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吉林 | 石油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7 | 15954 |
| 油气储运工程 | 537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37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31 | 17149 |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本科二批A段 | 528 | 17827 | |||
| 自动化 | 511 | 21626 | ||||
| 机械电子工程 | 510 | 21854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08 | 22358 | ||||
| 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 | 505 | 23049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03 | 23571 | ||||
| 安全工程 | 503 | |||||
| 土木工程 | 501 | 24044 | ||||
| 能源化学工程 | 498 | 24832 | ||||
| 新闻学 | 文科 | 533 | 4287 | |||
| 翻译(招英语考生) | 530 | 4544 | ||||
| 俄语(招英语、俄语考生) | 528 | 4722 |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必要条件,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法则和技能,信息系统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应用专业,学生要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要有很强动手能力、创新思想和团队精神。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系统工程、运筹学、 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 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常用软件与开发工具、网页与网站设计、ASP.NET、信息系统安全与维护、 IT项目管理(双语)、电子商务概论等。
继续深造方向: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毕业生毕业后可在石油、石化、机械、冶金、能源、军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石油工程专业始于1951年的采油工程专业,1995年设立石油工程专业,覆盖原钻井、采油及油藏专业,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主干专业,2003年被授予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称号,2007年被授予陕西省“第二类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获批入选陕西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具有《油藏物理》、《钻井工程》、《渗流力学》和《石油工业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和《钻井工程》省级双语示范课程;2008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实验中心”被批准为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对接、教学与科研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的“三对接”教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掌握石油与天然气开采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综合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能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发挥主导作用的应用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石油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油藏物理、渗流力学、钻井工程Ⅰ、采油工程Ⅰ、油藏工程Ⅰ、岩石力学基础、油田化学基础、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油气井生产测试、完井工程、修井工程、油藏数值模拟、天然气工程、钻井液工艺原理、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石工专业英语等等。
继续深造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非常规油气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地质与开发等。毕业生主要到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去向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公司等大型国企的油气田公司。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石油高校最早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之一,以能源、建设、机械重工的生产安全技术与管理为特色,以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为特点,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并重,立足能源、建设、机械重工等行业,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以鲜明的专业特点和行业背景,深受石油石化行业、建筑,以及相关企业欢迎。
安全工程学科点自设立以来,依托电子工程学院的优势与特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与队伍。承担国家、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18项,累计科研经费达千万元。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一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4篇,被SCI、EI、ISTP收录20多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了7部教材。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在能源、建设、机械重工等行业及相关领域(以石油、石化、建筑为重点),从事安全科学研究、安全工程设计与生产、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评价与咨询、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自动控制理论Ⅳ、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Ⅱ、房屋建筑学、石油化工技术、环境工程概论、安全学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工程专业英语、公共安全、机械与特种设备安全、安全管理学、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法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检测技术、消防工程学、建筑安全工程、计算机监控技术、电气安全技术、石油安全工程、安全评价技术等课程。
继续深造方向:安全科学与技术、检测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控制工程等。主要就业于能源、建设、机械重工等生产及制造业的安全部门,以及相关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国家政府机关等部门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建于1980年,前身是应用地球物理仪器专业,2003年、2007年和2010年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0年和2012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和“地球勘探仪器与方法”两个陕西省教学团,2013获得国家卓越工程师项,2014获钻井与测井仪器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建成1门陕西省精品课程“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2012年列入省级和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获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专业拥有1个陕西省重点优势学科和相应的仪器学科硕士点,1 个专业工程硕士授权点;建成1个“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室”,1个“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验室面积396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约3990多万元,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培养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实验条件,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学校培养定位和适应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发展需求,能够在测控技术与仪器、石油仪器仪表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数字传输原理及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地震勘探原理、钻井仪器、测井综合解释方法、电磁学及其应用(双语)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成立于2013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在能源化工领域特别是现代煤化工领域具有特色的专业,开发的现代煤化工技术正在相关企业逐步推广应用。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环境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领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能够为我国特别是陕西省的现代煤化工技术行业输送亟需的人才。目前该专业教师有2人入选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煤、天然气、煤层气等能源化学化工过程的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煤化学、石油天然气化学、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处理与利用。
继续深造方向:能源化学工程。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中小型各类能源化工企业,能源化工类高新技术公司,科研院所,设计院及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俄语专业成立于2002年,办学规模在陕西省设立俄语专业的高校中仅次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在全国设立俄语专业的一百多所高校中办学规模居中。主要向石油、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输送复合型俄语人才。
2007年制定了依托我校石油专业,突出石油俄语特色的教改方案。2009年教改班采用“1+3专业培养模式”(俄语专业+石油、经贸和法律专业课程)。形成石油俄语专业的办学特色,为了保持这一特色,更是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端俄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我校俄语专业在坚持“重基础,宽口径”突出“石油特色”办学原则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国际间校级交流与合作,增强我校俄语专业办学特色。
未来我校俄语专业在保持石油特色之余,突出翻译实务,利用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增强学生俄语语言实践能力。专业教学工作服务于我校“丝路能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将培养目标瞄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科技、教育合作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培养高端俄语专业人才,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学习俄语语言、文学、科技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国家概况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俄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训练,系统掌握俄语语言学、文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我国对外交流、经贸与工程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法律及相关法规,掌握第二外国语实际应用;培养从事翻译、语言教学、国际经贸、石油国际合作、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
继续深造方向:俄语语言文学、俄罗斯文学、语言学、文化和翻译等。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内石油公司、经贸公司、建筑公司、中铁和中核的下属公司、文化交流公司、教育单位、国家政府机关、银行等部门。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勘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资源勘查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

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1分,地质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2分,工商管理类(市场

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环境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工业设计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1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2分,海洋油气工程理科

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工商管理类(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西安石油大学2019

2021年西安石油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自动化、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化学工程、油气储

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3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5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8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

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3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6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安全工

西安石油大学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5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1分,材料

西安石油大学2021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土木工

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能源化学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8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1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安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材料类(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