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29441(需要考592分);
2.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0205(需要考591分);
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0997(需要考590分);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0997(需要考590分);
5.通信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1838(需要考589分);
6.自动化(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1838(需要考589分);
7.机械电子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1838(需要考589分);
8.土木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1838(需要考589分);
9.测绘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不限)排位31838(需要考589分);
1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2656(需要考588分);
11.能源与动力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2656(需要考588分);
12.水利水电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2656(需要考588分);
13.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定向)物理类普通类(首选物理,再选化学)排位32656(需要考588分)
2021年太原理工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广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2 | 29441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91 | 30205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90 | 30997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90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通信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9 | 3183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自动化(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9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机械电子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9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土木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9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测绘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9 | (2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8 | 32656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能源与动力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水利水电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明向校区) | 588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测绘类
测绘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向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测绘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职业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具备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接受科学思维训练;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测绘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毕业后五年左右成长为从事本行业的技术骨干。培养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地理信息、遥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及计算机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测绘工程师及注册测绘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测量、导航定位、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建模与空间分析、空间数据库及计算机二次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解决智能测绘、地下测量、变形监测和地理信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主要课程: 1.测绘工程方向: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基础、GNS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工程测量学、地下工程测量、变形监测与沉陷工程学等。 2.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方向: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基础、GNS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二次开发、遥感地学应用、空间分析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公益劳动、军训、计算机训练、数据测图原理与方法教学实习、GNSS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生产实习、大地测量学生产实习、工程测量学生产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应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具有扎实的面向大数据核心理论及应用的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具有数据预处理、数据建模、算法设计和编程分析的能力;了解工业、医学、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中的大数据核心技术及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能胜任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算法设计和大数据系统开发的应用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矩阵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Java程序设计、Python、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与最优化算法、大数据统计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统计计算、大型数据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智能计算、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移动物联网导论、空间信息技术、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网络爬虫技术、人工智能基础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训、机器学习实训、大数据系统架构实训、深度学习实训、自然语言处理实训、大数据项目综合实训、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位。授业年限:四年。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土木工程发展方向及前景,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测量、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试验、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的能力,具有进行工程设计、实验、施工组织与管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结构、桥梁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以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主要实践教学:军训、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道路线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及国际视野,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及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特别是电力、装备制造、矿山电气等领域从事相关的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项目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解决电气工程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承担个人或团队重要责任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下列目标: 1. 能适应社会发展,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担当精神; 2. 能将所学专业知识充分应用于工作实际,解决与职位相关的工程问题; 3. 能在不同的岗位上适应独立和团队的工作环境; 4. 能够通过终身学习促进职业发展,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 能在电气工程领域与国内外同行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6. 能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基础、电力市场与经济管理、电气常用计算机软件仿真与应用。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训练、金工实习C、电子工艺教学实习、学术报告(讲座)、自主实践(含创新创业)、课程相关实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及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掌握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其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学科理论、专业知识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具有创新能力、富有实干精神的高素质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测试与控制、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计算机三维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机械制图测绘、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必备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在光电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和开发及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宽口径、综合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有志深造的学生可继续攻读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社会、职业、环境的责任; 2)具有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与设计工作所必要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3)掌握扎实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工程基础和核心理论基础知识、拥有专业实践经历,并初步具备使用现有技术,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具备在光通信、光电检测、光电显示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开发、检测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光、电、信息理论知识和技术,基于创新思维和工程方法,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及伦理等制约条件,分析和解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6)了解光电信息行业的生产、设计、研发、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政策、法津、法规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正确认识光电信息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7)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国际视野、组织管理、社会竞争与合作能力; 8)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光电信息行业及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光电子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至少一个专业方向上的专门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学生在素质、能力和知识诸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并可以进一步深造,成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门研究人才和师资,也可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中从事相关的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电磁学、光学、电动力学、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光电信息综合实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信号与系统、光通信原理、光学信息处理、信息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现代光学测试技术、光电显示技术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