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陕西各专业排位:
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37(需要考655分);
2.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84(需要考654分);
3.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1953(需要考646分);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083(需要考644分);
5.信息工程(创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083(需要考644分);
6.机械类(创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221(需要考642分);
7.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349(需要考640分);
8.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02(需要考638分);
9.材料类(创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708(需要考635分);
10.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708(需要考635分);
11.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794(需要考634分);
12.工程力学(创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2794(需要考634分);
13.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794(需要考634分);
14.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2876(需要考633分);
15.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76(需要考633分);
16.电气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76(需要考633分);
17.自动化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876(需要考633分);
18.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953(需要考632分);
19.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2953(需要考632分);
20.生物医学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37(需要考631分);
21.交通运输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122(需要考630分);
22.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505(需要考638分);
23.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00(需要考634分);
24.法学(卓越法律班)文科普通类排位600(需要考634分);
25.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56(需要考632分);
26.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56(需要考632分);
27.旅游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712(需要考630分);
28.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34(需要考629分)
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陕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陕西 | 建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55 | 1437 |
| 计算机类 | 654 | 1484 |
| 城乡规划 | 646 | 195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 644 | 2083 |
| 信息工程(创新班) | 644 |
| 机械类(创新班) | 642 | 2221 |
| 软件工程 | 640 | 2349 |
| 信息工程 | 638 | 2502 |
| 材料类(全英创新班) | 635 | 2708 |
| 数学类 | 635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634 | 2794 |
| 工程力学(创新班) | 634 |
| 材料类 | 634 |
| 工业设计 | 633 | 2876 |
| 经济学类 | 633 |
| 电气类 | 633 |
| 自动化类 | 633 |
| 生物科学类 | 632 | 2953 |
| 机械类 | 632 |
| 生物医学工程 | 631 | 3037 |
| 交通运输类 | 630 | 3122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638 | 505 |
| 工商管理类 | 634 | 600 |
| 法学(卓越法律班) | 634 |
| 商务英语 | 632 | 656 |
| 新闻传播学类 | 632 |
| 旅游管理类 | 630 | 712 |
| 行政管理 | 629 | 734 |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自动化 就业率99.01%
自动化学院本科设有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已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经两次调整合并的宽口径专业,学制4年,学生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自动化专业融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知识和技术于一体,研究控制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培养从事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信息处理等领域的设计、制造、分析、科技开发及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自动检测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及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工程、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系统工程导论、智能控制导论、管理信息系统、楼宇自动化、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以及创新实践课程等。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建筑类
建筑学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建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就业于建筑设计机构、城市规划设计机构,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电子信息类
信息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 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 造、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理论 与网络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等能力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以 及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理论,具有信息获取、信 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的相关专业知识; 5.掌握信息技术领域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对信息系统进 行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 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 创新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具有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和 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了解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工程实践对于客 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9.具有职业发展学习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系统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电磁场与波、微处理 器与嵌入式系统原理、信息获取与检测技术、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等数学(170学时)或数学分析(204学时)、线性代数(51学时)、概率统计(51学 时)、离散数学(34学时)、数理方法(51学时)、大学物理(132学时)、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51 学时)、C++程序设计(51学时)、数据结构(68学时)、基本电路理论(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 (51学时)、数字电子技术(51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85学时)、 电磁场与波(68学时)、数字系统仿真VHDL设计(51学时)、通信原理(6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51学时)、通信基本电路(68学时)、微波与天线(68学时)、近代信息论(34学时)、雷达原理 (34学时)、平面显示技术(34学时)、无线通信原理与移动网络(68学时)、操作系统(68学时)、 数字图像处理(51学时)。 示例二:高等数学(196学时)、数学分析选讲(30学时)、线性代数(5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46学时)、场论与复变函数(46学时)、大学物理(130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0学时)、 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 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0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0 学时)、随机信号分析(46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通信网络基础 (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76学时)、信号检测与估值(46学时)、离散数学(46学时)、数据 结构与算法分析(54学时)、数据压缩与信源编码(46学时)、无线通信(46学时)、传感技术(30 学时)。 示例三:高等数学(192学时)、线性代数(48学时)、概率论与随机过程(46学时)、大学物理 (128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64学时)、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 64 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频电子线路(48学时)、 通信原理(48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48学时)、现代通信网(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器 原理(64学时)、无线传感器网络(64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6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专业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华南理工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