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63余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后,历届学校董事长均由在任广东省省长担任,现任董事长为马兴瑞省长。董事会成员包含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齐续春、郑建邦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贤达为学校捐资兴建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37.97%;现有柔性引进院士8名,国家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2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5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5人,广州珠江科技新星5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7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24.8万册,电子图书4.16万种,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43个。
学校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1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3733人。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项、三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3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5个;获得授权专利632项;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99篇,出版学术专著69部。
九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布莱顿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圣道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人才培养及学术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广东省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2021年4月)
各省录取批次安排详见生源省公布的专业目录
详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执行生源所在省招生办的有关规定。
奖助贷资助政策
(1)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国家奖学金
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德、智、体、美、劳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
国家助学贷款
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两类。贷款对象为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12000元。
(2)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综合测评奖学金:每年按在校生的18%比例奖励,一等奖学金1200元/人,二等奖学金800元/人,三等奖学金400元/人。
仲明助学金: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资助人数以及资助标准以仲明助学金管理委员会分配的名额和公布的信息为准。
临时困难补助:学校设立特殊困难学生临时补助,对家庭突发重大变故或遭受重大疾病的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2000-5000元。
绿色通道: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时,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学校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国际班英语学习奖学金:为进一步调动国际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立了国际班英语竞赛奖学金、雅思考试奖学金、英语学习优秀奖学金、英语学习进步奖学金。
园艺园林学院
共设立“普邦园林精英奖学金”、“尚景园林奖助学金”、“匠造奖助学金”“茏腾园林奖学金”、“白云园建助学金”等五个奖助学金,共计23万元。普邦园林精英奖学金(5万元/年):奖励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园艺园林学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奖励标准为2500元/人;匠造奖助学金(10万元/年):奖励对象是品学兼优的园艺园林学院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奖励标准为3000元/人;尚景园林奖助学金(5万元/年):开展“尚景杯”景观设计大赛,奖励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同时资助特殊困难的同学完成学业;茏腾园林奖助学金(2万元/年):开展“茏腾杯”景观设计大赛,奖励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白云园建助学金(1万元/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热爱所学专业的学生,资助标准1000元/人。
轻工食品学院
设立“吴志勇助学金”、“名花奖助学金”、“康铭明辉奖助学金”和“食品校友基金”等奖助学金。其中奖学金1500元/人,助学金1000元/人。
管理学院
设立“核生奖助学金”和“中博奖学金”等奖助学金。其中,“核生奖助学金”奖学金每年奖励20人,每人1000元;助学金每年资助20人,每人1000元。“中博奖学金”旨在鼓励和表彰在校内外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团队及指导老师,奖金总额一年达5万元。
除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外,学院还承接了学校白云校区19-23栋学生社区保洁创业项目,在课余时间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优先考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设立“蓝锋奖学金”。评选对象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奖项为“十佳学子”,包括学习之星、自强之星、创新创业之星、公益与道德之星、文体与实践之星,每年奖励人数不超过10 名,每人1000元。
农业与生物学院
设立“广卉&科泽农业创新奖学金”、“嘉美好奖助学金”、“天骏创新研究奖教奖学金”、“大观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等奖助学金。其中“广卉&科泽农业创新奖学金”每年奖励专业学习成绩优异大三学生10人,每人1300元;奖励创新创业与专业实践成绩优异学生团队5支,每支4000元。“嘉美好奖助学金”每年奖励入学成绩最高的本科、本科插班生和研究生新生各1名,每人 3300元;奖励专业实践成绩优异学生10人,每人1000元,资助贫困生10人,每人1000元。
化学化工学院
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国家奖学金的有益补充。
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
设立“高剑父美术教育奖学金”、“高剑父美术教育助学金”。其中“高剑父美术教育奖学金”资助对象为我院获优秀毕业设计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资助标准为每项(件)优秀毕业设计作品600元;“高剑父美术教育助学金”资助对象为我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500元。
动物科技学院
设立“动物科技学院行业奖学金”,是由上市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如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派宠物医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渔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福懋畜牧兽医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市诚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多个知名单位捐赠而来,旨在鼓励更多的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资源与环境学院
设立“润土环境助学金”、“广臻设计助学金”,其中“润土环境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环工、环科和资环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每年帮扶助学金贰万元,帮扶学生1-10人;“广臻设计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环工、环科和资环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每年帮扶助学金贰万元,帮扶学生1-10人。
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专项资助
本资助项目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有关加分或照顾录取政策,执行生源所在省招生办的有关规定。
学校收费标准按《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的通知》(粤发改规〔2021〕10号)公布的标准执行。具体收费标准详见各省(区、市)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学校与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联合培养3+2本硕连读或3+1学士双学位国际班,前3学年每学年向我校缴纳额外2.5万元的语言及通识课程培训费,在国外学习阶段需额外向合作学校缴纳学杂费,收费标准详见我校本科招生网及招生简章相关信息。

广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广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农业大学物理类2021土地资源管理(非定向)5723广东工业大学物理类20

广州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广州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农业大学物理类2021中药资源与开发(非定向)5723广东药科大学物理类

广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广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农业大学物理类2021农业资源与环境(非定向)5633华南农业大学物理类

广州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广州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类2021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非定向)5993广东财经

广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师范大学(本科)、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专科)。广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类2021人力资源管理(非定向)599

广州资源勘查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广州资源勘查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历史类2021宝玉石鉴定与加工(非定向)4423广州华立科技

广州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专科)。广州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专业排名1、专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历史类2021森林和草原资源保护3823

广州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广州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类2021环境科学与工程类6173广东工业大学物理类202

广州环境科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暨南大学(本科)广州环境科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暨南大学物理类2021环境科学603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类2021环境科学(非定向)59

广州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最好的大学2023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广州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排名1、本科排名学校类型年份专业名称最低分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物理类2021资源环境科学(非定向)50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