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福建 | 英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5 | 2251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23 | 23206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523 | |||||
| 工业设计 | 522 | 23570 | ||||
| 会计学 | 521 | 23926 | ||||
| 金融学 | 520 | 24305 | ||||
| 建筑学 | 520 | |||||
| 翻译 | 520 | |||||
| 电子信息工程 | 518 | 25040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18 | |||||
| 保险学 | 518 | |||||
| 软件工程 | 517 | 25435 | ||||
| 工程管理 | 517 | |||||
| 应用物理学 | 516 | 25810 | ||||
| 风景园林 | 516 | |||||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516 | |||||
| 自动化 | 515 | 26191 | ||||
| 通信工程 | 515 | |||||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514 | 26561 | ||||
| 园艺 | 514 | |||||
| 土木工程 | 511 | 27777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11 | |||||
| 物流管理 | 511 | |||||
| 生态学 | 510 | 28210 | ||||
| 市场营销 | 510 | |||||
| 测绘工程 | 510 | |||||
| 森林保护 | 510 |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09 | 28617 | ||||
| 生物技术 | 509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 | 509 | |||||
| 林学 | 509 | |||||
| 物流工程 | 509 | |||||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09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09 |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508 | 28992 | ||||
| 交通运输 | 508 | |||||
| 森林工程 | 508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 | 507 | 29392 | ||||
| 地理信息科学 | 507 | |||||
| 汽车服务工程 | 507 |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06 | 29793 |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06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05 | 30186 | ||||
| 生物工程 | 502 | 31377 | ||||
| 法学 | 文科 | 566 | 4603 | |||
| 会计学 | 562 | 5192 | ||||
| 日语(只招英语日语语种专业考生) | 562 | |||||
| 英语 | 562 | |||||
| 俄语 | 561 | 535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60 | 5501 | ||||
| 翻译 | 560 | |||||
| 金融学 | 560 | |||||
| 国际商务 | 559 | 5665 | ||||
| 行政管理 | 559 | |||||
| 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 558 | 5820 | ||||
| 物流管理 | 558 | |||||
| 人力资源管理 | 558 | |||||
| 市场营销 | 555 | 6306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7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12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26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5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现有教职工233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96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国家优青等国家级人才16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人才、芙蓉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94人,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5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余万人,研究生48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1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0.2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2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40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6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达1.1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6项。获授权专利747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512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7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6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先后与25个国家(地区)的9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学校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大学联合研究中心,主导“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共派出1181名各类学生赴国外(境外)交流学习,2021年学校国际学生共有112人,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学历生比例达到84%。
建校60余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序号省市名称录取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数高分低分1福建一批文史英语25625622福建一批文史行政管理25595593福建一批文史物流管理25645584福建一批文史市场营销25585555福建一批文史人力资源管理35645586福建一批文史日语25635627福建一批文史旅游管理类35645588福建一批文史金融学25605609福建一批文史会计学福建一批文史国际商务福建一批文史国际经济与贸易福建一
2019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计划(福建省)序号专业层次学费(元/年)科类批次备注计划1保险学本科5000理工本一批(文史、理工)2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5900理工本一批(文史、理工)23材料类本科5900理工本一批(文史、理工)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4测绘工程本科5900理工本一批(文史、理工)25地理信息科学本科4500理工本一批(文史、理工)2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
(本网页不得转载)根据福建省招生相关政策和我校招生章程规定,学校对所有进档考生进行认真审核。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福建省招办审核同意,我校在福建省艺术类本科批录取工作结束。录取美术类新生20人。其中,美术(历史组)录取15人。录取视觉传达设计3人,低投档分527.9分;录取环境设计6人,低投档分524.3分;录取产品设计6人,低投档分523.1分。美术(物理组)录取5人。录取视觉传达设计1人,低投档分5
2021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招生计划(福建)序号专业层次学费(元/年)科类批次备注计划1物流管理本科5000历史类普通类本科批【选科(再选):不提科目要求】;22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5900历史类普通类本科批包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等专业;【选科(再选):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选考其中一门即可报考)】;23地理信息科学本科4500历史类普通类本科批【选科(再选):化学,地理(2门
注:所列分数为首次投档信息,若有分数与相应位次不相符,则以分数为准。序号省市名称录取批次(类型)科类专业名称录取数高分低分平均分平均位次1福建本科批物理组自动化福建本科批物理组应用物理学福建本科批物理组园林福建本科批物理组信息与计算科学福建本科批物理组物流管理福建本科批物理组物流工程福建本科批物理组土木类福建本科批物理组外国语言文学类福建本科批物理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福建本科批物理组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网页不得转载)根据福建省招生相关政策和我校招生章程规定,学校对所有进档考生进行认真审核。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福建省招办审核同意,我校在福建省本科一批录取工作结束。其中,历史科目组,506选考化学或生物,低录取成绩553分;509选考化学或地理,低录取成绩556分;999不限选考科目,低录取成绩546分。物理科目组,506选考化学或生物,低录取成绩534分;509选考化学或地理,低录取成绩557分;

(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3

二、发放标准 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发放年限以学制为单位,提前毕业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到毕业时为止。

(二)硕博连读选拔的条件1.符合(一)条第1、2、5项的要求。2.申请人为我校二年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3.已完成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课程平均成绩80分及以上,没有课程补考和重修。4.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科研创新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意识。5.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成绩达到420分及以上,IELTS6.0分及以上,TOEFL80分及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源刊发表论文1篇。6.拟申请参加选拔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应与攻读硕士学位所学的学科门类相同或相近。7.以第一

一、培养目标招收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申请程序及办法我校接收推免生复试与录取工作从9月28日开始至10月25日截止,具体程序如下:1.9月27日之前,学校上传2019年接收推免生章程以及专业目录。2.具有推免生资格的考生在2018年9月28日至10月25日期间,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注册、填写基本信息,选择报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上传照片、网上支付报名费。3.我校9月28日至10月25日期间分批审核申请信息,实行先申请先审核的原则,择优选拔。申请人名单经招生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核后,学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申请

四、现场确认流程报考点审查考生报考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报考点采集考生图像信息→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表→考生确认本人报名信息(考生自查报名信息表并签字)。

十一、违纪处罚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于考生申报虚假材料、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并按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纪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进行严肃处理。我校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

2.2019年实际招生时,我校部分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范围若有微调,具体以当年发布的招生计划为准。层次专业(类)名称选考科目数选考科目范围类中所含专业本科能源与动力工程3物理化学技术 本科城乡规划3物理化学生物 本科朝鲜语0不限 本科风景园林3物理化学生物 本科林学3物理化学生物 本科木材科学与工程3物理化学生物 本科森林保护3物理化学生物 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3物理化学生物食品科学与工程食

四、关于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我校2019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指标10名,专门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攻读硕士研究生,考生需符合以下条件: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填报本人《入伍批准书》编号和《退出现役证》编号,现场确认时应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