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汉语言文学 | 2021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2 | 124287 |
| 文科 | 545 | 32118 | ||||
| 汉语言文学(学费待定) | 2020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2 | 122680 |
| 文科 | 524 | 31477 | ||||
| 汉语言文学 | 2019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7 | 108373 |
| 文科 | 531 | 31822 | ||||
| 2018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31145 | |
| 2017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4 | 3091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四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中文领域多元化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国家公务员、高级文秘人才、中文电脑应用管理人才、企事业单位宣传人员、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传播专业人员、新闻出版编辑、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者。
鞍山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国家名胜千山、中华宝玉之乡和祖国钢铁之都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辽宁省鞍山市。
学校始建于1958年,1993年升格为本科,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1年获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3年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2019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10月我校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按需推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报国家学位委员会,待审批。
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为国家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遍布祖国的各条战线。
学校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教研部,1个附属中学。固定资产4.34亿元,图书馆藏书112.7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1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452人。学校有特聘教授7人;省“兴辽英才”计划人才1人;省教学名师5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骨干1人;鞍山市地方领军人才1人,鞍山市高端人才11人。
学校现有教育硕士招生领域7个,全日制本科招生专业47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高职招生专业24个。面向全国29个省份招生。各类在校生总数2万余人,其中教育硕士研究生222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3724人,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教职委重点建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近五年来,获批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项,省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4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
学校“十三五”以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4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数234篇,其中在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省政府一等奖、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横向科研项目经费到款突破百万等实现了建校以来历史性突破。学校主办了《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并在全国发行。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师教育优势特色,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大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班级、社团先后获“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百优创业社团”等荣誉,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公开发表论文及各类科技大赛获奖数量逐年增加,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数量和级别不断攀高,考研率逐年提升,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左右。
学校充分发挥人文艺术学科优势,助力区域城市文化建设。依托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国学中心、里仁美术馆,开展千山文化、鞍山评书、工业遗产等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整理、传播工作。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凤凰教育集团、中兴通讯、达内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域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对接,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新作为,开创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先后实施“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优秀学生海外选派计划”、“海外名师聘请计划”、“留学鞍师计划”,努力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学校累计培养来自45个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4000多人。学校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7所海外高校和22个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交流范围涵盖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六大洲,在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构建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办学体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是全国地方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副主席单位、“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单位、省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省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基地、省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学校还先后获“全国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共育基地”“辽宁省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辽宁省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面向未来,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为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蚌埠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教育学院、蚌埠职工大学三所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至今已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升本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四大压力”和“六大差距”,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凝心聚力打基础,科学谋划解难题,凝练了“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通过了安徽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了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向“省市共建、省管为主”的转变。
学校着力改善办学条件。现有大学城和张公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8亩(含在征土地157.5亩),建筑面积31.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4.49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7782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38万元、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1295万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馆藏文献总量196.92万册,其中馆藏纸质图书127.08万册。公开出版《蚌埠学院学报》。
学校注重改善生师比结构。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192人,其中本科生12532人,专科生1660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2798人。现有教职工889人,其中专任教师65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专任教师179人,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468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2人次。
学校着力加强教学管理。现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
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与美国、爱尔兰、韩国、泰国、意大利等国家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生联合培养、互派教师教学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首批教育系统“文明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校区食堂建筑面积109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近万名学生同时用餐。主食、小吃有40多个品种;副食每天有近百个品种可供选择。同时还特别设有清真服务区。学生平均伙食标准为3.5元/天。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应用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应用化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应用化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应用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应用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这二个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广告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广告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广告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广告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广告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英语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英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英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英语录取分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翻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翻译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翻译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翻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翻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翻译录取分

蚌埠学院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秘书学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秘书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秘书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汉语言文学和

蚌埠学院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小

蚌埠学院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学

蚌埠学院金融工程和汉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汉语言文学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汉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