(师范类)(石鼓校区)、旅游管理(高新校区)等4个专业。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等1个专业。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宝鸡文理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

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材料物理、文化产业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等4个专业。2022年宝鸡文理学院安徽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宝鸡文理学院安徽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