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熟悉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并运用于电路计算中。2、会计算电路的功率,并进行吸收、提供的判断。理解并掌握功率守恒定律。3、理解特勒根定理的内容和应用。4、熟练掌握理想电路元件(R、L、C、US、IS及受控源)上电压、电流的数学约束关系及其与实际物理过程的关系。5、掌握受控源的定义、种类及其与独立源的区别。6、会正确运用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7、能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分析电阻电路中的实际问题。8、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推广的内容和方法。

第六章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1、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定义及其主要作用。2、熟练掌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VCR及电容电压、电感电流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3、会计算电容、电感的贮能。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1、掌握线性电路的比例性的内涵,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熟练掌握叠加原理、会运用其进行电路分析运算、会计算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第二章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1放大的概念及其一般分析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1放大的概念及其一般分析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1放大的概念及其一般分析方法,要求达到“识记”层次1.1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构成条件1.2放大电路的一般分析步骤及动态静态的叠加关系2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要求达到“综合应用”层次2.2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结构、静态图解分析法、近似估算法;动态图解分析、大不失真输出幅度,动态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交流指标;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的画法;2.2分压式

(2)各章考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第一章15%第二章15%第三章10%第四章10%第五章10%第六章15%第七章15%第八章10%

第五章双口网络1、掌握双口网络的流控型和压控型VCR,理解双口网络的混合型VCR和双口网络的传输型VCR2、熟练掌握互易双口和互易定理,理解各组参数间的关系和具有端接的双口网络,了解双口网络的互连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一般来说,对概念、原理、理论知识等,可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词表述;对计算方法、应用方面,可用“会”、“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1、熟悉理想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并运用于电路计算中。2、会计算电路的功率,并进行吸收、提供的判断。理解并掌握功率守恒定律。3、理解特勒根定理的内容和应用。4、熟练掌握理想电路元件(R、L、C、US、IS及受控源)上电压、电流的数学约束关系及其与实际物理过程的关系。5、掌握受控源的定义、种类及其与独立源的区别。6、会正确运用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7、能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分析电阻电路中的实际问题。8、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推广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运

第七章一阶电路1、熟练掌握电路的初值、动态方程的建立、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暂态响应、稳态响应、阶跃响应、分段常量信号作用的子区间分析。2、熟悉掌握电路的三要素: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的概念、并会运用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的响应。3、通过讨论一阶电路的能量转换的物理过程、理解电路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

1、题一图所示为一带有8个端钮的集成电路,试求U0、U4、U7、U10、U23、U30、U67、U56及电流I。(10分)题一图.●综合计算和解答题:60%(由5-6个小题组成,含说明题或证明题。)题一图.●综合计算和解答题:60%(由5-6个小题组成,含说明题或证明题。)题一图.●综合计算和解答题:60%(由5-6个小题组成,含说明题或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