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384 | 38136 | 
| 2021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02 | 33821 | 
| 2021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1 | 27202 | 
| 2021 | 生物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1 | 2294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应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及其他 工作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与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综合 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和化工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 行业需求;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化工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 源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开发和其他实际工作的 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性质,化 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化学与化工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化学品的开发、规模制备、加 工与应用方法,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无机化学(96学时)、分析化学(80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128学 时)、化工原理(32学时)、工业化学(32学时)、高分子科学导论(32学时)、生物化学(32学时)、 绿色化学(32学时)、化学信息学(48学时)、无机化学实验(96学时)、分析化学实验(120学 时)、有机化学实验(14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96学时)、化工原理实验(16学时)、应用化学综 合与设计实验(96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概论(90学时)、元素无机化学(36学时)、分析化学(108学时)、有机化学 (108学时)、物理化学(108学时)、化工基础(54学时)、化工制图(36学时)、应用高分子化学 (36学时)、精细化学品化学(36学时)、基础化学实验(9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56学时)、有机 化学实验(9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8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28学时)、应用化学实验(112学 时)、应用化学综合与设计实验(56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化学(48学时)、有机化学(96学时)、物理化学(96 学时)、仪器分析(48学时)、化工原理(112学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48学时)、精细化学品工 艺学(6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3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6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48 学时)、探究性化学实验(64学时)、应用化学专业实验(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化工实验、物理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化工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4 天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展,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农业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 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掌握提高水分、养分、土壤、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与方法,具有利用 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及退化防治等宏观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能在 政府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企事业、科研、教育和规划等单位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开发、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高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地学、化学、生物学和农学基础,接受土壤学、植物营 养与施肥、资源调查与信息管理、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土壤改良技术、环境质量评价和计算 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 及进行区域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和身体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人文社科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
3.掌握土壤改良技术,农业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掌握农业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土壤农化分析与环境监测、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科学 施肥与农田水分管理、农业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土壤调查与制图,资源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 技术;
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资源与环境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熟悉我国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 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9.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政治思想、专业实践、文化素养和健康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
核心课程:资源与环境概论、农业微生物学、土壤学及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学、土壤资源调 查与制图、地质地貌学基础、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土壤农化分析、土壤改良技术、肥料工艺学、环 境质量评价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与地貌学实习、土壤学实习、作物施肥与肥料试验实习、土壤资源 调查与评价实习、肥料科学与技术实习、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 ,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学实验、植物营养学实验、土壤农化分析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微 生物学实验、农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实验、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分专业录取情况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制线2021内蒙古理工普通类生物工程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应用化学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制线2020内蒙古理工普通类生物工程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应用化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各位考生:我校2019年内蒙古普通本科二批录取结束。计划4人,投档4人,录取4人,无退档。低分470分。录取结果可在查询系统查看。https://zsb.bua.edu.cn/lqcx.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34北京农学院招生办公室2019.7.22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制线2019内蒙古理工普通类生物工程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应用化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年份省市科类类型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省控制线2018内蒙古理工普通类生物工程内蒙古理工普通类应用化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内蒙古理工普通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

北京农学院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3+1”)(中澳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0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3+1”)(中英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

北京农学院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植物保护(植物医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酿酒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农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林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动物科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园艺物理类录取

北京农学院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澳合作办学,“3+1”)(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0分,生物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7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37分,农业资源与环境综合录取分

北京农学院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澳合作办学,“3+1”)(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3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办学,“3+1”,英国)(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

北京农学院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5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北京农学

北京农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4分,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0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北京农学

北京农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北京农学院201

北京农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北京农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

2021年北京农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应用化学(色盲、色弱限报)、生物工程(色盲、色弱限报)、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澳合作办学,“3+1”培养模式,专业课为英文授课,国内学费3.6万元/年,国外学费按照澳大利亚当年标准收取。色盲、

北京农学院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业资源与环境(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4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2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1分,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