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7719(需要考514分);
2.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信息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0.数字媒体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2.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3.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5.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6.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7.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8.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19.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2.金融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3.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4.应用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5.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6.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7.外国语言文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8.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0.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1.日语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3.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4.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5.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6.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7.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8.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39.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0.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1.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2.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3.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4.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5.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6.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7.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8.风景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4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0.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1.土地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2.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3.社会工作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4.土木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5.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6.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7.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8.生物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59.应用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0.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1.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2.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3.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4.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5.安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6.社会工作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7.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8.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69.土地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1.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3.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4.动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5.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6.金融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7.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8.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79.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0.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1.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2.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3.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4.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5.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6.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7.土地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8.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89.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0.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1.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2.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3.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94.动画(中外合作办学)文科普通类排位0(需要考0分)
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广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57719 |
| 软件工程 | 0 | 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 |
| 自动化 | 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不招单色识别不全者)(办学地点:大学城校区) | 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0 |
| 物联网工程 | 0 |
| 网络工程 | 0 |
| 信息安全 | 0 |
| 数字媒体技术 | 0 |
| 建筑学 | 0 |
| 机械类 | 0 |
| 电子信息类 | 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方专项) | 0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0 |
| 工业工程 | 0 |
| 工业设计 | 0 |
| 数学类 | 0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0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0 |
| 金融学类 | 0 |
| 工程管理 | 0 |
| 应用统计学 | 0 |
| 土木类 | 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0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0 |
| 安全工程 | 0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地方专项) | 0 |
| 制药工程 | 0 |
| 日语 | 0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0 |
| 材料类 | 0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0 |
| 城乡规划 | 0 |
| 会计学 | 0 |
| 能源与动力工程(地方专项) | 0 |
| 数学类(地方专项) | 0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0 |
| 应用化学 | 0 |
| 生物工程 | 0 |
| 测绘工程 | 0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0 |
| 交通运输 | 0 |
| 法学 | 0 |
| 风景园林 | 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0 |
| 电子商务 | 0 |
| 土地资源管理 | 0 |
| 经济学 | 0 |
| 社会工作 | 0 |
| 土木类(地方专项) | 0 |
| 工商管理类 | 0 |
| 电子商务(地方专项) | 0 |
| 应用化学(地方专项) | 0 |
| 生物工程(地方专项) | 0 |
| 应用统计学(地方专项) | 0 |
| 工商管理类(地方专项) | 0 |
| 法学(地方专项) | 0 |
| 测绘工程(地方专项) | 0 |
| 交通运输(不招色盲)(地方专项) | 0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地方专项) | 0 |
| 安全工程(地方专项) | 0 |
| 社会工作(地方专项) | 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地方专项) | 0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地方专项) | 0 |
| 土地资源管理(地方专项) | 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0 |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0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0 |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0 |
|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 0 |
| 会计学 | 文科 | 0 |
| 金融学类 | 0 |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0 |
| 法学 | 0 |
| 日语 | 0 |
| 经济学 | 0 |
| 工商管理类 | 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 |
| 电子商务 | 0 |
| 社会工作 | 0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地方专项) | 0 |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0 |
| 土地资源管理 | 0 |
| 法学(地方专项) | 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地方专项) | 0 |
| 经济学(地方专项) | 0 |
| 工商管理类(地方专项) | 0 |
| 社会工作(地方专项) | 0 |
|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 0 |
| 动画(中外合作办学) | 0 |
计算机类
数字媒体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数字媒体是计算机科学与艺术学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是依靠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媒体、视听、交互以及相关事务的先进技术。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要学习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艺术与设计领域。该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开发、网站开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游戏开发、交互设计、三维建模、动画制作、视频制作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能在各类IT公司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多媒体软件开发及内容制作、游戏开发、网站开发、手机APP开发、视频与动画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的IT人才。
发展前景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很多新兴行业相关。展会展览、网上购物、计算机游戏、虚拟现实、数字家庭、远程教育、动画与视频、数字艺术等等,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社会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数字媒体技术人员可以在多媒体IT公司、游戏开发公司和企事业单位里从事程序开发、交互设计、项目策划、产品经理、科学研究等职位工作。随着数字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本专业力求从人才培育模式、理念及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依托我校工科背景、艺术特色,结合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升级背景,培养具有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本专业设计了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务模拟和综合实习活动;还有项目实战、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比赛活动。本专业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创造条件。
本专业开设了各种校企联合培养班,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近三年,先后与东田软件、靖凯科技等多家企业合作开设3+1校企班,实现学习和就业高效融合。
从2006年开始,本专业与德国不来梅大学计算机学院有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专业成绩和外语成绩好的同学可以申请成为交换生到德国不来梅大学学习6个月到1年。另外,本专业与美国尚普兰大学艺术学院有合作关系,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申请以4+1形式直升尚普兰大学攻读硕士。
行业地位
广东工业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我国较早开设的本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3名(一名为德国不莱梅大学客座教授),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目前本专业为国内知名、省内领先,在省内外已形成良好的影响力。
本专业以“专业化、国际化、本土化”为旗号,以“教学为重,学生第一”为办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受较大的欢迎和认同,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2011年以来,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其中在广东就业占95%。超过80%毕业生进入了各类企业,4%进入行政事业单位,6%在国内或出国升学深造,5%以专业技术创业并发展良好。
毕业生主要在广州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就业。著名企业包括百度、腾讯、网易、阿里巴巴、迅雷、东田教育、广东电视台等。选择深造的毕业生到德国不来梅大学、尚普兰大学、中山大学等攻读研究生。
目前应届毕业生薪酬水平在月薪5000-10000元之间,已毕业五年的毕业生薪酬水平在月薪1-3.2万元之间。在本科各专业中属于上等水平,并且薪酬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本专业成立以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优秀人才,部分毕业生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会计学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包括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等四个方面。它以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主要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核心课程,学习企业资产与价值评估、云会计与智能财务共享、资本营运与财务战略、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等专业选修课程。
发展前景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量新兴职业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但会计相关工作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经济决策离不开会计思维与职业判断。社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需求高,会计师事务所、各大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人才,会计专业人才可从事财务数据分析师、财务部经理、基金经理、风险经理、注册会计师、财务总监等工作。会计专业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良好。会计相关工作是企业的核心职位,很多企业选拔管理层都注重财会方面的知识积累。未来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本专业从人才培育模式、理念及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设计了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务模拟和综合实习活动,还有财会分析、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比赛活动。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创造条件。开设了各种校企联合培养班,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近三年,先后与用友ERP、富力地产等33家企业合作开设3+1校企班,实现学习和就业高效融合。
行业地位
本专业已拥有会计专业硕士学位即MPAcc授予权,在省内外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会计学专业所属的工商管理学科位列2017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前25%。本专业以打造“国际先进理论和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会计专业”为目标,秉承“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受较大的欢迎和认同,学生就业形势普遍较好。2012年以来,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在广东就业占95%。超过80%毕业生进入了各类企业,9%进入行政事业单位。8%在国内或出国升学深造。著名企业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局、腾讯、网易、阿里巴巴、普华永道、中国银行等。选择深造的毕业生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攻读研究生。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921
邮箱:caiwu126@126.com
机械类
工业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工业设计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与产业深度融合、跨专业协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设计能力和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应用型人才,为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制造业服务,从事工业设计创新开发及相关领域研究的高级工业设计人才。
发展前景
工业设计专业是我院最早设立的专业,本专业依托广东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强大的产业背景支撑,经过十余年发展,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省内外工业设计教育界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培养特色
(1)国际化:国际化教授队伍10人,从北欧引进的 “工业设计集成创新科研团队”, 2012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均为来自欧洲、美国的顶级工业设计大师。产业化:依托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团队、大师工作室、东莞设计创新院、华南工业设计院、广东省工业设计技术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中心等自有平台,面向广东成熟的产业优势及市场需求。
(2)“2+2”创新班培养模式:1-2学年基础课程按入学行政班教学,3-4学年按学生兴趣及能力分别进入“智能装备”、“绿色设计”、“电子产品”、“体验设计”4个创新方向学习的个性化培养模式,系统培养学生创造力与设计实践能力,提倡科学、技术、美学的有机结合,重视现代工业设计的理论方法研究及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并多次获得红点、iF等国际顶级设计大奖。
行业地位
本专业为广东省特色示范专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协同育人基地。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共建“中国体验设计发展研究中心”,中央财政专项建设“广东省体验设计集成创新基地”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以服务广东省地区的产业为主,多在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从事电子产品、家具、交通工具、互联网产业等领域的工作,包括工业设计、结构设计、产品经理、用户研究等相关职位。国内的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都在召唤着创新与设计,本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就业前景理想,毕业生有进入华为、腾讯、TCL、美的、广汽、三一重工、洛可可设计等知名企业工作的,有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有的赴欧美留学和工作,也有的自主成功创业,就业率历年保持98%以上。
成果展示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主要学习建筑与土木工程、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应用于房地产领域的一系列实践方法与技能,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等相关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理论、制度、实务三大方面的课程。
发展前景
一、本专业对应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类重要行业。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所列的第70大类为房地产业。二、房地产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6》,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为273.85万人;根据中国房地产经纪2017年年会信息,全国活跃的房地产经纪人员数量已超过100万人;根据中国房地产估价2016年年会信息,全国房地产估价从业人员近30万人。另据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2017年春季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多的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其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
三、毕业生就业薪酬水平相对较高。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该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类别的薪酬中排第四位。
培养特色
我校房地产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采用“3+1”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前1.5年主要学习学校大平台课程,第1.5年至第3年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第4年引入企业导师,进入专业实习基地,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业地位
我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虽然自2016年首次招生,但实际上已具备十多年相关专业的办学基础,是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方向)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教授、副教授、青年博士等组成的教学研究团队,本专业教师兼任广州市房地产评估专业人员协会会长、广州市物业管理研究会会长等社团领导职务,既领头承接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行业治理、企业咨询顾问等研究课题,又依托相关平台扩大了我校房地产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就业情况
由于我校房地产专业尚无毕业生,因此仅以历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方向)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予以参考。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国土资源与房地产开发管理方向)的历届毕业生大多在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咨询顾问企业、房地产评估公司、物业管理企业等单位工作,近五年来,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7.17%,2015年和2016年初次就业率达到100%。
联系人:魏老师
联系电话:(020)87082921
邮箱:wei-wxd@gdut.edu.cn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概况
本专业旨在培养熟练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且了解现代工程管理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及发展状况,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专业能力,实现与我国建设领域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执业制度的专业要求接轨。主干课程有: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等。
发展前景
本专业发展前景广阔,学生可以报读土木工程学术型和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型研究生,毕业后还可以报读工程管理硕士(MEM),也可推荐免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历年毕业生中就有成功入读“985、211”工程院校等高水平学府的相关专业的优秀学子,有的同学也选择出国深造,进而从事科研工作。绝大部分毕业生在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咨询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和金融领域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
培养特色
依托学校建设有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政法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教学单位,为工程管理专业提供了各类教学资源,相关院系的教师为工程管理专业在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课程方面提供教学支持,学院设置齐全的土木类专业则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融合,使其具备了协同设计与管理的能力。学院建设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国际合作BIM工程中心等,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综合性实验、工程实务课程、工程管理前沿课程、专业综合训练,同时利用开放式实验的手段以及PBL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本专业在BIM技术应用与工程仿真、项目总控管理与项目治理、绿色建筑与绿色产业链等领域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行业地位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办学至今已有20年,发展历史悠久,是广东省最早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学校,本专业于2015年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是全国400多家开办同类专业的高校中第37个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的高校,也是广东省内是第三家通过住建部评估的高校。本专业在广东省拥有较为明显的学科专业优势,社会和学术影响广泛。
就业情况
本专业2017年就业率为96.88%,有著名企业: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融创房地产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方圆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22529
联系人:骆老师
邮箱:309486660@qq.com
计算机类
信息安全
广东工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具备信息安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信息安全分析与防护的模型、攻防技术和开发工具,受到严格的专业技能系列训练和项目研发初步实践,能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规范与方法,从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概况
信息安全专业需要学习计算机学科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软件工程等;同时需要学习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安全概论和网络安全与应用等信息安全专业核心课程;另外参加一些实训、靶场攻防演练、课程设计、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为能从事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管理和教学培训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发展前景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尤其是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的专业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良好。未来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本专业力求从人才培育模式、理念及信息化建设上进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为我院的优势专业,通过设置特色专业课程和项目实践环节,本专业结合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升级背景,培养具有计算机学科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网络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学院设计了各种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了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比赛活动。学院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创造条件。
学院开设了各种校企联合培养班,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培养。近三年,先后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道一、用友、东软睿道等企业合作开设3+1校企班,实现学习和就业高效融合。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各类竞赛、参加教师团队、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建立了创客空间,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覆盖高达80%。
行业地位
本专业在省内外已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专业未来的定位是全国百强知名专业。
本专业秉承“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在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就业情况
本专业人才缺口很大,学生就业形势很好。毕业生可在国家政府机关、公安部门、通信、银行、证券、金融领域从事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
招生咨询电话:(020) 39322287
联系人:谢老师
邮箱: guoboxie@gd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