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627(需要考591分);
2.地球物理学类(菁英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2933(需要考590分);
3.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933(需要考590分);
4.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273(需要考589分);
5.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273(需要考589分);
6.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606(需要考588分);
7.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606(需要考588分);
8.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606(需要考588分);
9.广播电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0.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1.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2.石油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3.土地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4.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5.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6.大气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7.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8.地质学类(理科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19.地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0.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1.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2.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3.测绘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4.自动化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5.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6.公共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7.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8.海洋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2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地球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30.地理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31.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70(需要考586分);
32.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280(需要考583分);
33.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5627(需要考582分);
34.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5953(需要考581分);
35.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953(需要考581分);
36.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953(需要考581分);
37.本科预科班(外语英语,民族)理科普通类排位17370(需要考578分);
38.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26265(需要考555分);
39.地质学类(理科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4940(需要考584分);
40.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5953(需要考581分);
41.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486(需要考589分);
42.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486(需要考589分);
43.广播电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597(需要考588分);
44.思想政治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2597(需要考588分);
45.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2721(需要考587分);
46.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721(需要考587分);
47.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2721(需要考587分)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专业湖北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湖北 | 计算机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12627 |
| 地球物理学类(菁英班) | 590 | 12933 |
| 经济学类 | 590 |
| 机械类 | 589 | 13273 |
| 计算机类(国家专项计划) | 589 |
| 统计学 | 588 | 13606 |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588 |
| 电子信息类 | 588 |
| 广播电视学 | 586 | 14270 |
| 物理学 | 586 |
| 应用化学 | 586 |
| 石油工程 | 586 |
| 土地资源管理 | 586 |
| 安全工程 | 586 |
| 英语 | 586 |
| 大气科学 | 586 |
| 资源勘查工程(含基地班) | 586 |
| 地质学类(含国家理科基地班) | 586 |
| 地质类 | 586 |
| 工商管理类 | 586 |
|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与信息类) | 586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586 |
| 测绘类 | 586 |
| 自动化类 | 586 |
| 材料类 | 586 |
| 公共管理类 | 586 |
| 数学类 | 586 |
| 海洋科学类 | 586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地球科学类) | 586 |
| 地理科学类 | 586 |
| 土木类 | 586 |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国家专项计划) | 583 | 15280 |
| 英语(国家专项计划) | 582 | 15627 |
| 应用化学(国家专项计划) | 581 | 15953 |
| 土木类(国家专项计划) | 581 |
| 电子信息类(国家专项计划) | 581 |
| 本科预科班(1年;外语语种英语;招恩施州、宜昌市的五峰县、长阳县且办理了少数民族优录证明的考生) | 578 | 17370 |
|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5 | 26265 |
| 地质学类(含国家理科基地班)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14940 |
| 资源勘查工程(含基地班) | 581 | 15953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9 | 2486 |
| 经济学类 | 589 |
| 广播电视学 | 588 | 2597 |
| 思想政治教育 | 588 |
| 英语 | 587 | 2721 |
| 工商管理类 | 587 |
| 公共管理类 | 587 |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
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能在海洋科学
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研发工作,具有国际视野以及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科技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学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接受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数据分析和海洋科学问题
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的工作方法,具有在海洋科学特定专业领域开
展实验设计、数据采集、研究科学问题和解决应用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海洋意识,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合作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海洋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掌握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系统知识;
3.掌握海洋调查、观测和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开展海洋科学特定领域工作的一般方
法和专门技术;
4.具有从事海洋常规调查研究和从事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工作的基本能力;
5.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科学特定领域的重大学术问题、前沿学术成果和国
际学术研究动向;
6.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方案,创造实验条件,利用观测、模拟、实验、分析等方法进行海洋科
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科学规范地撰写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7.熟悉国家海洋科学技术政策和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研究惯例,能够在知识产权、信息安全、
国际合作协议等有关政策、法规、条约的框架内参与国内外不同团队在不同海域的海洋调查和研
究工作;
8.了解国际海洋法,熟悉国家有关海洋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保护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管理模式。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
核心知识领域: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
学、海洋生态学以及海洋管理等某一海洋科学特定领域核心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海洋学I(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流体力学实验(48
学时)、海洋调查I(72学时)、计算方法(64学时)、海洋调查实习(2周)、大气科学概论(64学
时)、物理海洋学(80学时)、卫星海洋学(48学时)、海洋要素计算(64学时)、动力气象学(80学
时)、近海海上调查(48学时)、海洋科学初探(32学时)、海洋一大气数据可视化(64学时)、海洋
环流(48学时)、海洋内波(48学时)、风暴潮(32学时)、海浪(32学时)、潮汐(32学时)、极地海
洋学(32学时)、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32学时)、物理海洋实验(48学时)。
示例二:海洋科学导论(64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流体力学(I)(64学时)、海洋调查
方法(64学时)、天气与气象基础(32学时)、物理海洋学(64学时)、海洋要素分析方法和预报
(56学时)、海洋工程水文(32学时)、泥沙运动力学(32学时)、海洋环流(48学时)、计算流体力
学(48学时)、计算数学(48学时)、近海与海洋工程(24学时)、海洋灾害及预报(32学时)、海岸
动力学(32学时)、海域使用论证专题(32学时)。
示例三:海洋科学导论(56学时)、动物生物学(56学时)、植物生物学(40学时)、动物生理
学(48学时)、动物组织学(32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遗传学(48学
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发育生物学(48学时)、海洋生态学(48学时)、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
(40学时)、海洋地质学(32学时)、海洋浮游生物学(32学时)、海洋底栖生物学(32学时)、海藻
学(24学时)、海洋水文气象(32学时)、海洋资源学(32学时)、海洋环境学(32学时)、药用海洋
生物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学综合实习、海洋科学特定领域专门化实验与实习、科技创新类
实验与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海洋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化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生物学系列课程实
验、海洋地质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环境科学系列课程实验、海洋管理系列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安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毕业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安全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安全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复杂安全工程问题; 2、具有安全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安全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具备安全设计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本质安全设计、工程安全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熟练掌握主要测试和实验仪器使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安全检测与监测的基础知识与理论,掌握安全设施检测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从事风险监测设计与检测的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熟练掌握安全信息化技术,了解安全模拟仿真方法和技术,能够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安全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具备从事安全评价的能力,熟练掌握风险辨识与评估、风险控制效果评估的方法与理论,在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框架体系基础上,评价安全工程实践和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具有强烈的安全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在安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具备安全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具备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掌握报告撰写、文稿设计、陈述发言等交流手段就复杂安全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及回应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关切等。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理解并掌握基本安全管理知识,具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设计能力,并具有综合安全管理和经济决策,并能在交叉学科环境下应用; 12、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力学;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核心课程: 安全系统工程、通风与防尘、火灾爆炸、消防工程、电气安全、传热与传质、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检测技术。 主要专业实验与实践:通风与防尘、电气安全检测试验、锅炉压力容器试验、燃烧与爆炸性能试验、人机工程试验、噪声与振动检测、材料疲劳与断裂实验。地质实习、金工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专业课程设等。
公共管理类
土地资源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熟练的规划、评价、测绘、遥感、制图、信息、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规划、测绘、房地产、农业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土地信息、地籍管理、房地产开发规划及咨询、土地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新开设的土地工程实验班将集中学科优势,致力培养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过硬、素质全面、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能在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2008年、2013年成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2014中国大学科学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20%。本专业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和留学生等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重视学生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同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相比,本专业以培养工科人才为目标,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动手能力,重视学生在土地规划、测绘、评价、遥感、土地信息等方面的专业实践训练,致力于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与欢迎。主要就业单位为国家各级国土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土地评估、规划、信息、技术咨询等大型技术服务公司、测绘企业,以及相关高校和研究所。
地质类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背景:该专业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地下水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点。历届毕业生已成为我国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先后有四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具备培养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不同层次及国外留学生的条件。 办学特色:我国有50%以上的城市供水依赖地下水资源,同时,地下水又是解决环境和灾害问题的关键。本学科主要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和水科学理论,研究地下水的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其资源属性以及在表层环境中的作用。不仅解决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评价与管理等问题,同时也研究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类地质工程和地质环境问题,诸如研究地下水位下降诱发的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和岩溶塌陷,或调查研究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与防治等。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到国土、城建、水利、交通、电力、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有关水、岩与地质环境工程领域的调查、勘测、设计和规划管理工作。人才市场需求对本专业毕业生需求旺盛,据学校毕业分配数据统计,本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近三年平均达到98.23%。
新闻传播学类
广播电视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传媒业,培养掌握广播电视传播技能和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的高级广播电视学方向、新闻学方向、传播学方向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胜任广播电视媒体的采访、编辑、策划、经纪、主持等工作,也可从事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策划、经纪、新闻、文化传播等工作,还可进一步深造,从事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理论等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采、编、播新闻消息;本专业侧重电视新闻写作、新闻栏目编排和策划、现场口头报道与镜前采访、电视节目主持、网络新闻采编、媒介产业经营、文化传播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毕业生形成"厚基础、宽口径、文理术兼备"的知识结构。 主干学科:新闻学、传播学。 办学特色和就业方向:本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并重。课程设置实行3+1模式,除日常理论课教学外,还分别于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安排有认知实习、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三大类实践环节。本专业积极创建校内外实习基地,目前建有恩施梭步垭实习基地、秭归实习基地、湖北省气象局武汉气象中心实习基地、湖北赤壁广电局实习基地等多个专业实习基地,并与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赤壁电视台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本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国内各类专业竞赛、活动中均表现出色,已获得包括国家级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奖项。本专业毕业生现分散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河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厦门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南方都市报、半岛都市报等媒体中,也广泛分布于各类企事业单位。本专业每年国内读研率均在25%以上,毕业生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等新闻传播学著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008年开始,本专业每年都有2-4名毕业生出境攻读新闻传播学或者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