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名时间截止后,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报名情况综合评估,择优录取。
2、确立人选后上报主管部门,并通过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网站,进行为期一周时间的公示,无异议者,终确立人选名单,上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备案。

培养时间:培养时间:2018年6月25日--2018年9月15日。分为四个阶段执行:

2、教学内容:项目将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中国音乐考古学》《商周音乐考古》《考古学通论》《西周乐悬制度研究》《古代乐器的鉴别与分析》《古乐器的复制与复原》《<考工记>钟磬研究》《出土乐器的测量与测音分析》《乐律学研究》《先秦史学》《汉唐史学》《音乐图像学》《中国古代乐器研究》《中国古乐器演奏研究与实践》等。项目将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中国音乐考古学》《商周音乐考古》《考古学通论》《西周乐悬制度研究

学员管理与结业:1、学员管理:学员在学期间需全程参与本项目的课程与实践活动,遵纪守法,服从管理。遵守本项目的相关管理规定,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2、结业要求:(1)考核:项目培训结业时,学员需提交一篇音乐考古研究论文;一篇田野考察笔记;参与一项古乐器实践项目等作为结业考核作业。(2)择优:项目组专家对学员提交的论文进行答辩,筛选出优秀作品组织发表出版。(3)结业:学员参与论文答辩和实

4、授课模式:授课模式: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授课模式: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授课模式:将采用理论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1)理论课程:采用专家课堂授课与集体讨论模式。(2)实践课程:采用实地考察、调研、田野实践、古乐器实践教学等。

第二阶段:2018年7月23日--2018年7月29日,集中调研考察阶段。

3、师资团队:项目教学团队主要以聘请国内外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考古学、历史学、编钟铸造工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为主要教学核心力量;以特聘首席专家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研究员、中国音乐史学会名誉会长、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子初先生为主导;以教育部教指委委员、东亚音乐考古学会副会长、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音乐考古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陈艳教授为项目主持人

2、结业要求:(1)考核:项目培训结业时,学员需提交一篇音乐考古研究论文;一篇田野考察笔记;参与一项古乐器实践项目等作为结业考核作业。(2)择优:项目组专家对学员提交的论文进行答辩,筛选出优秀作品组织发表出版。(3)结业:学员参与论文答辩和实践教学项目,考核合格者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授予结业证书。

报名材料邮寄地址及联系方式:邮寄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收件人:崔玲燕电话:邮政编码:450052联系邮箱:yinyuekaogu@业务咨询:马老师刘老师报名咨询:乔老师崔老师附件: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考古人才培养》项目报名表郑州大学音乐学院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2018年5月21日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

招生计划与范围:1、招生计划:本项目计划招收学员40人。2、招生范围:面向全国招生。

录取办法:1、报名时间截止后,主办方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根据报名情况综合评估,择优录取。2、确立人选后上报主管部门,并通过郑州大学音乐学院网站,进行为期一周时间的公示,无异议者,终确立人选名单,上报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