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职教育外,我校还是永修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科技部“星火学校”培训基地、永修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培训基地、永修县乡村医生培训基地、南昌大学社会实践基地、中央财政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分校永修工作站、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永修函授站、九江学院医学院永修成人教育函授站,六个基地三个工作站每年都担负了大量各类培训任务,年均培训学员约2000人,实现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招生专业开设了计算机与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幼师教育、工艺美术、报关、商务英语、旅游与饭店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驾驶与维修、音乐、体育、药剂、护理、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16个专业。
硬件措施自2000年以来,永修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多方融资,总投入千万余元巨资用于改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将县职业教育中心初步建设成为一所环境幽雅、景色宜人的花园式现代化职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79320平方米,校舍面积155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6人,在校生2500余人。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装配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远程教育教室、基础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九合一家电多功能实验室、电子整机产品装配、调试、维修专用实训室、机电一体化车间、理化生实验室、画室、琴房、练功房、人体解剖室、护理操作室、人体形态实验室、临床实验室、检验实验室和生理生化室等,各办公室已实现网络化办公。
多年来,为配合教学,该校坚持开展科学试验、示范活动,走教学、试验、推广三结合的办学道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教学需要,该校承担了罗汉果和猕猴桃无籽栽培试验、红薯去顶试验、花生带壳播种试验及稀土、硼、铜、锌微肥对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效应试验、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多元素复混肥的研制、稻曲病的发生规律、氮、磷、钾、复合肥应用于作物的肥效试验、农田杂草的普查等科研课题。选育的早熟早籼品种“赣早籼13号”获江西省垦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作为江西省“七五”科技成果,参加全国“七五”农业科技成果展览会。除科研之外,该校非常重视和积极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和学术交流,截止2006年2月16日数据,20多名教师先后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论著,主编和参编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多部。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为附近农民和各垦殖场送信息、传技术、引进新的品种,研究和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培训。
发展历史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创办于1958年8月,当时名称是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云山分校(简称共大云山分校),属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性质,隶属于江西省农林垦殖厅和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双重领导。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根据学生入学文化程度,分为中技科、专科和本科。开设农
学系、工学系、畜牧兽医系、林学系、社会科学系(原定为文史系,后改为政治经济系)和园艺专业(大专班)、财会专业。学校设党委办公室、校部办公室、教务处、生产财务处、行政处、团委等机构。有农场、林场、畜牧园艺场、蔬菜试验场、营造林材综合加工厂、酒厂、化工厂、食品加工厂、发电厂、砖瓦厂、缝纫厂和机耕运输队12个生产单位。
1959年2月,根据江西省委、省人委的指示精神,原共大军山分校、滩溪分校并入云山分校。三校合并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在校学生1721人,干部教师300余人,工人350人。
1960年2月,受共大总校委托办了数学和畜牧兽医师资训练班。自创办至1968年学校共培养毕业生980人。其中:大专毕业生160人,中专毕业生820人。60年代初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王震等同志和美国进步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外国友人曾赴学校视察参观。
1968年后学校两度变更隶属关系。1968年12月,由省直属领导转为永修县领导,面向永修县招收初中毕业生,设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农机、医学、财会、园艺、师资专业;1974年又转为九江行署领导,面向九江地区招生,设有农学、林学、畜牧兽医、农机专业。1968至1981年共培养毕业生4459人。1980年8月,经江西省政府批准,江西省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云山分校改制为江西省农垦学校。为江西省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隶属江西省农林垦殖厅领导。1987年5月划属为江西省国营垦殖场管理局领导。学校面向江西全省招生,设有农学、农机、畜牧兽医专业。1982年9月删减了畜牧兽医专业。1985年后对专业进行调整,同年9月增设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1989年10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又增设了“机械及电力”和“工业企业管理”2个专业。在农学专业设园艺班,农机专业侧重机械制造。从学校改制以来,至1992年止,已为江西全省各地培养毕业生2023人,大多数从事基层领导和专业技术工作。1981年至1992年学校为江西全省农垦系统举办了11期农业技术员、工业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培训农业技术干部100人。工业企业干部250人。1985年9月至1987年6月开办了1期职工中专班,学员27名毕业后回到各垦殖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989年3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进行了工业企业管理干部中专专修班试点工作,招收学员48名都已结业回基层工作。同时该校还举办了财会、满负荷工作法、农业场长、企业升级、内部银行、审计、政工干部等多种短期培训班,为农垦系统培训各类干部550余人,1992年9月经江西省教委批准学校又招收了一个职工中专班学员20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劳动者,经江西省政府批准,1998年5月,学校更名为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技能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就业新渠道。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向广东、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推荐,深受用人单位和企业的欢迎,学生满意,家长放心。
文秘主要课程:文书及档案管理基础、秘书基础、公共关系基础、应用写作、办公自动化、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书法、速记、经济管理基础、经济法常识、行政管理常识等。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行政事务,熟悉商务活动和使用办公设备,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写作能力和公关协调能力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主要课程:机械常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电子学、农用车构造与维修、农业机械构造与维修、农机新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管理等课程。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农机化作业的技术、管理、经营及农业机械使用、维修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主要课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社会事业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金融与税收、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财会基础、农业信息与网络应用、乡村经济管理、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等。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相关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事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