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385(需要考590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527(需要考589分);
3.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527(需要考589分);
4.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831(需要考587分);
5.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988(需要考586分);
6.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988(需要考586分);
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7988(需要考586分);
8.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167(需要考585分);
9.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310(需要考584分);
10.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76(需要考583分);
11.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76(需要考583分);
1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76(需要考583分);
13.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76(需要考583分);
14.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8639(需要考582分);
15.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8639(需要考582分);
16.油气储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639(需要考582分);
17.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639(需要考582分);
18.海洋油气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93(需要考581分);
19.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793(需要考581分);
20.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93(需要考581分);
21.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93(需要考581分);
22.地质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793(需要考581分);
23.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937(需要考580分);
2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937(需要考580分);
25.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937(需要考580分);
26.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937(需要考580分);
2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8937(需要考580分);
28.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29.石油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30.化工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31.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32.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3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9095(需要考579分);
34.俄语理科普通类排位9281(需要考578分);
35.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281(需要考578分);
36.能源化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281(需要考578分);
37.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281(需要考578分);
38.环保设备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281(需要考578分);
39.材料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425(需要考577分);
40.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425(需要考577分);
41.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624(需要考567分);
42.俄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717(需要考565分)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90 | 7385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89 | 7527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589 |
| 软件工程 | 587 | 7831 |
| 电子信息工程 | 586 | 7988 |
| 自动化 | 58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86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85 | 8167 |
| 通信工程 | 584 | 8310 |
| 安全工程 | 583 | 8476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3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83 |
| 机械类(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 583 |
| 工业设计 | 582 | 8639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82 |
| 油气储运工程 | 582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582 |
| 海洋油气工程 | 581 | 8793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81 |
| 化学 | 581 |
| 应用物理学 | 581 |
| 地质学 | 581 |
| 材料化学 | 580 | 8937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80 |
| 土木工程 | 580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80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80 |
| 法学 | 579 | 9095 |
| 石油工程 | 579 |
| 化工安全工程 | 579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79 |
| 工程力学 | 579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79 |
| 俄语 | 578 | 9281 |
| 应用化学 | 578 |
| 能源化学工程 | 578 |
| 建筑学 | 578 |
| 环保设备工程 | 578 |
| 材料物理 | 577 | 9425 |
| 环境工程 | 577 |
| 经济学 | 文科 | 567 | 1624 |
| 俄语 | 565 | 1717 |
力学类
工程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程力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涉及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种工程与力学结合的领域。工程力学专业具有现代工程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有很大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工程力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力学理论基础,并能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结构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学技术人才。升学比例高,近几年毕业生读研或出国深造的比例达到50%;就业面向广,学生毕业后,能在各工程领域从事结构设计、分析计算、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化工与制药类
能源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能源化学工程技术人才,能够在化工、能源、轻工、安全、环保和军工等部门,尤其是在煤化工、生物能源化工等能源化工相关部门从事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或安全管理等工作。
材料类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电子信息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在生产、科研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光电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设置光电系统与工程和光电材料与器件两个专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工程、光通信、信息与图像处理、光电材料与器件、新能源、LED绿色照明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
材料类
材料物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材料科学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现代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同时具备较强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设置材料腐蚀与防护和新能源材料两个专业方向。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材料设计、制备与合成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材料腐蚀与防护、新能源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
计算机类
智能科学与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