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校企“四共同”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需求。本专业先后与青软创新集团、上海导宜、东软睿道等多家公司实施“3+1”联合人才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初与青软创新集团成立桂航-青软大数据产业学院,形成了校企共管、共建、共育、共创的“四共同”人才培养模式。
图2校企“四共同”协同育人模式
(2)贯彻OBE工程教育理念,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建设“5+3”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融合“思政元素+产业发展+信息技术”,从教学平台、案例库、微课视频等方面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借助智慧树、U+新工科智慧云等平台,构建“双向三环节六层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图3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3)构建“学用结合、三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将专业实践能力分为“基础能力-综合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三个递进层次,构建了基于多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4“学用结合、三阶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4)构建“竞训结合,项目驱动”的第二课堂,促进创新意识培养。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物联网创新实践中心+信息技术创新工坊群”,基于“训练+竞赛+项目”构建分级式、系统化的第二课堂,形成学生主导、教师指导、企业参与、以老带新的竞赛团队,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图5“训练+竞赛+项目”第二课堂
答案来源于: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举措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深化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举措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主要举措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流工程专业深化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主要举措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车辆工程专业深化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主要举措

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深化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