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一批 | 515 | 中外合作办学 | 557 | 45585 |
| 2022 | 本科一批 | 515 | 普通类 | 587 | 25287 |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2 | 本科一批 | 538 | 普通类 | 570 | 6827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地理科学类(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3 |
| 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经济统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金融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保险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英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应用物理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应用化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英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大气科学(定向)(定向,定向气象)(定向,定向气象)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应用气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气象技术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生态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应用统计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机械电子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材料物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自动化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机器人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水利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测绘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英国)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环境生态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安全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应急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物流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供应链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金融工程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保险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法学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汉语国际教育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英语(师范)(英语语种考生)(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日语(英语,日语)(英语,日语)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翻译(英语语种考生)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行政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物流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供应链管理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光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工程技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能在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光伏技术、显示技术、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物理光学、光电检测技术、信号与系统、光纤技术及应用、LED光源与照明设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与器件、光纤通信原理、光电图像处理、光学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固体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光谱学与光谱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电子技术实验、基础光电实验、光电信息技术实验等。
毕业去向:光电信息产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该专业学生可以在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继续深造,或在通信、航空、石油、建筑、交通等领域从事光电信息技术、安全监测、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环境监测及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过程控制管理、产品开发与技术支持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 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 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初步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 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 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 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 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 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系列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电子机械综 合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维、科学实验、资料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大气科学。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大学物理、数理方程、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现代气候学、热力学、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大气环流、热带天气动力学、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气探测实习、天气预报综合实习、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临近和短时天气预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践:大气探测实习、气象程序设计及绘图、气象统计方法、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天气会商与讨论、天气学诊断分析、气象雷达资料处理及应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及应用、数值模式与模拟。
学生深造方向:学生可在大气科学、应用气象、海洋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行业和部门:气象、民航、海洋、水电、环保、农业、国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控制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机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检测技术、发电厂电气等课程。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电气工程、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等。
学生就业方向:电气专业俗称“万金油”,有电的地方就需要有电气专业。主要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具体的有发电厂、电力公司、南瑞继保、华为、中兴、地铁等。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1四川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理工统招四川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工统招四川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理工统招四川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理工统招四川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统招四川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统招四川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四川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统招四川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国家专项四川应用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四川省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科统招四川省艺术学院艺术与科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20四川省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机器人工程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统招四川省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科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科统招四川省艺术学院艺术与科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分高分平均分12019四川省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理工国家专项四川省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理工统招四川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学理工统招四川省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学理工统招四川省雷丁学院化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理工统招(中外合作)四川省化学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理工统招四川省教师教育学院英语(师范)文史统招四川省文学院英语文史国家专项四川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8四川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工统招四川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四川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理工统招四川省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理工统招四川省传媒与艺术学院动画艺术统招(艺术)四川省传媒与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统招(艺
序号年份省份院系专业科类考试类型录取人数省控线低成绩高成绩平均成绩12017四川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水文气象)理工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生态学理工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理工统招四川省应用气象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理工统招四川省大气物理学院安全工程理工统招四川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探测)理工统招四川省大气物理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理工统招四川省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理工统招四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日语录取分数线为574分(文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日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日语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日语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日语(英语,日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国际经济与贸易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翻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文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翻译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翻译文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翻译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翻译(英语语种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为599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数学与应用数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数学与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环境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环境工程招生计划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为592分(理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应用化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应用化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信息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四川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民族)录取分数线为596分(理科)。南京工业大学四川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民族)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

南京工业大学四川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81分(理科)。南京工业大学四川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民族)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南京工业大学四川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招生计划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四川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四川招生专业有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应用物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557,最低位次为45585;文科最低分为570,最低位次为6827;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英国(英国,英国)、给排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