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各专业排位:
1.海洋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479(需要考619分);
2.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170(需要考613分);
3.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170(需要考613分);
4.水产养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287(需要考612分);
5.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287(需要考612分);
6.勘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87(需要考612分);
7.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287(需要考612分);
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287(需要考612分);
9.朝鲜语理科普通类排位4428(需要考611分);
1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428(需要考611分);
1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428(需要考611分);
12.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4428(需要考611分);
13.生物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49(需要考610分);
14.大气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49(需要考610分);
15.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549(需要考610分);
16.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42(需要考575分);
17.朝鲜语文科普通类排位831(需要考572分);
18.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831(需要考572分)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各专业黑龙江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黑龙江 | 海洋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19 | 3479 |
| 通信工程 | 613 | 4170 |
| 化学 | 613 |
| 水产养殖学 | 612 | 4287 |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612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61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1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12 |
| 朝鲜语 | 611 | 4428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11 |
| 电子信息工程 | 611 |
| 数学类 | 611 |
| 生物科学 | 610 | 4549 |
| 大气科学 | 610 |
| 会计学 | 610 |
| 工商管理 | 文科 | 575 | 742 |
| 朝鲜语 | 572 | 831 |
| 新闻传播学类 | 572 |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2006年成为山东省首个会计学博士点和首批普通高等教育品牌专业,2007年成为山东省首个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点,2008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成为首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2年被纳入教育部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5年,持续作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并成为山东省首个会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A级成员单位。依托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平台优势,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专业打造财会卓越人才培养特色品牌,“科教融合,产学协同,理实一体,构筑财会专业研究生教育特色资源共享平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营运资金管理特色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互动与协同”、“持续推进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等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营运资金管理”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等十几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2016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2017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2018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A级),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专业负责人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会计名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竹泉教授。人本会计专家、博士生导师徐国君教授,财务会计专家、博士生导师张世兴教授,金融会计专家、会计学系副主任王荭教授,管理会计专家、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孙建强教授,环境审计专家、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房巧玲教授,审计专家、审计与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李雪教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家、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姜宏青教授,会计信息系统专家倪均援教授、王舰教授,公司治理专家、英才工程一层次人才贾凡胜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的责任教授。 此外,依托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中国海洋大学自2012年起每年在全校入学新生中公开选拔50名左右的学生组建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班),为有志于成为国际化财会高端人才的学生提供进入会计学专业学习的机会,是山东省第一个成建制的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会计学专业(ACCA方向)将国际先进的ACCA全球统考核心课程(会计师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报告、业绩管理、财务管理、审计与鉴证业务、战略商业领袖、税务、战略商业报告、高级业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公司法与商法)等和以“营运资金管理”、“智能财务共享”等为代表的本土特色课程融合,形成国际先进与本土特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专业胜任能力。“持续推进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人才”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的学生获海峡两岸大学会计辩论赛亚军2次、季军1次,8人次获得ACCA全球统考中国大陆单科第一名,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2人次,获得ACCA就业力大比拼华北赛区冠、亚、季军各1次,近50%的毕业生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深造。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商管理专业的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后根据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工商管理”专业,连续招生达30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文科专业之一。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及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以“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宽口径、严过程、高素养、强技能”为人才培养的专业办学理念,培养具备扎实的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则惯例,能够运用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相关的管理问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企业管理专业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有企业管理博士点与企业管理硕士点,使工商管理专业成为同时拥有工商管理本科、企业管理硕士、企业管理博士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19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8人,85%是国内名校博士或海归博士。其中,有战略管理专家姜忠辉副院长、教授;市场营销专家、博士生导师柴寿升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博士生导师张樨樨教授;生产运营专家冷绍升教授;战略管理专家、博士生导师李志刚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苏慧文教授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核心课程或特色课程的授课教师。本专业每年都有多名本科学生获得参与国内外高校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机会,同时招收全日制本科国际学生。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日常组织开展如“人力资源管理大赛”、“POKE创新创业大赛”、“SRDP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商业实训大赛”、“模拟商务谈判大赛”、“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本专业定期组织举办以专业为单位的“师生面对面”活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还举办了其他如文艺、体育、辩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始建于1980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机械专业。本专业旨在为国家和地方培养具有坚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海洋复杂背景下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陆上及海洋相关机械装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企业运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于2011年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2012年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5年入选学校“本科教学重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入选山东省“双一流建设专业”,为专业发展及学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培养体系完善、教学科研成绩突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岛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业拥有“海洋机电装备与仪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海洋智能装备与仪器”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仪器装备”青岛市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在20多家海洋及机械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通过专家工作站、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平台,实施了“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筑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形成了基于OBE的课堂和实践教学贯通式培养体系。
化学类
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始创于1959年的海洋化学系,是中国海洋大学最早的四个系之一。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科基础,当年招收的本科生为海洋化学专业。随着专业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要,1986年招收海洋化学和化学两个专业。由于显著的专业特色,1993年,海洋化学专业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点,1994年海洋化学基地班开始招生。1998年因本科专业调整,原有的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合并为化学专业,2008年海洋化学基地点纳入化学专业基地管理与建设。经过60年的努力和积累,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化学(海洋化学)专业在2008和2010年分别获批山东省和国家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山东省化学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海洋化学课程团队于2010年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2019年化学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山东省级精品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视频公开课程1门,网络资源课程1门。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为国家级一流学科,这些都为以海洋为特色的化学本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本专业教师依托海洋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山东省重点学科以及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化学与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交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海洋化学系及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60余名教师承担化学专业的教学任务,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3%,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有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6人。 本专业在学校以“特色带动综合、综合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兼具化学和海洋科学坚实基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本科人才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促进教学和科研协同发展,使化学专业成为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教师在海洋化学领域研究优势和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平台作用,课程体系设置中体现海洋科学知识,渗透海洋特色。核心课程包含海水分析化学(含实验)、化学海洋学等,在科学实践训练方面,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海洋科考船开展专业实习,学生现场学习海洋调查、取样、分析等知识,为从事海洋科研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还定期邀请国内外海洋化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化学专业学生开设海洋化学与技术学科前沿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扩展其国际视野,体现本专业培养特色和优势。 中国海洋大学办学定位是建特色显著的一流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主要到化学和海洋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深造或工作。本专业结合国家和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战略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根据新时代化学及相关专业对化学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特点,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化学(以及海洋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受到良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初步训练,能胜任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的人才。
海洋科学类
海洋科学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是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涉海专业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倡设海洋学”。八十余载薪火相传,该专业已成为国内最好的海洋科学专业,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2018年和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位列国内第1名、全球第6名。 海洋科学专业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导向,聚焦海洋科学发展前沿,引领国家海洋人才培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致力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具有海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情怀,理论基础坚实、实践技能优良、创新能力卓越,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一流海洋人才。 海洋科学专业拥有由3位院士领衔的老中青结合一流师资队伍,包括近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泰山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绝大多数教师具有海外交流访问或留学经历。拥有“海洋学”国家级教学团队,生师比达6:1。专业课教师来自海洋与大气学院和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其中很多教师也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成员。教师们积极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在Science、Nature系列期刊以及海洋与气候变化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和教育部奖励,部分成果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蔚蓝色的大海是海洋科学专业的天然实验室,教师的考察足迹遍及中国近海、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北极。教师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追踪到最新的科学前沿进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海洋强国,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年轻一代发出了召唤!欢迎同学们报考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投身海洋强国建设事业!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以电子信息技术在海洋中的应用为特色,以海洋观测、探测与监测为主要方向,培养能够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海洋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