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厦门理工学院云南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2533(需要考531分);
2.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079(需要考526分);
3.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625(需要考525分);
4.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6701(需要考523分);
5.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7247(需要考522分);
6.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7247(需要考522分);
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8316(需要考520分);
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39379(需要考518分);
9.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9379(需要考518分);
10.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9379(需要考518分);
11.环境生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0487(需要考516分);
12.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1045(需要考515分);
13.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41045(需要考515分);
14.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1608(需要考514分);
15.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1608(需要考514分);
16.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41608(需要考514分);
17.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168(需要考513分);
18.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168(需要考513分);
1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168(需要考513分);
20.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项目)理科普通类排位47360(需要考504分);
21.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项目)理科普通类排位49794(需要考500分);
22.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项目)理科普通类排位51009(需要考498分);
23.水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1638(需要考466分);
24.网络与新媒体文科普通类排位11618(需要考566分);
25.文化产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2224(需要考564分);
26.日语(外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2875(需要考562分);
27.英语(外语,英语语种)文科普通类排位12875(需要考562分);
28.城市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3187(需要考561分);
29.旅游管理类(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4168(需要考558分);
30.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项目)文科普通类排位20928(需要考540分);
31.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闽台合作项目)文科普通类排位22675(需要考536分)
2021年厦门理工学院各专业云南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云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31 | 32533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26 | 35079 |
| 车辆工程 | 525 | 35625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523 | 36701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22 | 37247 |
| 电子封装技术 | 52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20 | 38316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18 | 39379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18 |
| 土木工程 | 518 |
| 环境生态工程 | 516 | 40487 |
| 测绘工程 | 515 | 41045 |
| 交通运输 | 515 |
| 工程管理 | 514 | 41608 |
| 汽车服务工程 | 514 |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14 |
| 工业工程 | 513 | 42168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13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13 |
| 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和闽台合作项目) | 504 | 47360 |
| 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闽台合作项目) | 500 | 49794 |
| 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和闽台合作项目) | 498 | 51009 |
| 水务工程 | 466 | 71638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566 | 11618 |
| 文化产业管理 | 564 | 12224 |
| 日语(加试外语口试) | 562 | 12875 |
| 英语(加试外语口试,只招英语语种) | 562 |
| 城市管理 | 561 | 13187 |
| 旅游管理类(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558 | 14168 |
| 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和闽台合作项目) | 540 | 20928 |
| 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和闽台合作项目) | 536 | 22675 |
土木类
土木工程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为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专业,福建省一流建设专业,2016年全校第一个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的专业,学分国际认可。学生到校一年后,本专业将设置建筑工程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两个方向供学生进行选择。 【专业特色】 顺应海西区经济建设需要,坚持“亲产业”培养目标,利用厦门优质的工程文化艺术环境,立足厦门、服务福建、辐射全国,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获得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以土木工程相关领域从事建筑工程或道路桥梁工程行业的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工作,具有终身学习并适应土木工程新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应达到以下3点目标:①能独立从事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获得执业资质,达到注册工程师的能力水平;②能较好地胜任不同岗位工作,灵活运用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土木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和技术难题;③获得中级职称,成为企业的技术业务骨干,部分能力突出的毕业生能走上技术管理或领导岗位,部分毕业生能获得研究型大学的硕士及以上学位。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结构CAD、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施工、桥梁抗震设计、公路桥梁CAD等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房屋建筑或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维修加固、研发等工作。 【毕业生升学与就业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去向主要为业主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后劲足、实战能力强、迅速融入工作环境等特点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日语(本科四年) 日语专业创办于1981年。2006年起面向福建省及省外招收本科生,学制四年,本科文学学士学位专业开办以来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突出综合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的培养,形成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为厦门经济特区输送了大批优秀日语人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及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项目管理、语言培训、行政助理、贸易助理等工作,能逐步成长为本领域中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语法、日语视听说、日语基础写作、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语翻译概论、日语口笔译实践、跨文化交际与商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及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外贸制单、涉外咨询、导游、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 日语专业教师师资结构合理。70%教师拥有国内外知名大学硕士学位,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背景;87%教师有出国进修或留学经历,具有国际化视野。2007年设立“日本研究中心”。已建成国内少有的日本文化情境教室,可供日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茶道花道、学做日本料理、体验和服和日本舞蹈之用。 日语专业与日本的樱美林大学、长崎外国语大学、西九州大学、广岛女学院、福冈精华女子短期大学进行合作办学,每年均选派多名学生赴日交换留学(免学费);每年暑假都选派学生赴佐世保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学习;每年均组织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 日语专业学生人才辈出。历年来考研频获佳绩,考取院校多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如北京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厦门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北海道学校、筑波大学、神户大学、樱美林大学、佐贺大学等。在各项赛事中成绩斐然。曾获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团体三等奖(2019年)、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华南赛区省部级二等奖(2016年)、中华福建省日语演讲比赛曾获省部级二等奖(2017年)、“新世界杯”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及综合技能大赛(日语知识单项)省部级三等奖(2017年),第五届“中国大学(香港)莎士比亚戏剧大赛”最佳演员奖、毕业生获横滨观光亲善大使称号等众多奖项。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金融工程专业(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与信息技术基础,系统掌握金融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一定的建模技术与金融市场实证研究技能,能够在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国家管理机关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定价、公司个人投融资、金融风险管理等专业领域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金融工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金融数学基础、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公司金融、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固定收益证券、应用随机过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于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司和银行、保险等单位的投融资管理、分析研究和实务操作,以及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投融资规划、分析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在注重公司投资理财基础课程教学的同时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的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证券、期货投资模拟实训室,并和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公司等企业建设有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不仅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证券投资分析、操作、管理的能力。本专业师资力量强,依托“闽台金融发展研究所”的教研团队和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聘教授开展教学,将课程设置与投资领域的相关资格证书考试高度对接。
外国语言文学类
英语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英语(本科四年) 英语专业是学校首招的7个本科专业之一和首批遴选的15个校级重点学科之一。本专业办学宗旨明确,依托厦门特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优势,通过较强的口笔译和商务知识的特色教学模式培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吸引了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在外贸、金融、翻译、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广受社会认可。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海西经济区的骨干力量。 英语专业的多门课程为福建省和厦门理工学院精品课程,如《翻译》、《口译》、《商务英语》、《综合英语》、《英语写作》等。翻译和商务英语两大教学团队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英语专业主要包括翻译和商务英语两个方向。 (一)翻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适应涉外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能力、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中外兼修的国际视野。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汉笔译、汉英笔译、翻译技术、应用翻译、基础口译、中级口译、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学选读、语言学导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翻译、新闻传媒、文化出版、旅游展览、涉外交流与管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选择出国深造、攻读英语专业或其它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商务英语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适应涉外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商务应用知识与能力、扎实的英汉双语实践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文化能力。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高级商务英语、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商务翻译、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支付与结算、商务英语谈判、经济学导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货代船运、外贸实务、空港物流、旅游展览、金融管理等相关企事业单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致力于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依托厦门特区优势,与厦门会展集团、福建海洋所、建发国旅集团等实习基地合作,为学生创业各类实习实践机会,如每年的九八投洽会、国际海洋周、石材展等国际展会。 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优异的语言输出能力,参与的各项顶级赛事屡获大奖。例如,在国内翻译界影响最大的“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成绩斐然,曾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40项、最佳组织奖3项。英语系话剧队在“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大赛”、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福建省大学生艺术节,福建省大学生戏剧节、厦门—台湾大学生戏剧节,荣获冠亚季军、一、二、三等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奖励近50项。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口译大赛、海峡两岸大学生职业技能比赛等竞赛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英语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思维与国际视野。在校期间拥有众多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如赴美带薪实习,赴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西澳大学、瑞士西北应用技术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交换学习或攻读学位。 本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毕业生在外贸公司、旅游会展、银行、教育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拥有良好口碑。部分毕业生也以优异成绩被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境外知名学府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工商管理类
国际商务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商务专业(本科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国际商务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法规与惯例;具有跨文化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经济管理分析工具的能力;能够从事商品与服务贸易业务,熟悉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合作、国际企业管理及国际服务外包等业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商务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商务函电、跨文化交流、跨国经营与管理、企业境外投资实务、国际投资项目评估、TMT进出口模拟。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外经贸企业及各类外向型实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工作,在各类企业从事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业务工作,在商业银行从事国际业务工作,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境外投资企业从事国际商务工作。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与中国国际商会厦门分会密切合作,培养方案经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覆盖了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员(国际商务师、助理国际商务师、外销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全部内容,学生毕业前可以参加相应考试,获得从事国际商务专业工作的执业资格。本专业的跨国投资与管理方向培养的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紧缺人才;侧重于国际商务服务外包的特色教学为学生增添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计算机类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研究描述地球的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理论与技术,属于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涉及“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无人机数据采集、北斗导航应用、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强调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和跨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 我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全国第二批第三个开办的专业,也是首家同科研机构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办学的专业,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是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2010年)、校级特色专业(2009年)、全国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建设联盟秘书长单位(2015年),专业曾获厦门理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 专业办学十年来,影响持续扩大。专业与国内各院校联系密切,2015年,全国首届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毕业生先后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攻读研究生。考研升学率常年稳居学校前列。就业主要面向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服务商,如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地数码集团、超图软件、高德等大型上市公司,毕业生遍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毕业生可从事国民经济各行业(城市信息管理、航空航天、交通、铁道、国防、公安、旅游、国土资源、海洋、建筑、金融、电力、石油、煤炭、农业、测绘等)、政府机关和各类高新技术公司。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职在岗教师13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11人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7人;台湾籍知名教授1人;福建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才1人;教师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二等奖1项。专业教师每年指导本专业学生赴全国各地参加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ESRI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MAPGIS大赛等全国性比赛,并获得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多项奖项。 专业主要支撑的科研平台包括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中心厦门分中心、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等。专业先后建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数字工程实验室、北斗导航与系统集成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现有无人机系统、三维激光测量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近景摄影测量软件、PIE遥感影像处理软件等空间信息采集、处理及应用等一系列工程训练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1000多万。同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地数码、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图软件、ESRI中国等建有实习基地。 通过四年的系统培养,学生可具有扎实的软件工程基础、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空间决策方法、人工智能等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字行业/区域/城市、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软件工程基础、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复合知识结构,掌握大型数字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能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服务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 【专业特色】 空间信息产业以时空大数据为基础,以卫星定位导航、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是全球新兴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厦门理工学院同全国著名空间信息科研机构——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本专业是福建省第一、全国第三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并与中地数码集团、北京超图软件有限公司、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普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测绘院、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本专业是福建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校特色专业,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具有“企业经历”、“出国经历”、“科研经历”等“三种经历”的师资队伍,以“课堂教学”“课外科研”“企业课堂”为主的“三个课堂”的育人体系。培养方案特色主要体现在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注重空间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与智能化”,注重空间信息研究载体与数字技术、软件工程手段的交叉融合。 本专业开设以来,已有包括上海、广东、河北、四川等省外高校同行前来参观学习访问,在全国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主要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空间分析、遥感导论、遥感影像处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移动服务、空间信息软件工程、时空大数据技术、3S野外综合实习、数字工程实践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主要面向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行业。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国家通信、导航和遥感等卫星系统开发利用和相应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本专业人才兼具信息化和空间信息的特殊优势,在各级政府、空间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软件企业供不应求。主要在各级政府的信息化主管部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等(如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及各地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从事信息化规划、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在空间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软件企业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数字媒体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等;在提供面向公众的互联网地图、手机地图、手机导航等服务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中从事移动应用开发、导航数据处理、地图服务开发等工作;在时空大数据相关公司从事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工作等。工作单位覆盖了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华为、阿里巴巴等一系列国内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