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排位(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省排位多少名才可以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09 19:50:14 解决时间:2022-12-19 12:57

满意答案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排位:综合普通类排位24649(需要考618分)。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排位
地区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
浙江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1824649588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浙江地质学(基地班)综合平行录取一段普通类64010758
会计学63513591
经济学63414128
数学与应用数学63314277
信息与计算科学63314331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63314322
地理信息科学63314618
工商管理(双语教学班)63314563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地球科学与环境类)63314543
软件工程63215071
行政管理63215047
思想政治教育63215367
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63215120
电子信息工程63115855
通信工程63115979
土地资源管理63115621
地球物理学63116038
地理科学63115959
遥感科学与技术63115967
统计学6301629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3016354
自动化63016424
市场营销63016500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63016480
地质学类(地球科学菁英班)63016312
地质学类63016506
工业设计62916871
石油工程62917263
工程管理62916890
土木工程62916912
资源勘查工程62817808
材料科学与工程628177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2817346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62817662
材料化学62717981
测控技术与仪器62718110
安全工程62718617
海洋科学(菁英班)62618775
地质工程62618855
应用化学62519366
测绘工程62519318
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62519549
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62420527
海洋工程与技术61824649
地质类(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6113092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8
软科(综合)
69
校友会(综合)
83
武书连
314
US排名
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校园概貌

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385752.04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

办学思想

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69人,其中教师195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31人,教授452人,副教授814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学校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8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自建校起,学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等地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其中周口店野外实习基地被誉为“地质工程师的摇篮”,为“全国地质实验(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能力(野外实践)基地”。学校图书馆馆舍面积2.7万余平方米,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形成了以科技文献为主体,以地学文献为特色的馆藏体系,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源保障。

学科布局

学校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全日制在校学生31040人,包括本科生18214人,硕士研究生10758人,博士研究生2068人,国际学生787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5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高级人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50余枚,银铜牌500余枚。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科学研究

学校在地质学、矿产资源能源、地质工程、地球物理、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理信息系统与测绘、材料科学与化学、经济与管理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1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8项,获“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项、“十大地质找矿成果”2项。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 5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 9人,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作者61人。学校主办的《地球科学》(中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EI Compendex收录,《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E收录,《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进入CSSCI。

学校坚持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面向全国,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组建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搭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学校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建立产学研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深圳研究院、浙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2012年成立由我校发起,联合斯坦福大学、麦考瑞大学、滑铁卢大学、香港大学、牛津大学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学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联盟高校在地学领域通过资源共享、交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共赢。近年来,学校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每年9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与会的境外专家每年400余人次。

以学校为支撑建立了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拥有“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际科研合作中心。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设立“丝绸之路学院”、“约旦研究中心”和“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


  中专 2022-12-19 12:5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主招生专业

    1楼

    招生专业学院科类专业资源学院理工资源勘查工程理工石油工程环境学院理工生物科学(菁英班)理工大气科学(菁英班)工程学院理工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工程方向)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理工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理工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理工地球物理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工业设计自动化学院理工自动化理工测控技术与仪器数学与物理学院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物理学理工信息与计算科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计划及科类要求

    2楼

    二.招生计划及科类要求2018年我校面向全国计划招收艺术团特长生45人。1.舞蹈类:12人。要求形象气质好,女生身高不低于160厘米,男生身高不低于172厘米。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擅长表演。2.西洋管弦乐类:10人。要求能用五线谱、简谱顺畅识谱,懂得基本乐理知识,演奏技术达到较高水平。不招收艺术特长为小提琴的学生。3.民乐类:13人。要求能用五线谱、简谱顺畅识谱,懂得基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校招生专业

    3楼

    招生专业1.理工类专业:地质学类、资源勘查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地球科学与环境类)、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勘查地球物理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物理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网络工程。2.文史类专业: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按大类录取的考生,入学后,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进行专业分流。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主招生计划

    4楼

    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2018年自主招生计划为225人。我校自主招生不预设分省市区计划,各省市区具体计划根据入围人数和高考上线情况确定。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视觉传达设计,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50人

    5楼

    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50人。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全面,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原理,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独立担任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平面媒体和媒体视觉形象创意策划的专业设计人才。主干学科:设计学、美术学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相近专业:广告学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送生招生计划

    6楼

    二.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我校保送生招生人数占2018年本科招生总计划数(4500人)的1%以内,即不超过45人。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对象及条件

    7楼

    三.招生对象及条件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考报名条件,参加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参加所在省级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美术类专业考试,且成绩达到省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取得美术专业省统考合格证。身体健康,无色弱、色盲。对于不分文科和理科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我校文理兼招;对于文科和理科分别投放招生计划的省份,我校只招收文科考生。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40人

    8楼

    4.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四年制本科,计划招生40人。培养目标:本专业是艺术、工艺、材料、化学、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的综合和交叉。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首饰设计及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艺术思维设计与表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珠宝设计和技术人才。主干学科:设计学,珠宝工艺学,宝石学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首饰及相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校招生计划

    9楼

    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我校2018年高校专项计划不低于本科招生计划的2%,拟招收95人(终以教育部核定的招生计划为准)。我校将根据各省(区、市)入选资格考生情况确定分省拟招生计划数,并在6月中旬通过我校本科招生网向社会公布。

  • 中专学校

    2018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计划

    10楼

    一.招生计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天津3222河北2232山东3222河南2242湖北8776湖南2222江西2232浙江4432江苏3442广东2222广西2232云南2222山西2322安徽2222重庆2322福建4422四川2222总计注:预留计划为11人。具体计划以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