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录取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五、考试录取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按规定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或按规定参加推荐免试招生。(一)初试初试时间:2018年12月22日-24日。初试科目与报考相同学科(专业)全国统考的考试科目相同。考试形式为笔试。(二)复试1、依照招生计划,综合考虑报考专业、初试成绩等因素,按不超过120%的复试比例,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复试时间:2019年4月。复试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及形式以报考学院通知为准。(三)录取根据初试、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录取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就业方式分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型。非定向就业:非在职研究生,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毕业时按照学校推荐、本人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通过各类专项计划(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等招收的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其档案及工资关系无需转入我校,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就业。2018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普通定向生(专项计划除外)。我校各培养单位录取在职博士研究生(各类专项计划除

(二)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2015年,除单独考试及以研究生班招收的在职研究生外,学术学位原则上不再招收个人报名的在职定向就业生。2015年,除单独考试及以研究生班招收的在职研究生外,学术学位原则上不再招收个人报名的在职定向就业生。

(二)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2018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计划限招定向就业生。2018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计划限招定向就业生。

4.拟主要在4个类别(其中工程硕士11个领域)中招收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700人左右。

3.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于2019年1月15日前向我所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报考的研究所或学院招生部门,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 (3)硕士课程成绩单,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交学生证复印件); (4)有效证件正反面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5)境外留学人员学位认证复印件; (6)研究所或学院要求提交

第一条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

(二)录取类别:全日制研究生根据就业方式分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类型。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学习,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毕业时按照学校推荐、本人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通过各类专项计划(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等招收的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其档案及工资关系无需转入我校,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就业。2019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专项计划除外)。我校各培养单位录取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二)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2019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计划限招定向就业生。2019年,全日制计划不招收定向就业生(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专项计划除外);非全日制计划限招定向就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