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2019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

2、现场确认时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点将依据北京考试院部署及我校报考情况安排现场确认时间;外埠考点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及各考点确定。逾期不再补办。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的考生需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具体安排。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报考点”的考生需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看具体安排。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生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及有关注意事项可登录研究生院主页(yjsy..cn)查询。咨询电话:010-64492151;010-64495202(fax)电子邮件:yzb@.cn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6号信箱研招办邮政编码:100029

一、学院简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工六大门类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凭借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复合型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每年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学子来前来就读。2017年,我校来华留学生人数达3100余名,居全国第三位,留学生学历生数量居北京市第二位。2009年以来,我校已先后建立了10所孔子学院和3所孔子课堂。2010年,我校成为国家汉办首批孔子学院专职教师储备单位之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是专业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和研究的机构,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商务汉语

三、招生目录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拟招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15中国语言文学学院0501中国语言文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社会语言学02词汇语义学03语言信息处理3(含推免生1人)(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50专业研究基础(4)850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3)、(4)为学校自主命题。考试科目(3)内容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考试科目(4)内容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综合知识。参考大纲或书目另行发050105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文学院于2007年设立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2011-2018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200余名学生毕业,为海外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知名教育机构、跨国企业及中外文化交流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在商务汉语教学和研究方面,成绩突出,走在国内高校前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设立于2014年。2016年以来,已有50余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汉办汉语志愿者教师被派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希腊、爱尔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波兰、韩国、泰国

1.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本学科点计有教授6人,副教授25人,博士化率接近100%,均为中青年学术骨干,承担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文学遗产》等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本学科点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如下:1.中国文学海外传播;2.欧亚区域文化研究;3.北京话与北京文化研究;4.商务汉语研究。本学科点的培养强调打通专业壁垒,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健全的思考能力;同时依托对外经贸大学的外向型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以期在世界学术的坐标系中厘定中国语言文学的价值。

五、复试复试参考大纲将另行发布。

四、初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出版社出版年份作者354汉语基础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黄伯荣,廖序东古代汉语(1-2册)中华书局1992年王力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叶蜚声,徐通锵445汉语国际教对外汉语教育学北京语言大学出2000年刘珣育基础引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程裕帧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陈琦,刘儒德

二、专业简介1.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本学科点计有教授6人,副教授25人,博士化率接近100%,均为中青年学术骨干,承担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社科基金课题,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文学遗产》等重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本学科点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如下:1.中国文学海外传播;2.欧亚区域文化研究;3.北京话与北京文化研究;4.商务汉语研究。本学科点的培养强调打通专业壁垒,培养学生的贯通能力,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健全的思考能力;同时依托对外经贸大学的外向型资源,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以期在世界学术的坐标系中厘定中国语言文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