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分析》考试大纲数值分析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求解的数值方法,在电子计算机成为数值计算的主要工具后,则要研究适合于计算机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本课程的任务在于系统介绍经典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解决无法给出解析解的数学问题以及在以后工程应用中遇到的离散数据处理分析预测问题。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熟悉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要注意方法的技巧及其与计算机的结合,重视误差分析、收敛性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无机化学》博士入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译名:advanceinorganicchemistry课程性质:基础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考试时间:3小时分数:100分考试内容:1、了解热力学稳定性与反应自发性,动力学稳定性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能对物质稳定性给予合理的解释。2、掌握无机反应中的耦合现象以及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3、利用热化学循环计算晶格能及在无机反应中的应用。
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博士招生《高等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基本内容:1,取代基效应(诱导效应;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场效应;空间效应)2,立体化学(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构象与构象分析)3,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包括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碳烯,氮烯,苯炔)4,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芳香性及芳环上的取代反应6,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7,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8,消除反应9,分子
《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内容和基本要求(1)材料引言(定义、材料类型、发展方向、基本要求)理解材料科学的定义与分类;了解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研究领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方向;(2)晶体结构(晶体的对称、单形和聚形、晶体定向及结晶符号)掌握对称操作和理解对称要素概念(对称面、对称轴、对称中心和旋转反伸轴),掌握操作方法,理解晶体的对称定律。理解单形的概念,了解47种几何单形和146种结晶单形、47种几何
《材料测试技术》(博士入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复合材料等。考试目的与要求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加以表征的技术方法,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开发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掌握表征或测试技术进行材料物相鉴定、测试与性能表征的研究思路,全面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从材料的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和形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一)X射线衍射分析1.理解X射线衍射的方向与强度公式,掌握Bragg公式的推导过程。2.理解晶体结构,掌握单晶体和多晶体分析方法的原理。3.会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析多晶体,掌握物相定性分析的全部过程。了解定量分析方法。4.会进行指标化,晶型判别(高、中级晶族),晶胞常数计算等应用。(二)电子显微分析1.理解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原理与特点。2.理解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原理与特点。3.掌握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物理信号与相应的分析方法。4.了解显微成分分析方法。(三)热分析1.掌握DTA、DSC的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掌握差热曲线的判读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指定参考书中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考查要点详见本纲第三、四部分。

五、推荐参考书目:《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重排本)杨南如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材料结构表征及应用》吴刚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三)热分析1.掌握DTA、DSC的原理,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掌握差热曲线的判读及影响因素。2.了解热重分析方法的原理与应用范围。

(二)电子显微分析1.理解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原理与特点。2.理解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原理与特点。3.掌握电子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物理信号与相应的分析方法。4.了解显微成分分析方法。

(一)试卷结构(满分100分)1.X射线衍射分析约15分2.电子显微分析约15分3.热分析约10分4.振动光谱约10分5.质谱约5分6.核磁共振波谱约15分

(四)振动光谱1.掌握振动光谱的概念与振动方式的计算。2.掌握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的区别,掌握红外光谱中产生谱带的条件。3.领会红外光谱及拉曼光谱的应用特点及应用实例。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加以表征的技术方法,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开发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掌握表征或测试技术进行材料物相鉴定、测试与性能表征的研究思路,全面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从材料的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等方面出发探寻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材料设计的目标。

三、考试内容及比例(一)试卷结构(满分100分)1.X射线衍射分析约15分2.电子显微分析约15分3.热分析约10分4.振动光谱约10分5.质谱约5分6.核磁共振波谱约15分(二)题型比例:全部采用问答题、分析计算题。(三)考试时间:180分钟。

(六)核磁共振波谱1.掌握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2.了解几种不同核磁共振实验的区别3.理解核磁共振波谱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