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学校名称 | 荣誉 | 地址 | 
|---|---|---|---|
| 1 | 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公办)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北滨河路东 | 
| 2 | 平凉交通技工学校(公办) | 普通学校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公路街18号 | 
| 3 | 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民办)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甘肃省华亭县 | 
| 4 |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省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公办) | 甘肃省静宁县城关镇南河南路职教中心 | |
| 5 | 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公办) | 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东街13号 | 
| 6 | 平凉师范学校(公办) | 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 平凉市崆峒区崆峒东路375号 | 
| 7 |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公办) |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北滨河路 | |
| 8 | 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公办) | 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技校 | 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南路88号 | 
| 9 | 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公办)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东路411号 | |
| 10 | 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民办) | 国家级重点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 平凉市崆峒西路97号 | 
| 11 | 平凉体育运动学校(公办) | 平凉市崆峒区中路159号 | |
| 12 |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公办) |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北新区新城西路 | 
平凉机电工程学校是2008年12月在静宁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改办的一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与静宁县职教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实施职业院校建筑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培养培训基地,平凉市第十国家技能鉴定所,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
学校现已发展为以普通中专为依托,集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为一身,融教学研究、生产经营、科技推广、信息咨询、技能鉴定和短期培训为一体,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和多规格的办学模式。学校坐落于静宁教育园,校园占地266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36人,在校学生5016人。开设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16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首批示范性专业。学校建有各个专业实训室54个、“中德诺浩”项目汽修专业理实一体教室6个,建成了筑专业实景实训室和50亩的校内产学研联盟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和开展各类社会培训需求。
近年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校、校企合作,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开展“3+2”五年一贯制大专班、“3+4”中职本科贯通班合作办学;与北京飞天大厦、健鼎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大金空调(苏州)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北京商鲲教育集团、北京红火轮教育培训就业指导中心等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安排学生校顶岗实习,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数控、机电、建筑、汽修等五个重点专业基本做到对口就业,毕业生每年供不应求,月薪均在3500元以上,整体就业率每年达96%以上,基本达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阳光就业的目的。
多年来,学校共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实用人才1.62万人,完成短期培训3.78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和甘肃教育网、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办学成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本人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中考准考证原件,在学校报名点报名。报名时每生须预交500元课本费,待开学报名结束后长退短补。
1.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应用操作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社会各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计算机办公岗位,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维护、计算机操作以及计算机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汇编语言、计算机原理与维修、多媒体技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平面设计相关软件。
2.计算机网络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计算机网络安装、测试、维修、管理和应用技术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基层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安装、测试、维护与管理等有关的技术工作以及计算机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
3.建筑工程施工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操作工作和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材料检验、编制预算、资料整理等管理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工程制图、建筑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房屋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
4.数控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数控加工和数控设备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企业,从事数控生产线的操作、工艺实施、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机械制图与CAD、机械基础、电气技术基础、电子技术与应用、电气控制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数控设备安装与调试、数控设备维护、数控机床与编程、数控加工技术。
5.电子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电子电器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电器设备的生产企业、销售与服务部门,从事家用电器,音频、视频电子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的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音频与视频接收机、电子产品结构工艺、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
6.护 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护理与保健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院(诊所)、企事业单位医务室、保健部门从事保健护理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解剖学、免疫学、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基础护理学、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心理学。
7.汽车运用与维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机动车驾驶与修理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运输与修理企业,从事汽车驾驶、维护、修理、检测、装璜改造工作,也可从事设备管理以及交通安全、车辆保险、汽车租赁等服务与管理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摩托车原理与维修、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发动机原理与故障诊断、汽车构造与性能检测、汽车修理、汽车驾驶。
8.旅游服务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导游和旅游基层管理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旅行社、旅游景点、各类展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导游和基层管理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业务与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心理、礼节礼仪、旅游职业道德、相关文学作品欣赏等。
9.学前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幼儿教师。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农村、企事业幼儿园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键盘、舞蹈、声乐、乐理、音乐欣赏、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美术教学法、音乐教学法、体育教学法、常识教学法。
10.会计电算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和计算机知识,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财会软件应用能力,能在各类内外资企业、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等从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层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工作。
教学的主要内容:除开设基础文化课之外,主要开设会计学原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实务、财务会计、EXCEL表在财会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纳税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审计学、预算会计、财会手工模型、会计软件模拟等。
11.机电技术应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企业一线从事机电一体及设备安装维修人员。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管理和操作机电设备,从事生产等工作。
教学主要内容: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工测量、电机拖动基础、机械制图与机械CAD、机械制造基础、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12.美术、音乐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高考。
教学主要内容: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文综(政治、历史、地理),专业课:美术(素描、色彩、速写)、音乐(声乐、乐理、视唱、练耳)。
招生电话:0933-2521236
学校地址:甘肃省静宁县城关镇南河南路6号平凉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技能鉴定及就业服务于一体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前身为平凉技工学校,2002年10月改办为普通中专,定名为平凉信息工程学校,2011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平凉技师学院,同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2012年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项目校,2013年9月被人社部确定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今后的发展总体思路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早日跻身高等院校。
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两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和“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共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108项。2013年8月,学校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代表教育部评估验收的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
学生毕业时,可取得省教育厅颁发的大、中专毕业证和省人社厅签发的“就业报到证”。除可在当地参加人事部门招考录用外,学校与上海、江苏、西安等地劳动部门创办的职介机构建立了稳固联系,负责学生就业及跟踪管理服务。学校采取双向选择的形式推荐就业,推荐安置学生到上海大众、上海安靠、苏州长城、南京LG、吴江金名山、平凉新世纪等知名企业就业,就业率高达98%以上。
学校现占地面积170亩,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亿元,其中教学实训设备价值4500万元。现有教职工148名,其中在编正教职工105名,正式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95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38人。现有各类学生1300多名,设有中专(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3+2中职-高职一体化培养)和中高级工、预备技师及大专、本科等学历技能培养层次,开设机械(数控)、电子、建筑、电气、汽车、经贸、能源化工等七大类20个专业,建有国家级计算机、数控、汽修和省级电工电子、机电技术等5个专业实训基地,及面向区域职校的省级式共享型实训基地,有专业实习实训室26个,拥有无线校园网、数控车间、汽修厂,注册成立有平凉学艺机电汽修工程有限公司、专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
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集职业中专、专本科教育、各类短期培训为一体的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7月学校搬迁至县城东街13号原崇信县第一中学校址,占地面积144.6亩,建筑面积22089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餐饮楼、多功能报告厅,设置电子电工类、计算机类、体艺类、医疗卫生类、交通运输类实训室42个。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1名。
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882名,另有弹性学籍管理学生300名、专本科学生230名。开设现代农艺、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和计算机应用为市级示范性专业。
在崇信县委、县政府及县教科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按照“厚德强能、强化特色、精细管理、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创新办学理念,持续推进教学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了稳步提高。
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办学,不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积极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先后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天坤国际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欧菲光电集团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协议,拓宽就业渠道,与天津、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的劳务部门和部分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初步形成了南到广东,西至兰州,北临北京,东达上海的四通八达的就业网络。学校被县人社局确定为维修电工、计算机等15个工种实训基地,成为崇信县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精准扶贫的骨干力量。2018年12月,全县职业教育顺利通过市政府督导评估,被评为“优秀”等次。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省、市表彰奖励,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 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模范职工之家” 、“全 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平凉 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平安校园” 和“党建综合示范点”,连续多年获县委、县政府年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奖励。
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东街13号
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的办学路子,形成了校企合一、实习就业- -体化格局。向合作企业江苏达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菱茂光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日腾电脑配件有限公司、天坤国际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输送顶岗实习学生,经企业考核合格的实习生安置就业。
(1 )全体在校学生免学费,每学年2000元;
(2) 20%的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可申请享受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其中护理专业助学金每学年2300元。涉农专业学生全部享受助学金,每学年2500元;
(3)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无条件享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考入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可享受免学费政策;(4)学生可享受“助学贷款"、“金秋助学”、“福利彩票助学"等各种普通高中学生可享受的资助政策。
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以工业中专为主体,融大专、绿洲外语学校、驾驶员培训学校、短期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2007年7月经省教育厅、发改委批准将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制为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专)。与平凉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设有数控技术与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15个专业。
学校占地101亩,现有教职工193人,在校学生2980人。2007年实施了300万元的国家级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数控操作车间、电力拖动室、制冷制热实训考核室、家电维修实训考核室、维修电工实训考核室等25个实习实训室,实训设备5000多台(件),达到国内先进、省内一流。
学校按照争创“校舍、师资、质量、就业、效益”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走“校校联合、校企联办”的办学路子,先后与深圳富士康集团、上海大金空调厂等15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与美国绿洲高科技公司共同创办了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由15名美籍教师采用纯英语授课。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的创办,开创了全省三个之,使学校成为全省拥有外教多的学校,是英语图书多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校。建校以来,共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中初级专业人才达15000多名,学生集体就业率达到98%。中国教育报、甘肃电视台分别报到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获“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甘肃省绿化模范单位”等省、市级奖励108项。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近年来,在省、市、县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己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大力深化教学改革,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努力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转型跨越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学校建有教学楼、科技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实训中心、餐饮中心等。建有独立的校园网站,装备有电力拖动、维修电工、数控加工中心、CAD/CAM、PLC、数控仿真模拟等40多个高标准实训室,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及社会培训鉴定需求。
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方式,狠抓实训教学,实行“定标、实训、考核、鉴定、竞赛”系列管理,努力培养学生实训操作技能,学生的技能鉴定合格率达到了100%,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8%以上。先后有400多名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荣获等次奖;2013年47名学生参加全省“三校生”对口高考,本科录取4人,占参考人数的8.5%,高出全省本科录取率5个百分点,专科及以上录取率达到了100%,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及课堂讲赛活动获奖师生达200余人次。
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办学,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加强校际、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培养(联合办学)办学模式,联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甘肃、陇东学院、陕西中医学院等学校联合,开办高等学历教育;与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宁波菱茂、上海英业达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了企业冠名班,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就业有保障。
就业网络四通八达。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持续加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与天津、上海、苏州、宁波等地的部分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初步形成了南到广东,西至兰州,北临北京,东达上海的四通八达的就业网络,毕业生就业率达97.4%,学生月收入达到了3500元以上, 实现了“招收一个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就业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目标。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北新区新城西路
报名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需携带毕业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并缴报名录取费100元,各专业完生计划后所报学生,开学后依次调整到其他专业。
1.五年大专办学模式: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实行“2+3”培养模式,在我校学习两年,通过联办院校考试者,在联办院校学习三年,取得大专学历。
2.五年制大专毕业去向:大专毕业生由联办高职院校负责安置就业。未通过联办院校考试者,在校继续学习,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
3.三年中专办学模式:普通中专实行“2.5+0.5”培养模式,在我校学习两年半,第六学期由学校负责安置到企业顶岗实习。高中起点建职业高中学籍,在校学习一年。
4.三年中专毕业去向:普通中专毕业生可推荐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参加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参加对口升学考试,还可直升本科学习或由学校负责安置就业。
“坚持上路训练,提高学员驾驶实际操作自信心”是学校多年来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除开设全日制培训班、双休日班、季节性夜班外,还开设了全新的“哈哈约车”预约班,真正做到了“上学学车两不误,工作学车两不误,创业学车两不误”,满足了不同学员的学车需求。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始建于1982年,初为教师进修学校。1999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合并庄浪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工 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2007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学校设立“平凉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厅批准改制为普通中专,校名为平凉工程技术学校,与庄浪县职教中心实行一校两牌管理。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现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中职学历教育、高等学历 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等办学职能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3年开始实施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办学,2015年部分专业将开始“3+4”中职升 本科办学模式。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172亩,建筑面积712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60人,在校生5100人,学校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 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施工、现代农艺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护理等11个专业。
学校现建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电子电工、计算 机应用和机械加工省级实训基地2个,联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建有工程制图、家电维修、学前教育、电气自动化、焊接等专业实训室25个。各类实训设备 配置好,性能高,能够满足实习实训教学需要,部分设备还具备生产能力。学校建有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配备多媒体教室55个,阅览室、图书室、餐 饮中心、学生公寓等功能室配置齐全、管理规范。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管理树形象,以质量求发 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与升学双向发展的路子,与江苏中达、苏州佳能等知名企业共建“友好合作单位”、“人才培养基 地”,有效发挥了特色专业的办学优势,先后输送了1万多名学生到东南沿海企业实习就业,有2600多名学生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
学校2011-2014连续4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质量优胜学校”,2012-2015连续四年获平凉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在省赛、国赛中已有40多名学生获得了一、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平凉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平凉市“职业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绿色学校创建先进单位”和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等荣誉称号,2009年、2014年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1500名左右的技能型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3500人以上,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 序 号  | 
 专业 | 学制 | 招生 对象  | 
 招生 人数  | 
 备注 | |
| 1 | 工 | 数控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50 | |
| 2 | 机电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180 | 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 院实行“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与芜湖中集瑞江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中集瑞江班”60人。  | 
 |
| 3 | 电子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 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  | 
 |
| 4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三年 | 初中 | 240 | 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 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与上海 大众汽车联合(联晟)发展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上海 大众班”60人。  | 
 |
| 5 | 土木水利类 | 建筑工程施工 | 三年 | 初中 | 50 | |
| 6 | 医药卫生类 | 康复技术 | 三年 | 初中 | 60 | |
| 7 | 营养与保健 | 三年 | 初中 | 60 | ||
| 8 | 护理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 | |
| 9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三年 | 初中 | 50 | 1 | 
| 1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三年 | 初中 | 50 | ||
| 11 | 财经商贸类 | 电子商务 | 三年 | 初中 | 60 | |
| 12 | 教育与文化 艺术类  | 
 学前教育 | 三年 | 初中 | 360 | 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 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办学。  | 
 
| 13 | 旅游服务类 | 酒店服务与管理 | 三年 | 初中 | 60 | |
| 14 | 文秘 | 三年 | 初中 | 50 | ||
| 15 | 农林牧渔类 | 现代农艺技术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 办学。  | 
 
| 16 | 园林技术 | 三年 | 初中 | 50 | 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 办学。  | 
 |
| 17 | 畜禽生产 与疾病防制  | 
 三年 | 初中 | 120 | ||
自办学以来,学校已累计向各行各业输送了12000多名敬业爱岗、技能出众的毕业生,帮助10000多个农村家庭脱贫致富,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到2011年这五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平凉市“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单位”等。200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平凉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平凉市委、市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学校设立“平凉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2007年12月晋升为甘肃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甘肃省庄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8年12月被省教育厅评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9年9月,被国家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5月被省教育厅评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8年9月27日,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坚持“立足当地,辅射西部,面向全国”的就业导向,积极构建“生源保证、素质保证、就业保证”体系,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瞄准东南沿海大中城市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就业市场,与青岛、天津、广州、苏州、昆山、杭州、宁波等地的企事业单位订单培养,有效发挥了本地生源优势,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东西部联合办学之路。
平凉师范学校始建于1918年5月18日,九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先后获国家、省、市各种奖励40多项。其中1988年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991年被原国家教委授予“全国先进师范学校”,1993年被原国家体委授予“全国群体先进集体”,2010年3月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绿化模范单位”,11月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2007年以来,学校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顺应时代、遵循教育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人心、遵循客观规律),提出了“规模、管理、质量、转型、提升、发展”的十二字方针,确定了学校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走的目标是到2009年,招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实现“两个翻番”;第二步走的目标是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主要是修建教学楼、学生公寓楼的基础设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第三步走的目标是申办高职院校。现阶段,第一步走的目标基本实现,第二步走的目标进展顺利,13000平方米的教学楼已于2010年8月投入使用,7100平方米的1号学生公寓楼于2011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学校正在积极申办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占地104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各类教学仪器7413件(套)。学校图书馆现藏书20万册(其中古籍4933册),订有中外文报刊500余种。
学前教育、文秘、英语、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艺术设计
学校现有人员编制204名。在职职工202人,其中,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34人,专业技术人员16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2人(特级教师1人),中级70人,初级56人;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133人。另有退休教师71人。
平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属全日制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县级建制,隶属平凉地区行署领导,业务上由省体委和地区体委领导。成立于1986年7月,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和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学校规模为120人。学校建有综合教学楼,有完善的体育教学设备。有田径场、手球场、篮球场、训练房等设施。开设田径、篮球、女子手球、射击、自行车等项目。课程设置有文化课、体育理论课和体育技术课等13门。共培养出318名学生。
考生必须是应届或往届毕业生,年龄符合当年学校招生规定。并参加全市文化课统一考试和学校组织的体育专业考试。按体育专业成绩占60%,文化课占40%,分专业由高分到低分录取,年招生55人。
校现有教师30人,其中,大学学历23人,研究生学历1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7人。学校占地70余亩,拥有教学、办公、住宿楼一幢,设有田径、篮球、自行车、跆拳道、武术等五个运动项目,9个训练队,3个中专班,1个初三附设班,开设文化课,专业基础理论课,教育理论课,技能课四大类18门课程。学校拥有标准400米田径场,综合身体训练馆,跆拳道训练房,标准足球场,训练设施完善。学校设有实验实、信息化教室、图书室、阅览室。教学设备齐全。
学校现有教师30人,其中,大学学历23人,研究生学历1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7人。
平凉农业学校建于1956年,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大道东路,毗邻美丽的平凉东湖公园。近50年来,为社会培养中专毕业生6400多人,培训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6万人,是农业部评估确定的“B等一级学校”,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的第217号“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有教职工130人,其中,专任教师82人,教师中研究生5人,副教授1人,高级讲师20人。
环境保护、园艺、园林、计算机及应用
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又名平凉工程技术学校)是享誉甘肃省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位于连接道教圣地崆峒山与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重要枢纽地——庄浪县,人文底蕴浓厚;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腹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主校园坐落于水洛镇千年古刹紫荆山下,北倚六盘山西麓支脉,南邻洛河水,环境优美,为省级绿色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前身是1982年的庄浪县教师进修学校;1999年,庄浪县委县政府合并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工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2007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学校设立“平凉市第二职业技能鉴定所”;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9月,学校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厅批准改制为普通中专,校名为平凉工程技术学校,与庄浪县职教中心实行一校两牌管理,开始面向全省招生。
学校现有水洛、韩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472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6亿元,其中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资产值2842.6万元;图书馆馆藏书22.62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学校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服务理念与手段,不断加强“三通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多媒体教室65个,其中电子白板教室24个,各类计算机设备累计1300多台套,整个校园实现了光纤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集管理、教学、办公、实训、资产等14个子平台于一体的数字校园平台;有专业平台、课程资源平台、多元评价系统及校企合作管理等数字平台31个,仿真实训教学中心3个。建有1个移动数字图书馆,与北京超星共享电子图书20万册。并与“中职教学资源网”达成资源服务共享协议。学校目前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达8.2TB。
学校坚持“以文化人,特色立校”的发展战略,按照“稳定规模、拓展空间、优化结构、改革创新、加强管理、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及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集群。现开设农艺、机电、汽修、电子、数控、焊接、建筑、护理、计算机、学前教育、商务英语、酒店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园林技术等八大类17个专业。其中现代农艺技术、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四个专业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专业。学校面向全省招生,目前各类教育、学历教育在校生5200多人。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6500人次以上,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生产、研发多项功能为一体,引入企业“6S”管理标准,突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校内建有“理实一体化”标准专业实训室57个,实训基地9个,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和机械加工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庄浪县陇原薯业有限公司、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8个。
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现代农业、先进机械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服务等领域形成了鲜明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为教育部“共建共享计划”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副组长单位;汽修专业为甘肃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学校牵头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5门,参与开发教育部精品课程7门,全校共建有16门精品课程;完成国家级、省市级规划课题近30余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80多篇;编写校本教材30余本,农民工简易培训教材23本,其中正式出版发行7本;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教研科研成果奖33项,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突出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助推地方脱贫致富,累计向社会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2万多人。先后输送了1.6万多名学生到东南沿海企业实习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8.5%以上,对口率95%以上。涌现出了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自动化工程部工程师王双平、研发部主任杜许许;获得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甘肃赛区选拔赛冠军并留校任教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岩岩;考入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的郑爱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有4000多名学生被省内外高职院校录取,其中300多人考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本科院校,学校被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授予“优质生源地”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走就业与升学双向发展的路子,先后与江苏中达、苏州佳能、上海大众等19家知名企业共建“友好合作单位”、“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1个校企合作委员会,4个“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建成1个校企合作信息管理体系。学校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率先在甘肃省内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实施“3+4”中职升本科办学;与陕西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潍坊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省内外高职实施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办学。2017年7月,南开大学在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设立校外学习中心。并加入甘肃省机电、甘肃省现代农业、甘肃省汽车行业、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甘肃省贫困地区“两后生”职业教育培训、平凉市职业教育等7个职教集团,建立职业资格和培训考核鉴定等短缺资源共享机制。
学校大力实施“12345”战略,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理念新颖、能力突出、富于创新的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309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172人具备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113人取得市级以上“双师型”教师资质;专任专业教师中双师比达95%以上。现任校长靳世杰荣获“2017年甘肃省‘园丁奖’;”有“甘肃省知名校长”、“甘肃省十大杰出职教人物”、“甘肃省招生就业先进个人”、“甘肃省骨干教师”、“平凉市十大实训指导教师”、“平凉市知名校长”等各1人;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2人;建有1个“庄浪名师工作室”。2人在全国信息化说课大赛中获奖;11人在甘肃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奖。各专业建有15人以上兼职教师库,每年聘请29名以上行业技术专家担任教学。
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北滨河路东
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康复技术、营养与保健、护理(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酒店服务与管理、文秘、现代农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制

平凉师范学校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平凉信息工程学校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平凉机电工程学校(甘肃省静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医学院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


国家重点公办甘肃医学院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经过五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了以普通医学护理药学及相关医学类专科教育为主体以继续医学教育

国家重点民办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以工业中专为主体融大专绿洲外语学校驾驶员培训学校短期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2007年7月经省教育厅发改委批准将平

公办平凉亨通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专业学校现有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及应用服装制作与工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纸方向焊接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十个专业在册学生1460余人学校简介平凉亨通职业技术



国家重点公办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始建于1982年初为教师进修学校1999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职业教育资源合并庄浪县教育培训中心第一职业中学县工作站教师进修学校成立庄浪县职业教育

“平凉市有哪些3+2学校2023,平凉3+2中专学校名单”想报考平凉3+2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们都想问的一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平凉3+2中专学校名单与招生信息,方便你对平凉3+2中专学校了解。平凉3+2学校学校有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

“2023年平凉市比较好的职业学校有如下:1、平凉体育运动学校2、平凉信息工程学校3、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4、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5、平凉师范学校6、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7、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泾川县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