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各专业排位:
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8510(需要考626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9023(需要考625分);
3.智能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9023(需要考625分);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9023(需要考625分);
5.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571(需要考624分);
6.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9571(需要考624分);
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9571(需要考624分);
8.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571(需要考624分);
9.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9571(需要考624分);
10.交通运输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1.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2.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4.船舶与海洋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5.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6.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7.轮机工程(陆上专业)理科普通类排位20098(需要考623分);
1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20635(需要考622分);
19.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20635(需要考622分);
20.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0635(需要考622分);
21.交通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2.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3.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4.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5.电子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6.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8.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29.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21164(需要考621分);
30.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5626(需要考613分);
31.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25626(需要考613分);
32.日语理科普通类排位26802(需要考611分);
33.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507(需要考605分);
34.轮机工程(海上专业)理科普通类排位42142(需要考588分);
35.航海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6788(需要考582分);
36.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767(需要考618分);
37.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4375(需要考599分);
38.应用物理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5689(需要考597分);
39.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795(需要考588分);
40.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3795(需要考588分);
41.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952(需要考587分);
42.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952(需要考587分);
43.社会工作文科普通类排位4253(需要考585分);
44.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4253(需要考585分)
2019年大连海事大学各专业四川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四川 | 电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6 | 1851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25 | 19023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62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5 |
| 通信工程 | 624 | 19571 |
| 法学 | 624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24 |
| 软件工程 | 624 |
| 网络工程 | 624 |
| 交通运输 | 623 | 20098 |
| 自动化 | 623 |
| 工商管理 | 62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3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23 |
| 金融工程 | 623 |
| 物联网工程 | 623 |
| 轮机工程(陆上专业) | 623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2 | 20635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22 |
| 交通管理 | 621 | 21164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21 |
| 应用物理学 | 62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21 |
| 电子商务 | 621 |
| 物流管理 | 621 |
| 土木工程 | 621 |
| 地理信息科学 | 621 |
| 旅游管理 | 621 |
| 物流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3 | 25626 |
| 英语 | 613 |
| 日语 | 611 | 26802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605 | 30507 |
| 轮机工程(海上专业) | 588 | 42142 |
| 航海技术 | 582 | 46788 |
| 网络工程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618 | 22767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599 | 34375 |
| 应用物理学 | 597 | 35689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588 | 3795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88 |
| 工商管理 | 587 | 3952 |
| 行政管理 | 587 |
| 社会工作 | 585 | 4253 |
| 旅游管理 | 585 |
计算机类
物联网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良好的数学、自然科学和扎实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应用能力,能在物联网工程尤其是交通相关物联网工程从事系统设计、软硬件产品研发、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之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建设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围绕交通及其它行业对物联网工程技术的人才需求而培养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其课程设置涵盖物联网技术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在工程应用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根据我校的航运特点设立了多门具有行业特色的物联网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原理、控制原理与设计、数字通信原理、传感器原理与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基础、工业网络技术、数据采集与检测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无线网络技术等。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可从事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中系统、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名。本专业是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主要支撑专业之一。本专业分为微波与射频技术、图像与视频信号处理和基于FPGA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3个专业方向。本专业的特点是重基础、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专业方向设置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重点发展方向。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有国外学习、工作或交流经历。本专业有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1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了《数字微波通信》、《信号检测与估计》等专著,编写出版了《微波技术》、《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多部教材。
本专业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十余个专业实验室,还拥有多个国内外著名企业资助的实验室。此外,本专业学生每年到辽宁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还可以到学校远洋实习船参观实习。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省级以上奖项数十项,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十项。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以申请我校与法国奥尔良大学和图尔弗朗索瓦拉伯雷大学的“3+3/4+3” 联合培养项目以及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3+1+1” 联合培养项目。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微电子技术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压缩技术、语音信号处理、FPGA数字系统设计、射频电路设计、计算机通信网等。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船舶、港口及其它领域现场电气工程师,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本专业具有海洋工程特色,强电弱电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计划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本专业已成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特别是辽宁船舶航运企业研发高附加值船舶所需的电气技术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大,92%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教师数量充足。
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此外,本专业拥有良好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和发展条件,本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PLC及工业控制网络、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港口供电系统、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等。
交通运输类
航海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航海技术基本理论,系统掌握船舶航行、货物积载与装卸、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船舶通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好、安全与环保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人才。毕业生可从事远洋船舶驾驶、船舶引航、管理、航海教育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1992年被列为交通部“八五”首批重点建设学科专业,支持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航海科学与技术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航海技术专业2006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示范专业,2007年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获批加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7年,交通运输工程(自定)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获批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居国内高校同类专业领先水平,拥有一支雄厚的航海技术专业教学师资队伍,31名教师持有远洋船长或高级船长适任证书。同时,还拥有国内外一流的航海技术实验实践教学仪器设备,航海实验实践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航海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
专业要求: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远洋运输事业,组织纪律性强,英语语种,辨色力正常(无色盲无色弱),无复视,身高1.65米及以上,双眼裸视力均能达4.7(0.5)及以上,且矫正视力均能达4.9(0.8)及以上。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不适宜女生报考。
主要课程:航海力学、电工学、船舶无线电技术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船舶原理、航海学、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操纵、船舶值班与避碰、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船舶安全管理、航海仪器、GMDSS设备及通信业务、船舶货运、驾驶台资源管理、航海英语阅读、航海英语会话与评估、远洋运输业务与海商法等。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和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成立于2005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十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机械学科门类齐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2人)。
本专业建立了设备先进、行业特色明显的机械工程学科基础平台,拥有交通装备先进制造与控制技术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条件已达到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水平。专业团队已经形成船舶机电一体化、流体传动、虚拟制造技术、机械摩擦磨损机理及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五年,完成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企事业委托项目30余项。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电工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互换性与测量、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CAD/CAM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系统嵌入式控制、数控技术。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建于1958年船舶电气与导航专业,1984年正式命名为通信工程专业,是交通运输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和大连海事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支持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点。2006年获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称号,2013年获批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辽宁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称号,2013年获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通信工程专业第一名,2016年获得辽宁省创新创业专业,2018年获得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学生入学后可申请我校与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的“2+2”合作办学项目。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本专业拥有国内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在海上通信领域享有很高的专业知名度。专业已建成通信原理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通信网络实验室、海上通信设备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还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大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近百项。
本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强。专任教师中3名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获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名在国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7名曾在国外进修访学。本专业教师共承担专业课程近20门,教学内容先进,能及时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已编写多本具有特色的专业教材。《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被辽宁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或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和2018年,本专业分别引进1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2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与国外一流高校接轨,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整体教学、科研、国际化水平。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通信网、GMDSS通信设备、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交换原理、卫星通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