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赣南医学院浙江各专业排位:
1.口腔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1087(需要考591分);
2.临床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59452(需要考584分);
3.麻醉学综合普通类排位60119(需要考583分);
4.儿科学综合普通类排位61467(需要考582分);
5.精神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0186(需要考574分);
6.法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3190(需要考572分);
7.应用心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5716(需要考569分);
8.法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7164(需要考568分);
9.预防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7490(需要考568分);
10.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78739(需要考567分);
11.医学影像技术综合普通类排位78401(需要考567分);
12.医学影像学综合普通类排位84890(需要考561分);
13.生物信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87252(需要考559分);
14.健康服务与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90126(需要考557分);
15.公共事业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92579(需要考555分);
16.康复治疗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02214(需要考547分);
17.假肢矫形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11604(需要考539分);
18.物联网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114443(需要考536分)
2021年赣南医学院各专业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浙江 | 口腔医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91 | 51087 |
| 临床医学 | 584 | 59452 |
| 麻醉学 | 583 | 60119 |
| 儿科学 | 582 | 61467 |
| 精神医学 | 574 | 70186 |
| 法学 | 572 | 73190 |
| 应用心理学 | 569 | 75716 |
| 法医学 | 568 | 77164 |
| 预防医学 | 568 | 77490 |
| 药学 | 567 | 78739 |
| 医学影像技术 | 567 | 78401 |
| 医学影像学 | 561 | 84890 |
| 生物信息学 | 559 | 87252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557 | 90126 |
| 公共事业管理 | 555 | 92579 |
| 康复治疗学 | 547 | 102214 |
| 假肢矫形工程 | 539 | 111604 |
| 物联网工程 | 536 | 114443 |
医学技术类
康复治疗学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康复治疗基本功、厚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人文关怀以及医用物理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应用型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为目标。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可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交通控制、医疗救护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的规划与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工作,同时能够用科学性、工程和经济观点综合分析、解决处理物联网应用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类
假肢矫形工程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26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假肢矫形器概论、假肢矫形器技术(含小腿、大腿及上肢假肢学)、假肢矫形器装配与训练学、假肢矫形器专业管理、相关法律与法规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专业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国家培养在医、工结合领域较为紧缺的复合型高级假肢矫形工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假肢矫形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应的训练,具有服务与研究涉及人体的外部功能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假肢矫形工程的基本知识;2.掌握假肢矫形工程的基本理论;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假肢矫形工程的相关信息;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毕业生要求掌握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具有医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卫生政策、法规和方针制度,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在科教、医疗、卫生等相关领域从事工作,重点面向基层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类
儿科学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理工类五年制本科专业代码:100207TK
儿科学属于临床医学类细分专业,所有学生除必修学习临床医学专业所有主干知识外,还需掌握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等专业知识。
专业特色:我校儿科学是2018年教育部批准新增的一本批次招生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在我校已经建立起涵盖小儿呼吸科、小儿神经科、小儿血液肿瘤科、小儿内分泌科、小儿消化科、小儿肾病科、小儿外科、NICU、PICU、儿童保健、小儿眼科、小儿泌尿外科、新生儿科等较为完备的临床专科教学体系。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1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9年与国内知名院校联合培养临床医学博士。赣南医学院是全国34所开设儿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教学质量: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在医学生培养的始终,坚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坚持专业建设适应社会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采用小班教学,精细化管理,夯实基础,强化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临床医学为基础,儿科学专业为特长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为目标。
多个教学及科研项目获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治学严谨、结构合理、师德高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医学教育人才队伍力量雄厚。专职教师队伍87名,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1人。教师中6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其中博士27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7人。拥有江西省医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全国公立医院行政领导人职业化能力建设专家委员会药学管理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转化医学联盟暨中国精准医学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血管瘤与脉管畸形分会副会长、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血管瘤基金会(VBF)亚洲专家库专家。出版儿科学相关专著和教材十余部,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省厅级课题30余项。
教学资源: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基地、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现有3家直属附属医院、8家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19家、实习医院50家。第一临床医学院即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美国林肯纪念大学在美国国外设置的唯一一家医学博士正规临床教学培训基地。拥有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儿童医学中心,用于学生的临床实践培养。儿科学专业是我校重点培育专业,为我校精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儿科学人才属于紧缺型人才,就业前景好。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小儿内科、小儿外科、儿童眼科、儿童口腔及儿童保健等专科临床工作,及儿童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工作。
咨询群:
QQ群号:177618554
生物科学类
生物信息学
赣南医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技 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 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 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处理和技术研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生物学和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
4.具有运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药等实际问题的初 步能力;
5.熟悉生物信息学相关科技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 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生物信息学(48学时)、序列与基因组分析(32学 时)、蛋白质组学(32学时)、系统生物学(32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 学时)等。
示例二: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与进化(56学时)、生物化学 (48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数据库原理(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Perl程序设计 (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数据结构(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学(理 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信息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因组学(40学 时)、蛋白质组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生物信息程序设计(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 24学时)等。
示例三:动物学(48学时)、植物学(5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生物化学(88学时)、遗 传学(64学时)、生物统计学(56学时)、UNIX/LINUX(48学时)、分子生物学(64学时)、数据库 技术(64学时)、基因工程(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信息及数据处理实践、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学数据库及实验、计算机网络 技术与应用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