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土木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环境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建筑学(五年制) | 本科批 | 普通类 | 五年 | 1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水、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设计、运行原理及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高水平大学“强特色”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52年,先后隶属原重工业部、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转山东省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先后历经山东冶金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时期,2004年更名为青岛理工大学。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5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校现辖市北、黄岛、临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17.1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10.6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约260.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5.63亿元。
学校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理工经管文法艺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授权学科点,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3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34335人。土木工程获批省高峰学科、机械工程获批省优势特色学科。工程学ESI全球排名前1%;1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等5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教育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4个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2515人,其中专任教师17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1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7人。有全职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3人,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工程人才等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优青等7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3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人才68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境)外9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和合作关系,获批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内254个地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合作。
学校坚守初心使命,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4万名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始终位列省内高校前茅;服务国家战略,一批攻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高原列车、C919大飞机、北京冬奥会、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等重大项目;助推山东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胶东国际机场、沿海高铁、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学校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沂蒙革命老区发展,2006年设立临沂校区,设置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现有在校生8588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7558人,为革命老区发展做出了理工贡献,体现了理工担当。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理工精神,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理工人正肩负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向着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现任领导:
姓名
职位
王亚军
党委书记
谭秀森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国华
党委副书记
杨兴昌
党委副书记
齐德义
党委常委、副校长
尹东峰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王在泉
党委常委、副校长
沈文青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凯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长河
党委常委、副校长
金祖权
副校长
陈伟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郭建锋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维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师资概况:
现有教职工2515人,其中专任教师17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1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97人。有全职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英国皇家学会工艺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3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项目负责人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1人,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中科院优秀百人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8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省杰青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省优青4人等。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根据教育部及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以高考成绩为依据,择优录取。
第十四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
1.学校根据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设定的相应批次录取最低控制线及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提档比例控制在120%以内。
2.学校按照各省志愿设置和投档原则录取。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接受投档,第一次填报志愿的投档考生不足时,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征集志愿考生。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接受投档,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第一志愿投档考生不足时,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以此类推,直至征集志愿。
3.投档考生按高考文化投档成绩(含政策加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按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顺序确定录取专业,各专业(类)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
4.考生文化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则随机调剂到未录取满额的专业;若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5.文化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若生源地规定了位次确定原则,遵从相关规定录取;若未规定位次确定原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位次高者优先录取,若位次仍相同,优先录取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外语听力成绩高的考生。
6.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7.内蒙古自治区采取“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
8.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考生选考科目与报考我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相匹配,按照所在省份的招生录取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规定择优录取。
第十五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美术类专业录取原则:山东省进档考生按综合分确定录取专业。其他省份使用所在省的艺术类统考成绩,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若专业成绩相同,文化成绩(含政策加分)高者优先确定录取专业,若文化成绩仍相同,则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录取专业。
2.艺术类专业文理兼招,对于艺术类专业明确要求按照艺术类分文理科单独安排招生计划的省份,专业录取时按照录取原则和招生计划,分艺术类文理科单独排序录取。
第十六条 专业语种要求:英语专业考生的统考外语语种为英语;其它专业外语语种不限。
第十七条 男女比例要求:不限。
第十八条 体检要求:执行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第十九条 被录取为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所设专业的学生就读地点为临沂校区。
第二十条 录取结果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学校根据经各省级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单填写录取通知书,直接寄送给被录取考生。
奖贷措施
为保证每一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建立了制度完备的贫困资助政策。奖学金、校内无息贷款、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贷款等各种方式。执行各省市区招生加分相关政策
专业科类学制2019年录取分数线2018年录取分数线2017年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工四年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理工四年513--土木工程理工四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四年建筑学理工五年-515524省份批次科类2017年2018年2019年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本科批低录取分数线北京本科批理工
专业科类学制2018年录取分数线2017年录取分数线2016年录取分数线2015年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四年516521——建筑学理工五年土木工程理工四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四年环境工程理工四年省份批次科类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一批线二批线低录取分数线北京二批理工

青岛理工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土木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建筑学(五年制)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机械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0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青岛理工大学2

青岛理工大学2021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环境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0分,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

2022年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土木类、建筑学(五年制)、环境工程、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2022年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2)类

青岛理工大学在北京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2022年青岛理工大学在北京招生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土木类、建筑学、机械类等5个专业。青岛理

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为511分(综合)。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学(五年制)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

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录取分数线为503分(综合)。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土木类(土木工程、城市地下

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0分(综合)。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环境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环境工程本科批

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综合)。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本科批普通类青岛理工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

青岛理工大学北京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4分(综合)。青岛理工大学北京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

2022年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综合最低分为502,最低位次为25396;2022年青岛理工大学北京招生计划:(1)综合的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土木类、建筑学(五年制)、机械类;2022年北京录取分数线1.2022综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