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主要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及安徽区域经济,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及生产、流通企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仓储与配送、运输、物流客户服务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马鞍山市师范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以优秀等次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5年、2016年相继获准立项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3月以A档等次通过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中期检查。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着眼于“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实施“一体两翼”(高职教育与教师教育两翼并行发展)、“同城错位”(与马鞍山其他职业院校错位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全员育人、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备,“集群发展、特色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基本形成,“全程实施、多样成才”的创新创业与就业教育特色彰显。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业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0845人,设有6个教学系部和12个行政教辅机构。开设专业47个,师范类专业9个、非师范(高职)类专业38个,分属11个大类(18个小类),其中省级特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占地面积18.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86.88万元,纸质图书46.26万册,电子图书4200GB。建有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09个,其中央财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3个,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2个。
现有教职工311人,专任教师28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01人,中级职称教师1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218人,安徽省“双师型”教师139人。学校现有国家和省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省级教坛新秀15人,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2个。
学校持续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和校产合作,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软件与互联网学院、旅游学院、食品学院,持续探索政府指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的理事会办学模式。与马鞍山市下辖的三县三区签订了人才培养战略协议,与市信息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食品产业等8个产业行业形成“产教对接”关系。面向马鞍山市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和紧缺岗位产业(软件与服务外包业、休闲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社区服务业、物流商贸服务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发展需要,分别集群建设教师教育、计算机与软件、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社区服务与管理、公共文化事业管理、经济管理等7个面向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群和1个面向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食品加工专业群;按照“专业集群、资源共享、调控灵活、集约发展”的思路,打造公共课程、教学团队、实习实训与实验等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启动了马鞍山市同城职业院校之间专业群的跨校建设。
学校荣膺全国先进师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五至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安徽省A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安徽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校为安徽省输送毕业生9000余人,其中为马鞍山本地输送毕业生3500余人,主要服务于马鞍山市文化教育行业、现代服务行业、软件技术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72.16%,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5%,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学校矢志“两个建设”“美好师专”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内涵建设,着力突破瓶颈性、关键性问题,对标达标、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培养更多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早日建成一所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第三产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 序号 | 类别 | 等级 | 奖励标准 |
| 1 | 国家奖学金 | 8000元/学年 | |
| 2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5000元/学年 | |
| 3 | 校级奖学金 | 特等 | 1200/学年 |
| 一等 | 800/学年 | ||
| 二等 | 600/学年 | ||
| 三等 | 400/学年 | ||
| 4 | 校毕业班级奖学金 | 特等 | 600/学年 |
| 一等 | 400/学年 | ||
| 二等 | 300/学年 | ||
| 三等 | 200/学年 | ||
| 5 | 校竞赛奖学金 | A类一等 | 2000/学年 |
| A类二等 | 1500/学年 | ||
| A类三等 | 1000/学年 | ||
| B类一等 | 1000/学年 | ||
| B类二等 | 750/学年 | ||
| B类三等 | 500/学年 |
备注:同时设有国家助学金、校级助学金、孤残免学费等、勤工助学、资助走访、特困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等。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隶属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4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代国防职院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独立升格高职、荣赝全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首批(A档)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联合举办全日制专升本教育的四大历史性跨越!
学校是全国高职创新人才暨学科竞赛百强院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全国高校首家新时代工匠学院、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院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技能竞赛标杆院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建有机械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专业30多个,基本形成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在校生9600多人。
学校现有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劳动模范20多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名师和大师工作室7个,省级和校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梯队,覆盖全部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一批被誉为“金牌教练”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以上奖项460多个,助力学校一举进入全国高职技能竞赛成绩第一方阵。
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0多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6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万多元;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和六安市A类餐饮单位的学生食堂,环境幽雅、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和设备完善的体育场馆,为广大同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迎新晚会和“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国旗护卫队、“五四”青歌赛等,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30多个学生社团和文体俱乐部,不仅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也为他们尽情展示青春风采,提供了广阔的华美舞台。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出全国高职院校5个百分点;自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学校满意度开展调查以来,我校得分一直位列安徽省高职高专第一名,2020年更是跻身全国百强。立德树人的丰硕成果,不仅赢得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
学校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作用,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深度合作。按照《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章程》等制度规定,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等每一个环节,都由校企双方共同论证;经常邀请企业工匠大师和优秀校友来校授课交流,定期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加强锻炼;有计划安排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并实行校企双辅导员制度,初步建立起校企顶岗实习“双选会”+预就业的先进模式。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层级”、“三覆盖”的技能大赛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校企深度合作,有力确保了学校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学校始终把国防特色作为品牌优势。作为安徽省军民融合系统唯一一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军工文化始终是校园文化最亮的底色、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多年来,在校园内先后建起军工魂主题雕塑、国防教育体验馆、坦克、雷达、集束导弹发射车等大型军械实物展;在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焊接技术等,具有军工行业特色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输送上,在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和学生携笔从戎奔赴军营方面,无不彰显了学校国防军工人才培养培训优势。回眸40多年来的艰辛创业路,一代代国防职院人,正是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感召下,不断培育和践行“军魂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和“厚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奋战在国防军工系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线的国防学子,正是他们的星光闪耀,为我校赢得了安徽军工“黄埔军校”的至尊美誉。
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国防职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胸怀两个大局,继往开来,扎实苦干,为建设美好安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数据截至2021年6月)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在校生享受优惠待遇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根据国家有关学生资助政策规定到入学户籍所在地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2、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比一次,奖金金额每人8000元。
3、励志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比一次,奖金金额每人5000元。
4、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每学年评比一次,受助金额2000至4000元不等。
5、学院奖学金:学院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奖学金每年评比一次,奖学金一至三等奖学金,奖金额度分别为1000元、600元、400元,获奖面达25%。
6、勤工助学: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以补贴学生生活费用,
7、就业安置:毕业生由学院负责安置就业。
8、继续深造:学生毕业后可以参加“专升本”高考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深造。
9、学院根据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和市场需求,允许学生入学后根据个人意愿在同科类调整其它专业。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1.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学费:3500;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安徽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49分(理科)。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在招生省份:安徽、河北。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是公办专科(高职)专业。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在安徽省理科排名第13。安徽省开设理科现代物流管理院校排名在前面的院校:淮南师范学院、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淮南联合大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249分(理科)。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徽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理科专科批普通类现代物流管理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安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为322分(历史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现代物流管理历史类专科批普通类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河北现代物流管理招生计划2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录取分数为河北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2,最低位次是163067、安徽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49,最低位次是221198、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35,最低位次是159013。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在安徽、河北等2个省市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530802现代物流管理河北专科批三年现代物流管

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特色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就业方向面向物流运输仓储服务等企业从事采购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快递运营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等物流管理相关工作专业咨询白老师答案来源于2022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分类招生专业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