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信阳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渤海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理科 | -/492(本科二批) | 504/502(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辽宁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1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36 | |||
| 四川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6 |
| 广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5200元/年,在松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3 |
| 湖南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江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 福建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 安徽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5 |
| 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1 |
| 黑龙江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6 |
| 山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松山校区,与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13 |
| 河北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56 |
信阳师范学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信阳师院(XYNU),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是大别山地区一张闪亮的高等教育名片,被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 ”,被赞为“河南省最美的高校”“办在花园中的大学”“在绿水青山中自由自在学习的好大学”。
地理历史:信阳师范学院坐落在中国茶都、红色之城信阳,位于贤山北麓、浉水之滨,与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鸡公山相近,散步就可到“长淮明珠”南湾湖,青山秀水,高低错落,红绿四季,诗情画意,茶香人靓,宜居宜学。美丽师院,是一所来了就不想走的大学,春踏芳草看百花,夏栖绿荫听蝉鸣,秋闻桂香逗天鹅,冬拥白雪动诗情。
学校创建于1975年,时名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8年获批省“十三五”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信阳师范学院建设大别山区域综合性大学,纳入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淮河校区”。学校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为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基本情况:学校拥有40余年的本科和20余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与经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共23876人,其中研究生1690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茶学与食品科技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体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医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83个本科专业,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闽南师范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
办学条件:现有谭山、淮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图书283万册,电子图书227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58个,可访问各类资源数据库数量152个,中外文期刊4652种。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充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1人、学部委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中原百人计划”专家、河南省“中原千人计划”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等专家学者200余人。“南湖”系列奖励计划人才工程,引领豫南人才高地建设。
教育教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强化专业、课程、基层教学组织等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2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国家级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课程89门。拥有省级优秀教学组织2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拥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2007 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等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牵头成立了“豫南教师教育联盟”,构建了高校、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拥有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共同体、河南省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校长研修院等省级平台。
学科科研:学科门类齐全、基础厚实,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大别山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学科群”入选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现有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有10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ESI前1%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数学4个学科2018-2020连续3年上榜软科“最好学科”排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2个学科进入榜单。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教育硕士获得C-。
构建科研平台,建立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模式,努力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拥有豫南非金属矿资源高效利用、茶树生物学、微电能源、河南省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等29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9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4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河海大学共建全国第一家光伏系统真实发电能力国际化测试平台,与河南大学、信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设“信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与中国林科院共建“大别山种群生态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与信阳市共建“大别山精神研究院”“信阳发展研究院”等。2008年至2020年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0余项。在全国率先成立炎黄学研究院,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6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2700余篇;出版著作430余部,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900余项。《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发行1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德国《数学文摘》(Zbl)、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英国《动物学记录》(ZR)、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 host)等国际重要数据库公布为固定收录期刊,其中自然科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曾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自然科学二十佳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核心期刊,曾荣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河南省一级期刊”。
合作交流:倡议牵头成立了“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提升了学校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先后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普利茅斯州立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摩洛哥穆莱伊斯梅尔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与波兰西维塔斯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吉隆坡大学、中国台湾静宜大学等校签订了交换生合作协议。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合作办学,与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韦伯国际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青云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等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学生。加强国际学术交流,聘请加拿大汉学家白润德,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樊明武、唐守正、吴孔明,著名数学家朱广田、陈兰荪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讲座讲授、客座教授,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开设新渠道。建立外籍教师暑期开展本科生双语教学工作模式。学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留学生,先后选派学生到韩国、新西兰等高校深造,并接收美国、俄罗斯、摩洛哥、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博兹瓦纳、马达加斯加等国留学生。当前,学校正以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为目标,以更加开放为动力,扩大教育双向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国际视野、多元文化交融的办学环境。学校还积极推进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广泛凝聚力量,助力发展。
党建思政:坚持党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深入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建有谭山书院、致学书院和崇实书院。学校连续四届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0年“全国文明校园”花落我校,续写全国文明单位“金名片”。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30余项,连续13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个教工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工作案例作为河南省高校系统唯一案例入选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主编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教版),学校被评为全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校地结对帮扶和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得双“好”等次。“讲价值观故事,实现青春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成果展演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聚焦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桃李芬芳: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40多年来,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20万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刘立志、陈晓嘉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培养出了部级领导和院士、大学校长、企业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级各类的行业精英与业界翘楚。被评为“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最具就业竞争力的河南教育名片”等。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专业超过了5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先后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毕业生分获青年大赛理科类、文科类一等奖。学生程双泽、李君昌、陈凌勤夺得2014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本科组惟一最高奖“高教社杯”,打破全国重点高校垄断“高教社杯”的惯例等等。
校训:厚德 崇实 善学 敏行
定位:扎根河南 立足大别山 服务中原 面向全国
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以建设“创新师院”“活力师院”“开放师院”“美丽师院”为主线,薪火相传,全力以赴,加快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步伐,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和大别山区域综合性大学新篇章!
使命: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的卓越教师和高素质专门人才,致力于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河南教育事业发展中奋勇争先,努力在为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理念:立德树人 人人成才 开放创新 活力担当
战略:坚持高等教育现代化战略,以内涵式发展为统揽,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和影响力。
文化:更加开放 富有活力 勇于创新
愿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把信阳师范学院建设成为矗立在红色沃土上的学者名师荟萃、莘莘学子神往、优秀人才辈出、特色影响显著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现任党委书记:王文鹏
现 任 校 长:李 俊
40多年来,信阳师院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同步同行,精心构建“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学术创新”的勇于创新的大学牢固根基,精心营造“思想活力、学习活力、生活活力”的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氛围,精心培育“干事开放、发展开放、交流开放”的更加开放的大学治理模式,赢得了“教师之摇篮”的美誉。
进入新时代,信阳师院人有新气象更有新作为。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征途上,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是信阳师院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信阳师院人的坚定志向和共同目标!
联系方式
党委办公室电话:0376-6391107 | 传真:0376-6391107
校长办公室电话:0376-6391171 | 传真:0376-6392259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资助体系,每年奖励资助学生总金额近6000万元,每年受到奖励和资助的学生占在校生的85%左右。
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约占在校生的4%,每生每年5000元。
3.国家助学金,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3%,平均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分3档:4000元/人、3300元/人、2600元/人。
4.学校综合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占学生总数的3%;二等奖学金,每生每年1000元,占学生总数的6%;三等奖学金,每生每年500元,占学生总数的12%。
5.学校单项奖学金每人每项100—2000元。
6.勤工助学金,根据岗位不同,每生每月300—400元。
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殊困难补助资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给予临时困难补助。
8.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多可贷款12000元。
9.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新生入学路费补助和短期生活费补助。
10.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努力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可申请学费减免,分为全额减免和部分减免。
11.应征入伍学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最高每年可补偿8000元。
12. 公费师范生生活补助每生每年3000元。
13.其他社会性资助。
渤海大学始建于1950年2月,是辽宁省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学校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院校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
学校占地225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19个二级学院,49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经、法、教、文、史、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在校生21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190余人,博士450余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入选者、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兴辽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辽宁省“兴辽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兴辽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人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千人层次入选者、省级优秀科技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等近百人。
学校现有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项目1个、省一流特色学科项目3个、省重点学科培育项目7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教育厅校企联盟2个、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2个、省高等学校培育智库2个、省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1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2个、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科普基地1个,其他省级平台6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现有省高校创新团队11个。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试点专业18个,建设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59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24部,教改立项183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0项,居省内高校前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根据科睿唯安2021年11月份发布的最新ESI数据显示,渤海大学农学、化学、工程、计算机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科;在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我校在世界大学中排名988位,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101位;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有5个学科进入前50%,在辽宁省高校中排名并列第9位;根据《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在2020-2021年中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中位于第142位,在辽宁省高校中排名第11位;在2021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渤海大学有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前500名。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曾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辽宁省一级期刊。
“十三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2599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563项;发表论文15501篇,被SCI、EI、CPCI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491篇;出版学术著作76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28项。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02项。
学校与韩国、俄罗斯、日本、巴基斯坦、布隆迪、中非、波兰、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蒙古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立足东北亚,建立了辐射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平台,并与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努力打造面向教育对外开放、面向“一带一路”的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和科研合作创新机制。共接收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先后与布隆迪大学、中非班吉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学校内涵建设明显加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武书连、网大网、校友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内高校评价机构对高校实力排名结果显示,渤海大学综合实力和专项指标,在全国近800所本科公立高校中排名接近二百强,省属高校前八强。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馆藏图书293万册,仪器设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2019年获评“辽宁最美校园”,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校园绿化示范校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辽宁省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2021年获评辽宁省节水型高校。
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每学年8000元/人;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5000元/人;国家助学金,一等每学年4400元/人,二等每学年2750元/人;省政府奖学金,每学年8000元/人;学校另设有校长奖学金,每学年10000元/人;渤海大学奖学金,一等每学年1000元/人,二等每学年700元/人,三等每学年500元/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当地申请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最高12000元/年);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等多种资助形式帮助其完成学业。
奖助学金每年10月份评定并在全校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渤海大学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

渤海大学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体育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体育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体育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渤海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渤海大学学前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渤海大学教育技术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

渤海大学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

渤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科学与

渤海大学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

渤海大学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渤海大学经济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