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1225(需要考528分);
2.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12296(需要考522分);
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032(需要考518分);
4.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3739(需要考514分);
5.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14477(需要考510分);
6.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4477(需要考510分);
7.金融工程文科普通类排位2870(需要考533分);
8.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007(需要考531分)
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8 | 11225 |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22 | 12296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 518 | 13032 |
| 土木类(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514 | 13739 |
| 交通运输 | 510 | 14477 |
| 工业设计 | 510 |
| 金融工程 | 文科 | 533 | 2870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 531 | 3007 |
金融学类
金融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院金融学类含金融工程、投资学两个专业,招生规模4个班。新生入学后在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分流。 金融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金融工程是基于金融学基本理论、金融工程基本原理与技术,综合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技术等工具,来创造性解决金融现实问题的多学科交叉、技术复合型专业。金融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掌握金融分析与计算、金融工具设计与应用技能,能从事金融产品设计、定价、交易与风险管理、量化投资等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金融创新人才。 本专业开设:数理金融学、金融工程学、金融计算与建模、固定收益证券、金融产品设计与应用、量化投资、金融风险管理等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开放创新。 发展前景 金融,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是实现中国梦的桥头堡。金融强省,助推广东腾飞。随着金融业深化改革与创新、金融衍生产品迅猛发展,金融业已呈现出“技术化、工程化、自然科学化”的特征,这催生了市场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对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了“多学科交叉、技术复合型”、践行“新工科”的要求。市场对科技金融、智慧金融等新兴金融工程人才需求旺盛。 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用“3年理论+1年实践”、“理论穿插、实践并行”的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 专业配置:金融工程综合实验室、智慧金融系统集成与创新实验室、金融大数据实验室、科技金融综合模拟实验室以及金融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训多功能厅。金融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设施齐全,软件与金融数据资源丰富。金融工程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100万元;充分满足——金融工程学、金融计算与建模、金融产品设计、量化投资、金融风险管理等10余门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 本专业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开办金融工程(科技金融方向)创新班;与兴业银行等众多金融机构建立十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实习实训环节提供充分保障。 实施“以赛促教、促学”,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金融工程专业相关的重要竞赛以及创新创业活动。在数学建模大赛、量化投资大赛中,专业学生屡获佳绩。 行业地位 金融工程专业是依托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和金融专业硕士授权点设置。本专业拥有较好的师资配备,教学与科研团队85%的成员拥有博士学位;60%的成员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国际化视野宽阔;团队平均年龄37岁。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500余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勤奋努力下,本专业在省内院校排名中名列前茅。 就业情况 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家和省市各级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事业单位、内资企业、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管理咨询等中介企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投资、研究院所等各类机构和组织,就业率都达95%以上。此外,部分优秀毕业生选择在国内一流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部分毕业生选择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如香港科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 联系人:郭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0223 邮箱:jmxy@gdut.edu.cn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新环境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系统优化、设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教育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主要课程有:运筹学、运输经济学、运输组织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交通工程CAD、交通规划学、交通仿真、仓储与配送管理、集装箱与多式联运、模拟实训等。
发展前景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交通运输系统将在新时代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势头良好,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城市交通管理、运输行业管理人才,因此,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发展所需,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极其乐观。
本专业既强调工程基础知识和交通运输基本理论知识的培养,又强调学生对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知,毕业后5年左右,大部分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成为交通运输管理领域的技术骨干、中高级管理人才以及行业精英。本专业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行培养方案的动态滚动调整,以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需要。本专业可以考取研究生、公务员。
培养特色
本专业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顺应多学科交叉、可持续发展形势需要和交通运输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以道路交通为主,兼顾城市轨道交通,在加强本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教育的同时,强化实验实习环节,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融交通管理与优化技术、运输管理与优化技术为一体。使学生受到交通运输系统优化、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的依托——交通土建专业(按照新的专业目录现已并入交通运输工程)有17年的办学历史。交通运输专业坚持“依托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继承了我校交通土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了我校交通土建专业长期积累的办学资源,与各地市交通局以及省交通运输协会等保持着良好、密切的关系,得到了我省交通系统同行们的肯定。
行业地位
我校于2004年创办交通运输专业,是广东省成立最早的交通运输本科专业,在国内、省内排名靠前。目前,已培养近千名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毕业生们尽心竭力服务于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
本专业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随着我校未来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交通运输专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就业情况
本专业2017年就业率为100%,有著名企业: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广汽本田物流有限公司、广州港集团、佛山市南海佛广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百腾物流有限公司、中外运敦豪等。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528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xiaoxiawang2006@163.com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的科学与方法来为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或经营决策,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基础管理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迅速而准确的决策执行能力等职业竞争优势。 发展前景 面向时代大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育本土化、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结合本校的工科背景,以广东省相对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为依托,以本地区对中高端的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融会中外管理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广东地区提供适合在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本土化、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 创新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慕课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讲座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案例教学、企业导师授课或讲座、模拟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专业实践教学。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为着力点,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等理论相辅相成、层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课程整合等手段强化校内环节的实战教学。 注重以能力培养为主导的教学改革。本专业将PBL教学模式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2+1+1”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现与“研究性、实践型、互动式、社会化”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转变。 行业地位 工商管理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学科研能力卓越,具有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专业是中国知名、区域一流的专业,在艾瑞深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工商管理本科专业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55位,全省第6位;在上海软科2019年2月份最新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入选前25%,名列全国第67位,全省第5位。 就业情况 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家和省市各级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事业单位、内资企业、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管理咨询等中介企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投资、研究院所等各类机构和组织,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都达96.8%以上。此外,还有一些优秀毕业生赴国内一流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境外高校深造学习。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463 邮箱:ihpony@163.com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专业概况 市场营销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营销战略规划、市场研究与数据分析、品牌管理与营销传播等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包括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四个方面。要求学生以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学习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等核心课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消费者行为学、市场研究、品牌管理与传播等专业选修课程。 发展前景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新媒体等崛起的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的前景更加美好,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中国人力资源网和南方人力资源评价中心发布的报告均显示,近年来全国各地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招聘职位数量稳定在所有职位总数的20%左右,长期保持在第一的位置。本专业毕业生将适于在各类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决策、开发与管理工作。 培养特色 市场营销专业依托工科院校背景,结合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为社会培养本土化、高素质、应用型营销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主要采用了“导师制”、3+1校企合作班等多种培养模式,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建立了“实训课程、实验平台、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重点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具有广东工业大学特色的品牌活动,包括广东工业大学营销策划大赛(连续举办了十六届,是“广东工业大学首届‘十佳’校园文化品牌”)和广东工业大学市场营销调研大赛等。 行业地位 广东工业大学早在1981年就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是国内较早开设课程和招生的院校之一。经过近30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本专业至今已经向社会输送各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2000多人。根据上海软科报告显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所在的工商管理学科,入选了2019年2月“中国最好学科”的第67位(排名前25%)。而根据武书连2018年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中管理学的排行榜,工商管理学科获得B+评级,成功进入全国100强。 就业情况 麦可思《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就业量较大的前10个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位列第二,为94.1%,毕业半年后月薪资在管理类专业中位列第一。近3年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7%,其中部分学生到英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包括互联网、服务业、制造业、零售业、房地产等行业,典型企业如可口可乐、中国电信、豪森威、保利等。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463 邮箱:ihpony@163.com
机械类
工业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工业设计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产业深度融合、跨专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设计能力和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应用型人才,为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服务,从事工业设计创新开发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高级工业设计人才。
发展前景
工业设计专业是我院最早设立的专业,本专业依托广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产业背景支撑,经过十余年发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省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界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培养特色
(1)国际化:国际化教授队伍10人,从北欧引进的 “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 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均为来自欧洲、美国的顶级工业设计大师。产业化:依托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大师工作室、东莞设计创新院、华南工业设计院、广东省工业设计技术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中心等自有平台,面向广东成熟的产业优势及市场需求。
(2)“2+2”创新班培养模式:1-2学年基础课程按入学行政班教学,3-4学年按学生兴趣及能力分别进入“智能装备”、“绿色设计”、“电子产品”、“体验设计”4个创新方向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系统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设计实践能力,提倡科学、技术、美学的有机结合,重视现代工业设计的理论方法研究及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并多次获得红点、iF等国际顶级设计大奖。
行业地位
本专业为广东省特色示范专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协同育人基地。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共建“中国体验设计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专项建设“广东省体验设计集成创新基地”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以服务广东省地区的产业为主,多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从事电子产品、家具、交通工具、互联网产业等领域的工作,包括工业设计、结构设计、产品经理、用户研究等相关职位。国内的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都在召唤着创新与设计,本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就业前景理想,毕业生有进入华为、腾讯、TCL、美的、广汽、三一重工、洛可可设计等知名企业工作的,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的赴欧美留学和工作,也有的自主成功创业,就业率历年保持98%以上。
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