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集美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安徽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68/559(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554/551(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闽台合作3+1) | 2021 | 物理类 | 548/536(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562/547(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 | 2020 | 理科 | 567/538(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3+1”) | 2020 | 理科 | 541/515(本科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524(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9 | 理科 | -/507(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闽台合作“3+1”) | 2019 | 理科 | -/505(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522(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8 | 理科 | -/502(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7 | 理科 | -/479(本科一批) | /() |
| 通信工程 | 2017 | 理科 | -/466(本科一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化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或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通信科学技术人才。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强化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工程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开发、测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 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6.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射频设计、ADS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通信系统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080704 通信工程(闽台) 理工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化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或相关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通信科学技术人才。注重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强化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要求: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为基础,引进台湾中原大学的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实行“3+1”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的校内学习培养和1年前往台湾中原大学学习培养。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爱国敬业精神、工程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设计、开发、测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 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6.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移动通信、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射频设计、ADS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通信系统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通信工程(面向厦门) | 551 | ||||
| 通信工程(闽台合作3+1) | 536 | ||||
| 广西 | 通信工程(546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5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河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上海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 辽宁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福建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通信工程(面向厦门) | 551 | ||||
| 通信工程(闽台合作3+1) | 536 | ||||
| 广西 | 通信工程(546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5 |
| 广东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9 |
| 河南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7 |
| 上海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27 |
| 辽宁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2 |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4 |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络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除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学习电路理论、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微波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随机信号分析、智能化信息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相关课程。
毕业生可在通信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管理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通信与信息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应用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 安徽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1 |
| 四川 | 通信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7 |
| 重庆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4 |
| 广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3 |
| 湖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0 |
| 河南 | 通信工程(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 江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1 |
| 浙江 | 通信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71 |
| 山西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9 |
| 河北 | 通信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 北京 | 通信工程(学费待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0 |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3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学校于1996年成立校董会,习近平、贺国强、陈明义、卢展工、黄小晶等担任过校董会主席,现任校董会主席为汪毅夫,现任校董会顾问为贾庆林、陈永栽。1999年至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先后7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为集美大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285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 26000多人,研究生2300多人,国际学生近200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其中10名院士(全职2名)在内的国家级人才29人次、省部级人才177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8个。拥有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特色重点学科2个),水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4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形成了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航海教育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载重达6.4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2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9个。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包括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9项。学校长期注重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面向东南亚、毗邻台港澳等区位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已与全球100余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已培养近5000名毕业生;创新性开展校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已完成首届非洲(安哥拉)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是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台港澳、华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是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和福建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招生单位、福建省及集美区台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双向交流计划”资助单位,是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校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4万余册,中外文纸质现刊1650余种,电子图书1000万多册,电子期刊1万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60个,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
各录取批次安排以当地省(市、自治区)高招办安排为准,请考生密切关注。
艺术类专业招生
一、集美大学面向福建省招生的美术学、环境设计(闽台合作项目)、音乐学、舞蹈表演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动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只招收艺术(文)考生。专业成绩为福建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文化成绩为含位次的平行省内特征分。
1、美术类专业:从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福建省艺术类省定控制线的进档考生中,按综合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综合分计算公式如下:
美术学:综合分=专业成绩×2.5×0.6+文化成绩(含位次的平行省内特征分)×0.4
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闽台合作项目):综合分=专业成绩×2.5×0.7+文化成绩(含位次的平行省内特征分)×0.3
2、音乐类专业:
音乐学:从文化成绩达到福建省艺术类省定控制线、专业成绩高出福建省艺术类本科专业最低录取控制线15%的考生中,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2.5×0.7+文化成绩(含位次的平行省内特征分)×0.3)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
舞蹈表演:从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福建省艺术类省定控制线的进档考生中,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录取,如遇排序成绩相同,则按含位次的平行省内特征分排序录取。
二、集美大学面向福建省外招生的艺术类专业只招收艺术(文)考生(艺术不分文理的省份除外),专业成绩为考生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文化成绩为投档文化分。
1、美术类专业(动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从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艺术类省定控制线的进档考生中,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成绩×2.5×0.7+文化成绩×0.3)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专业间不设级差。
2、音乐类专业(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从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艺术类省定控制线的进档考生中,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3、如遇排序成绩相同,按文化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依次进行排序。
4、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录取有专门规定的省份,按该省的相关规定执行。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学校占地约320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矿有关的学科专业等整建制迁至淮南,与淮南煤矿学校合并组建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3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7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其中双聘院士28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15”产业创新团队4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19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唯一特别支持),5个III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重中之重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榜上有名。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地矿、爆破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发起成立“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2.2亿元;获省部一等奖3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中国专利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1400余件。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近三年来学校获批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拥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40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中哲上海健康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合肥)、南京智慧物联研究院。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安徽省能源研究院承建单位之一,负责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方向研究工作;参与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负责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筹建;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
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地区)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导,以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渠道、全方位奖助工作格局,通过“奖、贷、勤、助、减(免)”等多种方式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奖:我校国家奖助学金覆盖面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5%,其中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可以申请享受8000元/(生•学年)的国家奖学金,成绩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享受5000元/(生•学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我校设有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为2000元/(生•学年)、二等奖为1500元/(生•学年)、三等奖为600元/(生•学年),覆盖面达在校生总数的28%。同时,学校对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学科竞赛等也给予一定奖励。
贷:我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首先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到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最高额度12000元/(生•学年)。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尚未到账的新生,在报到入学时,学校开辟有“绿色通道”,经审核批准后可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予以资助。
勤:学校每年投入330多万元设立千余个大学生勤工助学固定岗位以及数以百计的临时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
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享受4000元、3000元、2000元/(生•学年)的国家助学金,同时,我校还设有 “院士奖学金”、“天能奖学金”、“宏大爆破奖助学金”、“江南化工助学金”、“龙软科技奖学金”、“光明奖助学金”、“中哲奖助学金”、“华虹助学金”、“土木年华奖学金”、“国华科技奖学金”、“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奖学金”、“潘达卿助学金”等社会资金捐助设立的奖助学金。
减(免):对孤儿、烈士子女免收学费,其他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和临时困难补助。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业前景和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介绍和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和通信工程这

有很多学生会在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和安徽省淮南市扬帆职业技术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安徽省淮南市扬帆职业技术学校好,还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省凤台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省凤台县职业教育中心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动力工程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

有很多学生会在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和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还是报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2

有很多学生会在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和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安徽省医药技工学校好,还是报淮南市潘集工程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

安徽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通信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在安徽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通信工程就业前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通信工程专业介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通信工程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