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业概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控制工程的交叉学科,研究各类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及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该专业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专业,也是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主要专业,具有工程性强、应用范围广、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大的特点。本专业拥有4个实验室,1个省级研发中心,科研设备及教学仪器设备300余件(套)。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3D大赛、“挑战杯”等各级赛事,累计获奖120余人次,获得较高社会及企业评价,每年毕业生均供不应求。
2.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学校的电力特色,以提高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水平,实现制造业自动化为目标,专业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就业面宽,特色方向有焊接工艺与设备、模具设计与制造。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在材料成型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智能控制技术基础、测试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焊接、冲压技术与模具设计、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3D打印技术、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等。
4. 就业方向
毕业生凭借在多种材料成型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机械专业基础知识,可在电力系统、汽车、家电、轻工、机械、冶金、化工等多种行业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国家机关和高等院校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成型等生产工艺方面的工作及新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0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6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东北电力大学广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78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广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湖北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湖北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江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21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江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福建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53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福建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东北电力大学安徽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8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安徽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06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黑龙江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吉林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辽宁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64分(物理类)。东北电力大学辽宁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东北电力大学山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498分(理科)。东北电力大学山西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

东北电力大学天津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为601分(综合)。东北电力大学天津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