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2年嘉应学院社会工作重庆录取分数线与最低排位?(招生计划人数、学费)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9 17:15:24 解决时间:2023-01-07 15:49

满意答案

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466分(物理类,最低排位为59863)、466分(物理类,最低排位为59863)。物理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学费:4590)、历史类招生计划人数为3(学费:4590)。
一、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
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最低分 最低位次
2022社会工作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46659863
2022社会工作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48517181
二、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
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学费
社会工作本科批普通类四年34590
社会工作本科批普通类四年34590
社会学类 社会工作
嘉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 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接受社会服务与 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临床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机构运营以及社会福利行 政等方面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工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主要伦理 准则;

2.掌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服务、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能力;

8.能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主干学科: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

主要专业实验: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

就业方向:在民政、社会福利、司法类、残障、卫生、基金会等领域及各类社会组织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组织行政、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工作服务及评估操作等实务工作。

特色优势:依托广东客家、潮汕地区文化资源,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拥有省禁毒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梅县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帮教基地,注重社会工作核心价值理念和专业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三、嘉应学院
419
软科(综合)
398
校友会(综合)
589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

——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梅州市地方立法与研究基地”;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足球特区、陶瓷产业群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

——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大量地方党政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

——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广东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20多所高校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交流。近年来,派出73批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遴选5批38名教师参加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派出23批次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的应用型人才。

——砥砺奋进,开创新局。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抢抓国家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广东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申硕”工作为重点,以规模质量协调发展为根本,推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通讯地址
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100号嘉应学院
重庆的考生,你的分数线是否达到嘉应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你是否喜欢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呢?
  中专 2023-01-07 15:49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嘉应学院重庆物理学录取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物理学招生计划2022

    1楼

    嘉应学院重庆物理学录取分数线为511分(物理类)。嘉应学院重庆物理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理学(师范)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嘉应学院重庆物理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物理学(师范类)本科批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建筑学录取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建筑学招生计划2022

    2楼

    嘉应学院重庆建筑学录取分数线为503分(物理类)。嘉应学院重庆建筑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学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嘉应学院重庆建筑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建筑学本科批普通类四年6建筑学

  • 职中

    嘉应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代码2022?嘉应学院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2021)

    3楼

    社会工作/专业代码:030302嘉应学院2022年在广东、重庆等2个省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嘉应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2)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030302社会工作重庆本科批四年社会工作重庆本科批四年社会工作(第一学年校本部

  • 职中

    嘉应学院社会工作分数线?嘉应学院社会工作在哪些省份招生(2022招生计划)

    4楼

    嘉应学院广东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为492分(物理类)。嘉应学院社会工作在招生省份:广东、重庆。嘉应学院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社会工作(非定向)(;)(教师教育)广东物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招生计划(2022年),嘉应学院重庆录取分数线(2021年)

    5楼

    嘉应学院在重庆市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二批,2019年为本科二批,2018年为本科二批,2017年为本科二批。2022年嘉应学院在重庆招生专业有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社会工作、建筑学、物理学(师范类)、新闻学、社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

    6楼

    嘉应学院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物理类)。嘉应学院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食品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嘉应学院重庆食品科学与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

  • 职中

    嘉应学院广东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嘉应学院广东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

    7楼

    嘉应学院广东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为492分(物理类)。嘉应学院广东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社会工作(非定向)(;)(教师教育)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社会工作(非定向)(;)(教师教育)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文科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8楼

    2021年嘉应学院重庆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21文科最低位次为18619。2020年嘉应学院重庆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08文科最低位次为18007。2019年嘉应学院重庆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12文科最低位次为18517。2018年嘉应学院重庆文科最低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理科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9楼

    2021年嘉应学院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01理科最低位次为58788。2020年嘉应学院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4理科最低位次为59568。2019年嘉应学院重庆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85理科最低位次为60094。2018年嘉应学院重庆理科最低

  • 职中

    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

    10楼

    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为501分(物理类)。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社会工作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社会工作历史类本科批普通类嘉应学院重庆社会工作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