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6 | 50800 |
| 网络工程(含职教师范) | 475 | 51429 | ||||
| 人工智能 | 475 | |||||
| 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 | 473 | 52637 | ||||
| 物流管理 | 471 | 53966 |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71 | |||||
| 土木工程(含职教师范) | 470 | 54596 | ||||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470 | |||||
| 材料化学 | 468 | 55860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68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含职教师范) | 468 | |||||
| 金属材料工程 | 467 | 56491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含职教师范) | 467 | |||||
| 药物制剂 | 466 | 57163 | ||||
| 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 | 466 | |||||
| 酒店管理(国际酒店) | 462 | 59749 | ||||
| 法学 | 文科 | 521 | 10239 | |||
| 小学教育(师范类) | 521 | |||||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518 | 10873 | ||||
| 物流管理 | 518 | |||||
| 酒店管理(国际酒店) | 517 | 11094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机 构、各类博物馆或展览馆、文物考古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出版、教育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文物 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考古、 艺术和科技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文物与博物馆研究以及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 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 学有一定的了解;
2.基本掌握中外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文化遗产鉴别、分析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人文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以及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 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历史学。
核心课程: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实务、各主要门类文物概论、文物与考古技术、 文物保护管理、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业务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 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 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 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星级 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酒店各经营与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
3.具备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
4.熟悉国家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酒店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 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与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化学和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 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材料合成(或制备)和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 技能;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 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 状况;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 学、结构化学、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合成技术与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毕业 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需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生产企业、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属材料 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成分一工艺及设备设计、组织和性能检验、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和经营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理解金属材料 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与性能或服役行为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材料制备、性能分析与 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金属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开展金属材料设计 和组织生产、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等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属材料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基本知识,理解金属材料成分(组成)、微观组织结 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开展金属材料选用、生产工艺及设备选择、 新材料和新工艺设计及相关设备研制;
2.掌握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型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金属材料成分结构与性能的检测与分析方 法、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
3.掌握高等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必需的机械、电 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
4.了解金属材料及其相关材料的科技发展动态,相关前沿技术和行业需求,具有分析和解 决金属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一定程度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环境保 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固态相变理论、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设备、材料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金属腐蚀原理、表面科学与工程、金属工艺、材料工程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材料科学基础(上)(96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材料的力学性能①(32学 时)、工程设备设计基础(40学时)、材料科学基础(下)(8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①(64学 时)、材料的物理性能①(32学时)、材料的腐蚀与防保(32学时)、陶瓷物理化学*(32学时)、材 料热处理原理(40学时)、计算材料学(40学时)、材料热力学木(32学时)、材料的制备(32学 时)、材料的成形(32学时)。
示例二:金属材料专业导论(8学时)、金属材料导论(双语)(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 72 学时)、材料分析测试方法A(48学时)、金属材料学(40学时)、热处理原理及工艺(56学时)、金 属物理性能(32学时)、材料力学性能A(40学时)、材料成形原理及工艺(80学时)、金属材料工 程基础实验( I)(24学时)、金属材料工程基础实验(Ⅱ)(24学时)。
示例三: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性能学(48学时)、材料现代分析方法(48学时)、材 料力学(D)(64学时)、理论力学(D)(32学时)、工程力学实验(B)(32学时)、金属学与热处理 原理(64学时)、金属材料学(48学时)、金属工艺与材料工程(80学时)、材料加工与性能实验 (16学时)、热处理工艺学(32学时)、复合材料学(32学时)、材料无损检测(32学时)、功能材料 (48学时)、金属材料工程测试技术(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或专业 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金属材料学实验、热处理工艺与设备实验、材料研究方法实验、现代仪器分 析、腐蚀与控制实验、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年份省份学院专业科目层次计划校区学费2019山西材料与机电学院材料化学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5302019山西法学院法学文史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2702019山西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7902019山西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音乐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88002019山西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42702019山西美术学院工艺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山西2019二本文史汉语言文学(师范)481527山西2019二本文史法学(法学院)481527山西2019二本文史历史学(师范)481526山西2019二本文史英语(师范)481525山西2019二本文史物流管理481525山西2019二本理工英语(师范)432483山西2019二本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4
年份省份学院专业科目层次计划校区学费2018山西材料与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山西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含职教师范)美术第二批本科3红角洲校区2018山西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山西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文史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山西音乐学院音乐学(师范)音乐第二批本科2红角洲校区2018山西生命科学学院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山西2018二本文史汉语言文学(师范)476526山西2018二本文史法学476525山西2018二本文史历史学(师范)476525山西2018二本文史物流管理476525山西2018二本文史汉语国际教育476525山西2018二本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432485山西2018二本理工物理学(师范)43248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8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工程造价(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4分,土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6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4分,制药工程(职教师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材料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1分,机械电子工程(职教师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3分,机械设计制造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3分,会计学(国际会计)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职教师范)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0分,药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药物制剂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制药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8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39分,土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旅游管理(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8分,金属材料工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4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8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涂料)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4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食品科学与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土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药物制剂、材料化学、法学、网络工程(含职教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含职教师范)、酒店管理(国际酒店)、物流管理、小学教育(师范类)、小学教育(师范类)、机械电子工程(含职教师范)、食品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酒店管理(国际酒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药物制剂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6分,制药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6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7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