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749(需要考575分);
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164(需要考571分);
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527(需要考568分);
4.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749(需要考566分);
5.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749(需要考566分);
6.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155(需要考563分);
7.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155(需要考563分);
8.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155(需要考563分);
9.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6266(需要考562分);
10.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科普通类排位6266(需要考562分);
11.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6391(需要考561分);
12.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522(需要考560分);
13.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522(需要考560分);
14.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522(需要考560分);
15.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647(需要考559分);
16.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764(需要考558分);
17.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6901(需要考557分);
18.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01(需要考557分);
19.仪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901(需要考557分);
20.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175(需要考555分);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308(需要考554分);
22.地质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308(需要考554分);
23.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435(需要考553分);
24.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564(需要考552分);
25.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564(需要考552分);
26.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720(需要考551分);
27.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720(需要考551分);
28.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720(需要考551分);
29.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866(需要考550分);
30.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013(需要考549分)
2021年合肥工业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5 | 4749 |
| 软件工程 | 571 | 5164 |
| 电子信息工程 | 568 | 5527 |
| 通信工程 | 566 | 5749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66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63 | 6155 |
| 车辆工程 | 56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63 |
| 自动化 | 562 | 6266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62 |
| 工商管理类(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 561 | 6391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60 | 6522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60 |
| 机器人工程 | 560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559 | 6647 |
| 经济学 | 558 | 6764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57 | 6901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57 |
| 仪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感知工程) | 557 |
| 金融工程 | 555 | 7175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54 | 7308 |
| 地质学 | 554 |
| 应用化学 | 553 | 7435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52 | 7564 |
| 土木类(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工程力学) | 552 |
| 地质类(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 551 | 772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药学) | 551 |
| 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 | 551 |
| 工业工程 | 550 | 7866 |
| 建筑学 | 549 | 8013 |
电子信息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的高素养专门人才。培养在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工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测、微波技术、MEMS技术等领域,从事器件及系统产品的科研、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教学和管理人才,使之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掌握本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成为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新能力强、具有领导力的卓越工程师。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有关领域(半导体器件、微电子工艺、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测、微波技术、MEMS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工程和生产管理岗位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于1958年建立的无线电技术专业,获批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是合肥工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办学特色鲜明。本专业分为信号检测与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雷达与电子对抗等三个方向。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消费电子、通信传输、雷达与电子对抗、安防监控、智能制造等领域,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胜任电子信息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军和骨干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如下职业能力目标:LG1.能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相关理论和技术,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和创新开发,胜任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师、硬件设计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算法工程师或者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工作经验丰富。LG2.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坚守职业规范,坚持公众利益优先。LG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交流、合作,能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LG4.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积极学习、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就业方向从事信号检测与控制、多媒体信息处理、雷达与电子对抗等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从事无线通信、视频监控、导航与定位、物联网、智能家电、智能制造以及国防电子等行业的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生产、制造、管理等工作;可进一步深造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厚基础、强能力、尚创新”。本专业在注重数理基础、专业基础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电路分析设计能力、信号分析和处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电子信息系统软硬件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化沟通与交流能力,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气装备制造业、电力工业、能源工业等行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强电为主,强电与弱电结合,电气与电子并重,软件与硬件兼备,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融,形成“理论与实践、设计与综合、工程与创新”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构架。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变流技术、特种电机设计及控制、高电压与绝缘等方向具有鲜明特色。
能源动力类
能源与动力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专业创办于1970年,是安徽省重要的能源与动力类专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培养分为车辆先进动力、制冷低温两个专业方向,是安徽省唯一培养车辆先进动力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属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宽厚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能源高效转换与洁净利用、动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与运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宽阔的学术视野、优秀的人文与科学素养,能从事能源、动力、制冷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工程技术、运行控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交通运输、白色家电、冷冻保存及低温医学等领域工作,也可在发电、核能以及石化等能源相关部门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8%,其中保送或者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比例超过30%。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始于1958年开设的“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专业,2008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9年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需要,面向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自动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研究开发、设计应用、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装备制造业、流程工业、电气工程、国防等领域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实现、运营维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特色本专业弱电与强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系统集成与装置研发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具有特色。本专业构建理论教学、综合实验、工程实践、系统设计与企业学习有机结合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数理基础扎实,系统观点明确,控制技术先进,工程能力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合肥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我校获批建设的第一个大数据相关专业。我校是2019年教育部第二批审批设立该本科专业的25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目标该专业面向大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实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据科学素养和智能管理理念,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综合技能,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大数据管理与分析,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从事大数据管理平台的规划与构建、各类大数据资源的分析挖掘与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创新、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机制设计等相关工作。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