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各专业排位:
1.金融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4646(需要考647分);
2.金融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901(需要考646分);
3.会计学(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6651(需要考640分);
4.信用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7317(需要考638分);
5.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317(需要考638分);
6.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7684(需要考637分);
7.法学(法学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056(需要考636分);
8.精算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35(需要考635分);
9.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8834(需要考634分);
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8834(需要考634分);
11.劳动与社会保障理科普通类排位9225(需要考633分);
12.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9225(需要考633分);
13.审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9225(需要考633分);
14.金融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663(需要考632分);
15.财务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663(需要考632分);
16.行政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9663(需要考632分);
17.旅游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5(需要考631分);
18.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5(需要考631分);
19.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5(需要考631分);
20.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085(需要考631分);
21.法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2.管理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3.市场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4.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5.投资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6.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0540(需要考630分);
27.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0944(需要考629分);
28.财政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944(需要考629分);
29.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0944(需要考629分);
30.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0944(需要考629分);
31.保险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2.税收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3.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4.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5.金融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6.物流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7.经济统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8.商务英语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39.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4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42.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43.英语(翻译方向,英语语种考生)理科普通类排位11354(需要考628分);
44.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务)理科普通类排位18129(需要考615分);
45.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0537(需要考611分);
46.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金融服务营销))理科普通类排位21774(需要考609分);
47.财务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18(需要考612分);
48.行政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354(需要考607分);
49.法学(法学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354(需要考607分);
50.金融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454(需要考606分);
51.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1454(需要考606分);
52.信用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557(需要考605分);
53.市场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1557(需要考605分);
54.金融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557(需要考605分);
55.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673(需要考604分);
56.会计学(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673(需要考604分);
57.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673(需要考604分);
58.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790(需要考603分);
59.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790(需要考603分);
60.财政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1.保险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2.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3.劳动与社会保障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4.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5.审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6.商务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912(需要考602分);
67.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2033(需要考601分);
68.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2033(需要考601分);
69.英语(翻译方向,英语语种考生)文科普通类排位2033(需要考601分);
70.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2171(需要考600分);
71.人力资源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171(需要考600分);
72.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2171(需要考600分);
73.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2171(需要考600分);
74.税收学文科普通类排位2305(需要考599分);
75.旅游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2305(需要考599分);
7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2305(需要考599分);
77.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3405(需要考592分);
78.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文科普通类排位3818(需要考590分);
79.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金融服务营销))文科普通类排位4023(需要考589分)
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各专业四川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四川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47 | 4646 |
| 金融学 | 646 | 4901 |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40 | 6651 |
| 信用管理 | 638 | 7317 |
| 会计学 | 638 |
|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 | 637 | 7684 |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班) | 636 | 8056 |
| 精算学 | 635 | 8435 |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634 | 8834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34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33 | 9225 |
| 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 | 633 |
| 审计学 | 633 |
| 金融工程 | 632 | 9663 |
| 财务管理 | 632 |
| 行政管理 | 632 |
| 旅游管理 | 631 | 10085 |
|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 631 |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31 |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631 |
| 法学 | 630 | 10540 |
| 管理科学 | 630 |
| 市场营销 | 63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班) | 630 |
| 投资学 | 630 |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30 |
|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 629 | 10944 |
| 财政学 | 629 |
| 统计学 | 629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629 |
| 保险学 | 628 | 11354 |
| 税收学 | 628 |
| 工商管理 | 628 |
| 人力资源管理 | 628 |
| 金融数学 | 628 |
| 物流管理 | 628 |
| 经济统计学 | 628 |
| 商务英语 | 628 |
| 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 | 628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 | 62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信息化方向) | 628 |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628 |
| 英语(翻译方向,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628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国际商务) | 615 | 18129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会计学) | 611 | 20537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市场营销(金融服务与营销)) | 609 | 21774 |
| 财务管理 | 文科 | 612 | 918 |
| 行政管理 | 607 | 1354 |
| 法学(法学与会计学双学位班) | 607 |
| 金融学 | 606 | 1454 |
| 新闻学(经济新闻方向) | 606 |
| 信用管理 | 605 | 1557 |
| 市场营销 | 605 |
| 金融学(双语实验班) | 605 |
| 法学 | 604 | 1673 |
| 会计学(双语实验班) | 604 |
| 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验班) | 604 |
| 会计学 | 603 | 1790 |
| 国际商务(双语实验班) | 603 |
| 财政学 | 602 | 1912 |
| 保险学 | 602 |
| 工商管理 | 602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602 |
| 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 | 602 |
| 审计学 | 602 |
| 商务英语 | 602 |
| 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 | 601 | 2033 |
| 金融学(证券与期货方向) | 601 |
| 英语(翻译方向,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601 |
|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 600 | 2171 |
| 人力资源管理 | 600 |
| 工商管理(双语实验班) | 600 |
| 电子商务(支付结算方向) | 600 |
| 税收学 | 599 | 2305 |
| 旅游管理 | 599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商务智能方向) | 599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商务) | 592 | 3405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 | 590 | 3818 |
|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市场营销(金融服务与营销)) | 589 | 4023 |
金融学类
投资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投资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掌握现代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能够准确理解与执行投资政策并自主解决现实投资问题,掌握相关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能够对企业财务及投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第三方组织、金融机构、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领域从事政府投资与管理、证券投资与运作、实业投资与运营、房地产投资与营运等投资理财工作,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宽厚的专业基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素养和优秀品格的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的经济管理卓越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投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优异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投资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投资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投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投资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投资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投资活动的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投资发展和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初步从事投资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本专业于1988年开办,2007年恢复招生,具有学士学位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级投资专业人才。本专业以宏微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理论为主体,着力培养投资理论基础扎实,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从事政府投资与管理、证券投资与运作、实业投资与运营、房地产投资与营运等投资理财工作的创新人才与未来社会与行业领袖。本专业主要招收以英语为外语的理科生,学制四年,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业任务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会计学、投资学、公司金融、投资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公共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估、国际投资学、项目可行性研究仿真、不动产投资学、计量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国内外专业投资公司、金融与非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信托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投资评估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行政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宏观思考、政策分析、文字表达、协调沟通和组织决策能力,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政府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具备进一步攻读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基础的创新型行政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较强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践能力,掌握行政管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现代公共行政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与创新发展一般规律,掌握政治学、公共经济、公共行政、行政法学和现代管理学知识及前沿动态; 2.具有较强的系统思维、宏观思考和政策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具有独立或联合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公共演讲能力和规范、准确、简洁、清晰、优雅、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突出的组织决策、协调沟通和团队领导能力; 4.掌握多元学科知识,具有宽阔的学科视野和多元智能结构; 5.能熟练运用英文进行阅读和交流,具有持续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专业特色:以经济学为背景,多学科交融,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 核心课程: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学、秘书学、社会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经济金融机构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博文化知识素养,能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和理论,熟悉现代社会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明悉文化传播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实用写作、语言交际、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财经文秘工作实践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文秘以及管理理论、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学创作、实用文写作,商务文书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熟悉国情,了解国家语言文学、文学艺术和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汉语言文学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具有初步从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学校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系统设计中文、经济、金融、贸易、管理等多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沟通、写作、策划及语言交际能力和金融经济领域文秘实务综合素养,尤其突出财经行业内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创新型和复合型文秘人才的需求。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商务写作、秘书学、涉外文秘、货币金融学、微观经济学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政府部门、行政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机构从事高级管理、文秘、公共关系协调相关工作。
法学类
法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法学 培养目标:法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以本校经济学、管理学等优势学科为依托,注重加强法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优良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深厚人文底蕴和综合修养,扎实法学理论基础,良好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法治的需要,适应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适应经济、法律全球化趋势要求,具备学习能力、概括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忠诚法律、维护正义、刚正不阿、清廉执法等修养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培养要求:为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为基、能力为重、创新为魂”的培养理念。本专业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应基本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特质: (一)知识和理解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全面掌握以下重要课程的专业知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制史。 选修课程包括:婚姻法与继承法、法律经济学、财税法、证据法、保险法、金融法、外国法制史、合同法、企业法与公司法、刑事侦查与法医学、竞争法、法律社会学、法律英语、侵权责任法及其他社会科学课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 (二)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习结束时,学生应达到所授予学位规定的水平,较熟练掌握法律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应能够: 1.理解并掌握法学领域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 2.了解我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3.掌握并能批判地运用法学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能对社会现象进行恰当的专业判断; 4.在对法学理论及法律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批判性地评论各种观点及证据,对法律和社会问题能进行初步研究; 5.适当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6.较熟练阅读并理解外语专业文献。 (三)认知能力及非专业技能 包括沟通与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创新精神,在学位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够明确地展示出以下能力: 1.良好的伦理道德理性判断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认知能力; 2.对辩论和论证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 3.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4.对多种数据资源特别是电子数据资源和相关文献进行查找、摘录、分析 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5.检索参考资料的能力; 6.使用信息与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能力,比如电子表格、文字处理、联机数据库运用等; 7.良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批判性地评论各种观 点及证据的能力、对法律和社会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8.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关怀情操。 专业特色:本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省重点建设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以本校财经学科的优势为依托,注重加强法学与财经学科的交叉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并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庭审研讨、法律诊所等多种教学方式,其中我院首创的“庭审研讨教学法”形成了全国性影响。此外,法学院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建立有几十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环境与资源法、金融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婚姻法与继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税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公检法、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全球500强企业工作,学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管理科学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管理科学 培养目标 使学生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管理科学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其应用于各类管理问题。 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运行与管理的基本原理,能够对管理实践问题进行系统优化分析、设计。培养学生运用管理思想、系统方法、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管理活动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将来能从事企事业、政府部门管理、决策分析与优化方面的工作。 使学生具备进一步攻读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基础。 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并能清晰表达管理科学核心概念、主要理论与分析方法。 2.能够合乎逻辑地运用管理科学原理进行相关理论问题论证、优化分析和设计。 3.运用管理科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创新能力。 4.运用管理科学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5.熟练掌握以下技能:口头与书面沟通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满足应用与学术研究所需的计算机技能;文献与信息检索能力;应用管理科学优化软件及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专业特色:管理科学专业所属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2008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专业突出管理科学与金融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培养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货币金融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管理决策模型与方法、系统工程、运营管理、项目管理、投资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管理经营决策模拟、经济博弈论、质量控制与管理、数据挖掘与应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工商管理类
人力资源管理
西南财经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财经思维方式,系统掌握工商部门和公共部门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各类大中型企业、金融部门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经理人,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实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格,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经过四年专业培养后具备如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方法,熟悉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了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和劳动关系管理法律法规; 4.独立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管理及领导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身体素质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国际人力资源、人员素质测评技术、管理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生去向:在国内攻读硕士学位;赴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在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