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红河学院 (最高/最低分) | 保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 数字媒体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473(本科批) | -/485(本科批) |
| 数字媒体技术 | 2018 | 理科 | -/449(本科二批) | -/468(本科二批)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重庆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8 |
| 广东 | 数字媒体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 湖南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 江西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8 |
| 浙江 | 数字媒体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24 |
| 江苏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4 |
| 河北 | 数字媒体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3 |
| 天津 | 数字媒体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红河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
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之一,红河学院正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实践,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
近年来,红河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技术进步的需要,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应用、专业结构对接产业、专业定位面向行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应用型大学内涵,2014年学校获批为首批“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支持学校产教融合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00所试点高校项目;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占地1166余亩,建筑面积33.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41.01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红河学院现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693人,专任教师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1人、副高级职称2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2人,现在读博士66人,二级教授6人,享受“国贴”、“省贴”、“省突”专家10人,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9人。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招收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750人。
学科专业:学校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32个专业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和区位特点,开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凸显区域特色的专业。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立项支持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立项支持(省级备案)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建设学科7个,校级培育学科7个,校级专业硕士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小语种重点专业2个,设置了5个面向GMS国家的东南亚语种本科专业,省级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人才培养: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4.6万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加强合格本科建设,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5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以规范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本科教学有效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已经从单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科学研究: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初步搭建和形成切合办学定位、区域特征的科研平台。学校积极培育和支持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教师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39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288项、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6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413项,外观设计35项,软件著作权57项;出版著作304部;发表学术论文8977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62篇、核心期刊论文1880篇。目前学校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子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5个,校级研究中心17个。有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人。
社会服务:随着学科专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服务面向趋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红河州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同时,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
国际化办学:红河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合作办学、国际学习、汉语国际推广/华文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12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作高校建立了汉语中心;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办学点,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境外办学项目;自2007年以来,全校共有来自20多个专业的1100余名学生参加过‘1+3’联合培养、国际课程学习、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境外实习等项目;努力发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优势,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人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我校设置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专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语种专业群,为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
校园文化: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围绕学校国门大学建设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节日公园、校园榜样人物评选等校内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宣讲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性、文体性、实践性、兴趣性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
保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距雄安新区30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高校党建示范校、河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试点院校,跻身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
学校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保定初级师范学堂”。1910年改称“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1928年随省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78年改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与保定教育学院合并,1999年河北保定师范学校并入,2007年升格为保定学院。
学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仅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60余人,还有一批教育、科技、文化界名人。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师昌绪,中纪委原第二书记王鹤寿,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铁瑛,中组部原副部长杨士杰,教育部原副部长臧伯平,著名作家梁斌,东北师大原校长丁浩川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目前,学校毕业生已成为保定基础教育等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园占地920.2亩,建筑面积34.39万平方米。现有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物理与电子工程实验中心、教师教育实验中心、资源与环境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数学与计算机实验室、外语实验室、公共机房等9个类别的实验室,各类实训室89个。单价千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779.81万元。建有基于异地双活存储的数据中心,校园万兆骨干网络实现有线、无线双网覆盖。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44.2万余册,数字资源431万余册,期刊1200余种。拥有清同治年间刊印的《二十四史》等线装古籍1万余册,其中珍善本16种,3种入选河北省首批珍贵古籍名录。自创刊至建国前的《申报》《大公报》等珍贵影印资料千余册。图书馆现有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9个全文数据库。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453人。教职工999人(专任教师60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6人,副高级职称27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省社科优秀专家2人,省模范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师德标兵5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5人。聘请中科院院士王梓坤、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曹坳程为特聘教授。聘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95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校紧密结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需要,着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形成了面向保定主导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汽车服务、现代物流、区域生态、文化艺术、教师教育五大特色专业集群,构建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3个,涵盖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艺术教育》课程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在线开放课程。现有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国家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课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河北省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有“保定学院现代实训中心”等8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平台。与130余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集中骨干力量建设的“水润雄安”文化网站,被列为雄安思想文化八大工程之一。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79项,建有科研团队19个,9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成果获市厅级奖励。
学校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载体,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丰富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全国第四、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获奖等次和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原创独幕话剧《蔡和森的布里梦》入选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学校合唱团荣获金奖,200名学生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梦·祖国颂”2018国庆特别节目,承担了5个节目的表演任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学校屡获佳绩。
近年来,学校13支团队入选团中央社会实践专项计划。学校获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学校“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麦浪飞翔”乡村夏令营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校荣获团中央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东肯塔基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日本札幌国际大学等20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国外院校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十余位骨干教师公派赴海外高校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20余名师生经国家汉办选拔赴美国、加纳、萨摩亚、泰国、菲律宾进行汉语教学。2015年,受文化部委派,我校合唱团代表国家参加了第四届爱沙尼亚流行音乐合唱节。2018年,来自美国的两批留学生来校学习专业课程和中华文化。2020年,与汉考国际共建全国首家“HSK留学中国基地”,合作招收留学生,目前已线上培训两期近300名日本学生,受到项目合作方、受训学员一致好评。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创设“三位一体、以文化人”德育模式,实施“七大育人工程”,形成了循环向上、文化育人长效机制。2000年以来,契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学校287名支教毕业生扎根西部,为边疆稳定、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习近平在信中称赞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习近平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专题展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先后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群体”“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2018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国庆系列节目《奋斗新时代》,讲述了西部支教毕业生代表们的感人事迹,赞誉这个群体是“奋进新时代的重大典型,他们是榜样更是号召”。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不断深化西部支教工作。2018年、2019年,学校与河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共同举办“重温回信,在梦想起航的地方”“回信指引援疆路,支教激励追梦人”系列活动,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2020年学校举办“西部育人二十载 浇灌民族团结花”主题活动,连续推出 “致敬支教路”20集系列微视频《绽放》,人民网、“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及河北平台同步进行推送,社会各界和网友反响强烈。
进入“十四五”,学校将秉承“德业兼修、知行并重”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保定主导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主要路径,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开放办学模式,切实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为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受人尊重、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强大力量!

保定学院学前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科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科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科学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科学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科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小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艺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艺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艺术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艺术这二个专业,希望

保定学院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教育技术学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

保定学院人文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人文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人文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人文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人文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特殊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特殊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特殊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特殊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特殊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

保定学院知识产权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知识产权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知识产权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知识产权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

保定学院投资学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投资学和数字媒体技术在河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投资学就业前景和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前景,投资学专业介绍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投资学和数字媒体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