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大学陕西各专业排位:
1.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76(需要考633分);
2.临床医学(一体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752(需要考623分);
3.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074(需要考620分);
4.物理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074(需要考620分);
5.临床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297(需要考618分);
6.计算机类(计算机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4392(需要考617分);
7.计算机类(软件大数据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4724(需要考614分);
8.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946(需要考612分);
9.网络空间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4946(需要考612分);
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5073(需要考611分);
11.预防医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073(需要考611分);
12.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光电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190(需要考610分);
13.自动化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437(需要考608分);
14.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437(需要考608分);
15.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437(需要考608分);
16.电子信息类(微电子电路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437(需要考608分);
17.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54(需要考607分);
18.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54(需要考607分);
19.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54(需要考607分);
20.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554(需要考607分);
2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554(需要考607分);
22.药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663(需要考606分);
23.能源动力类理科普通类排位5663(需要考606分);
24.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05(需要考638分);
25.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73(需要考635分);
26.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00(需要考634分);
27.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28(需要考633分);
28.历史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28(需要考633分);
29.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56(需要考632分);
30.政治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56(需要考632分);
31.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86(需要考631分);
32.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86(需要考631分)
2020年山东大学各专业陕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陕西 | 数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2876 |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 623 | 3752 |
| 经济学类 | 620 | 4074 |
| 物理学类 | 620 |
| 临床医学(五年) | 618 | 4297 |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智能方向) | 617 | 4392 |
| 计算机类(软件数媒与大数据方向) | 614 | 4724 |
| 工商管理类 | 612 | 4946 |
| 网络空间安全 | 61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1 | 5073 |
| 预防医学(五年) | 611 |
| 电子信息类(通信电子与光电方向) | 610 | 5190 |
| 自动化类 | 608 | 5437 |
| 机械类 | 608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08 |
| 电子信息类(微电子与电路集成方向) | 608 |
| 材料类 | 607 | 5554 |
| 化学类 | 607 |
| 土木类 | 607 |
| 生物科学类 | 607 |
| 建筑学(五年) | 607 |
| 药学类 | 606 | 5663 |
| 能源动力类 | 606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638 | 505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635 | 573 |
| 法学类 | 634 | 600 |
| 工商管理类 | 633 | 628 |
| 历史学类 | 633 |
| 公共管理类 | 632 | 656 |
| 政治学类 | 632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1 | 686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631 |
历史学类
历史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药学类
药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化学类
化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物理学类
物理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预防医学专业设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卫生事业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预防医学方向】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践工作和科学研究。 主要就业去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检验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环境监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外语水平。毕业后从事卫生检验和临床检验实践技术工作。本专业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 主要就业去向: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卫生管理人才。 主要就业去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