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9 | 5678 |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617 | 6018 |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人工智能) | 616 | 6212 | ||||
|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 616 | |||||
| 数字媒体技术 | 615 | 6397 | ||||
|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615 | |||||
| 口腔医学 | 614 | 6590 |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614 | |||||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 | 614 | |||||
| 土木工程 | 614 | |||||
| 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 | 614 | |||||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613 | 6792 | ||||
| 工商管理类(含管理科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 | 613 | |||||
| 化学类(含化学(基地班)、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能源化学工程) | 613 | |||||
| 临床医学类(含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 | 613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613 |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基地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613 | |||||
| 预防医学 | 612 | 7014 | ||||
| 药学 | 612 | |||||
| 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 612 | |||||
| 大气科学类(含大气科学(基地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 612 | |||||
| 水利类(含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612 | |||||
| 医学检验技术 | 612 | |||||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612 | |||||
| 英语 | 612 | |||||
| 草业科学(基地班) | 612 | |||||
| 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质学(资源勘查方向)、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方向)) | 61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84 | 13352 | ||||
| 法学 | 文科 | 605 | 1168 | |||
| 历史学类 | 601 | 1409 | ||||
| 工商管理类 | 601 | |||||
| 广告学 | 600 | 1456 | ||||
| 经济学类 | 600 | |||||
| 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方向) | 600 | |||||
| 社会学 | 599 | 1518 | ||||
| 知识产权 | 599 | |||||
| 政治学类 | 598 | 1569 | ||||
| 民族学 | 598 | |||||
| 日语 | 597 | 1648 | ||||
| 哲学 | 597 | |||||
| 俄语 | 597 |
培养具有丰富的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学制5年,前5学期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和部分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第3-7学期学习口腔医学课程,8-10学期为口腔临床实习阶段。学生毕业后应达到具备一定的临床医学理论和技能,具有深厚的口腔医学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口腔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口腔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并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毕业生适宜在高校及科研机构、口腔专科医院、各综合性医院口腔科以及社区口腔诊所从事口腔临床、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工作。
培养具有坚实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适宜在科研、高校、化工、石油、环保、医药、冶金、地质、轻纺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要成就的进程中建立的。目前已经在网络社会、城乡社区与民族关系、环境与社会、社会不平等与反贫困、西部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文化社会学和社会问题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与领先优势。在科学研究领域,同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建立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扎实的专业和训练、优良的学风与良好的综合素质使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受到国内外众多一流大学的青睐,40%左右的毕业生有机会升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SPSS使用、社会工作原理与实务等。
就业前景:随着中国现代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对社会学相关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备受欢迎,用人单位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的就业行业包括党政机关、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军队、社团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策划与市场调查公司,广告、游戏与网络公司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历史学,是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历程、经验和智慧的学科。历史学专业,包括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一级学科。主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进行史学教育、史学研究、史学著述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素养的基本训练,使之具有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创始于1932年甘肃学院文史系,1946年兰州大学历史学系正式成立,著名国学大师顾颉刚教授担任首届系主任,著名史学家张舜徽、史念海、杨向奎、王树民等先后在系内执教。解放后,在该系执教的著名教授有赵俪生、张孟伦、李天祜、汤季芳等。经过历代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该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传统和很高的学术声誉,逐步奠定了在全国综合性重点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地位。该专业已陆续培养出了大量优秀人才。暨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宗安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全国劳动模范、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长城,著名实业家王瑞琴女士等,就是我校历史学毕业生中的典型代表。
目前本专业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研业绩突出,其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已形成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和稳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良好传统。以“赵俪生奖学金”、“跬步计划”等为激励平台,以《史学纵横》、《九色鹿》、《清声》等院内刊物营造学术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晓龙集萃》、《萃英论史》、《史学论丛》等本科生学术研究论文集。近年来,学生在学术探索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自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基地“史学新秀奖”评选活动开展以来,本科生论文每届评选均有获奖;博士论文陆续有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者。在刻苦钻研、努力探索的优良学风推动下,本科生的考研率、就业率逐年稳步上升。
目前已拥有中国史、考古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国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博士点,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等,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从1990年代至今,我校历史学专业陆续被确立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历史学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全国21个历史学基地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基地。
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历史学专业,主要为有关的教学、科研、编辑出版、图书情报、行政、外事、媒体以及文化建设等社会各领域,培养所需的高水平历史文化专业人才。
省份专业科类类型计划招生数福建合计127福建材料类(含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理工普通类2福建草业科学(基地班)理工普通类2福建大气科学类(含大气科学(基地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理工普通类4福建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基地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理工普通类2福建地质工程理工普通类2福建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质学(资源勘查方向)、地球化学)理工普通类2福建电子信息
省份年份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重点线高重差低重差均重差类别录取人数福建2017年理工普通类98福建2017年文史普通类30
省份年份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重点线高重差低重差均重差类别录取人数福建2016年理工普通类98福建2016年文史普通类29
省份年份科类高分低分平均分重点线高重差低重差均重差类别录取人数福建2015年理工普通类101福建2015年文史普通类29

2021年兰州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93文科最低位次为1697。2020年兰州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97文科最低位次为1648。2021年福建文科录取分数线及福建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福建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21年兰州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92理科最低位次为12178。2020年兰州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84理科最低位次为13352。2021年福建理科录取分数线及福建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福建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化工技术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石油炼制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5分,材料工程技术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石油化工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分,

兰州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政治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8分,民族学文科录取分数

兰州财经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国际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资产评估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社会工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电子信息工程理

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8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地理信息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遥感科学

兰州理工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5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过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福建省本科批普通普通类录取分数线网站地址:www.。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福建省本科批普通普通类录取分数线招生办电话:0931-2866675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福建省本科批普通普通类录取分数线学校各部门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