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蚌埠医学院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 | 312 |
| 校友会(综合) | 357 | 418 |
| 武书连 | 347 | 580 |
| 软科(医药) | 41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58 | 34667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6 | 42430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21 | 60972 | 48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3 | 103841 | 41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81 | 11948 | 56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54 | 25825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91475 | 41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60 | 22171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1 | 5121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4 | 60211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0 | 5177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7 | 53339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9 | 5755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7 | 58641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生物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3 | 6075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6126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6126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9 | 62933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13 | 6075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05 | 6501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87 | 7418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671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671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1843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4 | 1843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5 | 25736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6 | 1775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
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治淮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数106项,发表SCI、EI、Medline检索收录论文280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参编42部,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德、日、澳、韩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全方位拓展就业渠道。除将每个实习基地建成就业基地外,还与省内外众多医疗卫生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和各届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积极发挥校园招聘会的主渠道作用,每年除承办两场大型招聘会以外,还举办百余场校内专场招聘会和网络宣讲会,仅此,就为每个毕业生平均提供了5个就业岗位,保证了毕业生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学校千方百计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回访为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分类引导,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的原则,为就业困难的学生开展“一对一”个性化就业辅导。同时,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加大就业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学生就业一站式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了国家、省、校三级就业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起“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职业咨询”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网页和微信客户端的日均访问量近千次,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获取就业的相关信息。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2003年和2009年,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整体并入。2007年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校8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毕业生,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你院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是什么?就业情况如何?
答:按照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原则,实行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近几年,我校顺应市场,实行校企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就业渠道畅通。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4.66%;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7.3 %,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学校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邮政编码:430205
乘车路线:地铁或公交车到光谷站下转乘756路公交车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站下
咨询地点:学校招生办公室(行政楼一楼151室)
咨询电话:027-87943888、87943780
监察电话:027-87943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