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西 | 临床医学(五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67 | 58421 |
| 儿科学(五年) | 464 | 60661 | ||||
| 医学检验技术 | 451 | 70822 | ||||
| 口腔医学 | 专科批 | 378 | 123592 | |||
| 助产(只招女生) | 351 | 137441 | ||||
| 医学影像技术 | 338 | 143386 | ||||
| 针灸推拿 | 331 | 146395 | ||||
| 护理 | 331 | |||||
| 康复治疗技术 | 325 | 148851 | ||||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324 | 149225 | ||||
| 医学检验技术 | 324 | |||||
| 临床医学 | 323 | 149625 | ||||
| 护理 | 文科 | 419 | 46911 |
我院助产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在原平凉地区卫生学校助产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5年助产专业开展大专层次教学活动,2014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50多年助产专业的教学历史和文化沉淀,使教学团队具有了显著的专业特色,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助产、护理人才。
目前,助产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产科学》、《外科手术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预防医学》等。团队按照“德育为先、三基为本、实践为主、能力为重”的思路,已独立培养出九届近千名助产专业大专毕业生,历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大多就职于西北各省各级医院妇产科,从事护理及助产工作,部分就职于甘肃省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伴随着学科的成长及优秀专业人才的引进和优化组合,目前,助产专业教学团队 已经成长为一支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的优秀团队。
1.师资结构 助产专业教学团队由临床一线中级以上职称临床助产及护理岗位的专业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团队现有成员13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69%)、兼职教师4人(31%)。职称结构:主任医师2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助教1人。学历结构: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3人。12人获得“双师型”资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团队形成了一支管理严格、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集体。
2.实践教学 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实验室建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推行科学管理,实验室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搭建实验中心智能化平台,实现教学、考核、管理的智能化;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编写精品实验指导书,强化能力培养。重点加强“高仿真”模拟病房的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通过购置先进模拟人,使学生在“高仿真”病房中进行多项模拟训练,从而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角色和工作进程,培养学生临床适应能力,起到连接学院和临床的桥梁作用。
3.教学科研成果 团队教师获国家专利1项,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6篇;参与省、市科研课题36项;主编、参编《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公开出版发行教材30部;14人次获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团队成员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中一人获卫生部“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
4.课程建设 团队注重课程建设,狠抓教学质量。在近年的学校年度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测评中,团队教师全部达90分以上,其中有80%的教师名列前茅。该专业团队建设有精品课程10门,其中《基础护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4门为省级精品课程。
5.服务社会 近年来,团队参与完成了“平庆两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临床医师培训”、 “平庆两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儿科医师培训”、“育婴师培训”等培训工作。坚持20多年对武警驻平凉某部队卫训队和庆阳市镇原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病理学及解剖标本的培训;完成病理诊断6万多例,法医解剖30多例,积极开展遗传病咨询和初步诊断,同时,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做遗传病的调查及优生知识的宣传及推广;本团队老师足迹遍布平凉六县一区各乡镇,为当地群众送医送药,10年累计参与完成3万人次门诊患者疾病诊断,为乡镇送医疗器械、药品、书籍10万元;积极参与省级继续教育培训,十年累计参与申报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参与完成3000人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带教和培训县、乡、村妇幼人员3000多人次。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文化修养和针灸推拿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面向城乡社区各级医疗、保健、康复、预防机构及服务行业等领域,从事适应基层医疗、保健康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推拿学基本理论知识和针灸学专业知识的基础,掌握从事针灸推拿学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适应基层医疗、保健康复等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
三、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城乡社区各级医疗、保健、康复、预防机构及服务行业等领域。
就业岗位:基层医疗、保健康复等。
四、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 制:三年
五、主干课程
经络腧穴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内科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文化修养和中西医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面向医疗卫生康复保健领域,从事康复医疗服务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中西医基础理论知识和康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康复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康复临床、科研、教学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三、就业岗位与就业方向
就业岗位: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科研与教学机构。
就业方向:各级医院及各类康复机构从事康复医学临床、科研及教学等第一线工作。
四、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 制:三年
五、主干课程
局部解剖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技术、疾病康复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心理学、中医养生康复学、运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等。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各种医学影 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操作技术所必需的医学和理工学基本知识,掌握X线摄影技术、 计算机体层检查技术、磁共振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从事医学影像技术领域工作的高素 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科室,在诊疗技术岗位群,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 完成各类医学影像检查的技术实施等工作,也可以在影像设备生产运营企业,从事医学影像 设备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独立进行各种影像检查技术的体位设计、扫描参数设定、图像后处理的能力;
2.掌握医学影像成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规范操作和使用各种医学影像设备;
3.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掌握初步影像学诊断的技能:
4.熟悉影像设备技术参数,具备维护、管理医学影像设备的能力;
5.了解超声检查、放射治疗和介入诊疗的基础理论与操作技术;
6.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卫生意识和责任感,处事严谨细致。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医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 设备学超声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的验证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实际操作演练、医学影 像设备结构的部件识别和基本电路分析、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阅读诊断的实训。
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能力考评(CT/MR/DSA乳腺技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医学影像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医学影像技术
甘肃医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在全国相继发生SARS、甲型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食品安全问题逐渐突出的社会背景下,经过我院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依托省级精品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和校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于2008年所开设的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始终坚持“校院共建一流团队、联手同育实用人才”宗旨、按照 “德育为先、应用为本、实践为主、能力为重”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人才。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教学团队已经成长为一支在教学工作、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突出的优秀团队,具有显著的专业特色。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由卫检专业一线中级以上职称卫生检验、临床检验、食品与营养工程及预防医学的专业人员和专兼职教师组成。团队现有成员10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80%)、兼职教师2人(20%)。职称结构:主任检验师2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学历结构:硕士学历4人,本科学历6人。4人获得“双师型”资格。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团队已成为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相称、知识结构互补的教学团队,是一个管理严格、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集体。
团队带头人练成是学校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甘肃省及平凉市健康教育专家、平凉市皇甫谧研究院副院长、平凉市针灸协会副会长、公共卫生职业资格考评员,有丰富多面的教学能力、良好的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社会影响力,曾获得甘肃省“全省高等院校师资培训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指导教师”、平凉医专“教学名师”、平凉市“优秀教师”、平凉医专“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等奖项,教学效果在历年学生评教中均名列前茅。团队成员多次获得省、市、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讲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技术创新、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中1人获甘肃省人社厅“个人二等功奖”称号,1人获甘肃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成才奖”称号,14人次获甘肃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教研室获得校级“科研先进教研室”、“先进教研室”等荣誉。本团队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是一支团结协作、敬业进取、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

甘肃医学院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2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2分,护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2分,护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60分,针灸推拿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84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8

甘肃医学院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6分。甘肃医学院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医学检验技术理科本科二批B段普通类临

甘肃医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0分,儿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3分,助产(只招女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6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8分,临床医学理科录

甘肃医学院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儿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甘肃医学院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医学

2021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五年)、临床医学(五年)等3个专业。2021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甘肃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根据软科排名(甘肃高校)、校友会排名(甘肃高校)、高职排名(甘肃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甘肃医学院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512位,武书连排名第770位,排在甘肃医学院前面的甘肃大学院校有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

2019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康复治疗技术、儿科学五年、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助产(女生)、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医学检验技术等13个专业。2019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

2020年甘肃医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29。2019年甘肃医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19文科最低位次为46911。2018年甘肃医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340文科最低位次为57104。2017年甘肃医学院山西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60文

2021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64理科最低位次为58479。2020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56。2019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23理科最低位次为149625。2018年甘肃医学院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00

甘肃医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医学检验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1分,儿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7分,临床医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3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4分,医学检验技术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