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学科现状简介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领域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973、863、重点基础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课题,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奖励。根据2016年11月ESI统计,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领域已经进入全球前0.8%行列,表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领域进入全球高水平大学行列。目前,材料科学领域定位于面向国家能源革命需求和2025中国制造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问题,结合我校矿业特色和区域行业的优势,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鲜明特点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在生物材料及摩擦学、矿物材料制备与应用、金属材料及表面工程、能源与环境

六、导师简介沈宝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henbaolong@.cn张德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dkzhang@.cn曹希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xichuancao@.cn冯培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pzfeng@.cn刘洪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ht100@罗勇: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ulyflying@.cn隋艳伟: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1)普通招考考生:复试内容:业务课二考试、综合面试。业务课二考试科目以所报考学科的考试科目为主,100分,笔试闭卷;综合面试由学部招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并进行外国语能力测试。综合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业务科二成绩*0.5+综合面试成绩*0.5。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按百分制)*0.3+复试成绩*0.7。

(三)申请-审核制方式报考条件是:1.符合(一)中的第1、3、4各项的要求。2.基本条件²申请者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²原则上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5或IELTS≥5.0或TOEFL≥60或WSK(PETS5)≥60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3.学术条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本学科领域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篇,或在SCI/SSCI/EI/CSSCI源刊发表文章1篇,或获第一授权人的发明专利,或获省部级奖(排名前三)。4.其他条件及要求详见相关单位发布的《2017年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工作实施细则

四、报考条件(一)普通招考方式报考条件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二)硕博(本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方式报考条件是:1.符合(一)中的第1、3、4各项的要求。2.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各年级全

2、基本条件申请者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原则上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5或IELTS≥5.0或TOEFL≥60或WSK(PETS5)≥60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二)硕博(本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方式报考条件是:1.符合(一)中的第1、3、4各项的要求。2.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各年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含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在籍研究生。3.其他要求详见中国矿业大学以硕博(本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相关文件。

(一)普通招考方式报考条件是: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4.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学术条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发表本学科领域中文核心期刊文章2篇,或在SCI/SSCI/EI/CSSCI源刊发表文章1篇,或获第一授权人的发明专利,或获省部级奖(排名前三)。

2.基本条件²申请者为全日制应届或往届学术型硕士毕业生。²原则上外语水平达到以下条件之一:CET-6≥425或IELTS≥5.0或TOEFL≥60或WSK(PETS5)≥60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