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滁州学院安徽各专业排位:
1.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6160(需要考469分);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6160(需要考469分);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00(需要考466分);
4.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00(需要考466分);
5.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9500(需要考466分);
6.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0620(需要考465分);
7.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0620(需要考465分);
8.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0620(需要考465分);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3906(需要考462分);
10.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3906(需要考462分);
11.审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2.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3.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5.机器人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6.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8.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19.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0.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2.生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3.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4.地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5.物流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6.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7.经济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8.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29.国际经济与贸易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0.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1.园林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2.制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4.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5.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6.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8.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39.导航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40.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41.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42.化学工程与工艺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07(需要考460分);
43.地理信息科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4057(需要考542分);
44.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28832(需要考535分);
45.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8832(需要考535分);
46.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47.英语(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48.经济统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49.地理科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0.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1.审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2.园林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3.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4.网络与新媒体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5.金融工程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6.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7.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8.学前教育(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59.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60.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61.小学教育(师范)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62.物流工程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63.酒店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30328(需要考533分)
2019年滁州学院各专业安徽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安徽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10616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69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66 | 109500 |
| 金融工程 | 466 |
| 物联网工程 | 466 |
| 软件工程 | 465 | 110620 |
| 通信工程 | 465 |
| 财务管理 | 46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62 | 113906 |
| 网络工程 | 462 |
| 审计学 | 460 | 116207 |
| 电子信息工程 | 460 |
| 商务英语 | 460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60 |
| 机器人工程 | 460 |
| 自动化 | 460 |
| 土木工程 | 460 |
| 工商管理 | 460 |
|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 460 |
| 工业设计 | 460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60 |
| 生物科学 | 460 |
| 应用化学 | 460 |
| 地理科学 | 460 |
| 物流工程 | 460 |
| 市场营销 | 460 |
| 经济统计学 | 460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6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60 |
| 测绘工程 | 460 |
| 园林 | 460 |
| 制药工程 | 460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60 |
| 汽车服务工程 | 460 |
| 机械电子工程 | 460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60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60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60 |
| 导航工程 | 460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60 |
| 车辆工程 | 460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60 |
| 地理信息科学 | 文科 | 542 | 24057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535 | 28832 |
| 财务管理 | 535 |
| 英语 | 533 | 30328 |
| 英语(师范) | 533 |
| 经济统计学 | 533 |
| 地理科学 | 533 |
| 商务英语 | 533 |
| 审计学 | 533 |
| 园林 | 533 |
| 旅游管理 | 533 |
| 网络与新媒体 | 533 |
| 金融工程 | 533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33 |
| 工商管理 | 533 |
| 学前教育(师范) | 533 |
| 市场营销 | 533 |
| 新闻学 | 533 |
| 小学教育(师范) | 533 |
| 物流工程 | 533 |
| 酒店管理 | 533 |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及相关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负有社会责任感,具备较强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化工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波谱解析、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 特色课程:典型化工过程案例分析、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工、石油、原料制造、特用化学品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质量控制、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等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负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 特色课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聚合物加工工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塑料、橡胶、化纤、涂料、胶黏剂和复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应用技术研发、生产、质量管理及工艺工程师等工作。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基础-专业-多样化发展”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研究方法,具备对计算机系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将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应用于系统开发的能力,具备求实创新的意识,兼有对计算机领域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的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 特色课程:Java EE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专业IT公司、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从事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规划和管理、信息系统运维等方面的工作。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采取“筑牢基础—强化专业—多样发展”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先进技术,具备较好的网络系统集成与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基于新兴网络计算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 特色课程:移动应用开发、网络安全与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IT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从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集成,以及运行与维护、互联网应用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工作。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能力本位、市场需求、职业适应”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职业岗位驱动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家、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类产品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应用技术。 特色课程:制冷技术及设备、光电显示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通信服务、家电制造、电器设备与电子元器件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工艺管控与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工作。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
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
经济管理统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数据采集、数
据分析、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统计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统计学与经济
学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复杂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统计测度、数据
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基本原理,能够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分析思想与技术对现实
经济问题进行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
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
5.了解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统计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在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有一定认识;
6.具有能初步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
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
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
(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
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0202 财政学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
滁州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走“产品导向、测控一体、信息管理、校企融合”的特色之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以培养“懂法律法规、擅检验检测,熟工艺流程、会质量控制,知信息技术、能创新创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培养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溯源预警、控制、监督、执法、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在全面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凸显食品检验检测、食品信息化管理、食品标准化等知识与运用,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以及“模拟公司”等运作模式,实践“产品导向、测控一体、信息管理、校企融合”之特色。 主干课程: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食品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化。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食品相关企业、市场管理、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质量控制、质量认证、安全评价、标准制定、企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