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18年同济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同济大学广东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12-23 21:33:25 解决时间:2022-12-19 16:44

满意答案

2018年同济大学广东各专业排位:
1.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232(需要考672分);
2.工业设计理科普通类排位622(需要考660分);
3.城乡规划理科普通类排位707(需要考658分);
4.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917(需要考654分);
5.计算机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34(需要考652分);
6.金融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099(需要考651分);
7.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162(需要考650分);
8.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0(需要考649分);
9.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0(需要考649分);
10.数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0(需要考649分);
11.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95(需要考648分);
12.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普通类排位1357(需要考647分);
13.交通运输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1(需要考646分);
14.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1421(需要考646分);
15.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21(需要考646分);
16.车辆工程(汽车)理科普通类排位1508(需要考645分);
17.工科试验班理科普通类排位1508(需要考645分);
18.物理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08(需要考645分);
1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508(需要考645分);
20.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普通类排位389(需要考631分);
21.新闻传播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613(需要考625分);
22.社会学文科普通类排位658(需要考624分);
23.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804(需要考621分);
24.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804(需要考621分)
2018年同济大学各专业广东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广东建筑学理科本科批普通类672232
工业设计660622
城乡规划658707
智能制造工程654917
计算机类6521034
金融学类6511099
土木工程6501162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6491230
电子信息类649
数学类649
软件工程6481295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6471357
交通运输类646142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646
机械类646
车辆工程(汽车)6451508
工科试验班645
物理学类6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645
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631389
新闻传播学类625613
社会学624658
英语621804
法学621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优势
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所依托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首批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高峰学科,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学术地位。
百年历史、体系完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历史上溯到1914年,交通运输专业始建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轨道交通领域运输管理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我国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先后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同济大学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之一。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我国陆路交通领域最完整的学科,涵盖铁道、道路、机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智能化等所有领域。
精心培养、人才辈出: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是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管理精英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最主要基地之一。培养了一批省部级领导、设计大师、名师等精英人才,毕业生一直为国际著名大学和国内重点企业所青睐。
专业内涵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重点研究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货运输组织、列车运行组织与调度指挥、运输系统分析与仿真优化、综合运输系统的协同优化,以及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
专业特色
综合性:完整的综合交通运输工程知识结构和卓越的轨道交通运输专业能力。
卓越性: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
引领性:2010年首批通过“交通运输专业”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校之一。
培养特色
能力、专业、素质三维(位)一体培养助力你的成长
能力:理论分析、实验实践、团队协作
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工程技术
素质:匠心精神、创新思维、国际视野
围绕专业、素质、能力培养构筑四大平台
学术争鸣
每周一到两次的“同路人”学术论坛以及不定期举办的“运输与物流讲堂”等启发你的思维
高水平的教师与同学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你的灵感
国际交流
暑期学校亚、美、欧“学习—实践—研究”助你开阔视野
实习实践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内实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你的实践经验
创新创业
“基础—训练—交流—竞技”四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世界领先的实验平台激发你的科研热情、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众多奖助学金支持你的发展
国际交流
本专业对外交流频繁,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十分活跃。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丹麦、瑞士、西班牙、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荷兰、奥地利、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关系,开展双边联合授予学位、联合培养、联合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学分互换、短期访学、暑期学校、学生学术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国际交流活动。
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发展迅猛,同时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管理模式与运输组织方式的变化使交通运输专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轨道交通运输领域运输管理人才需求旺盛,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用人供需比例长期维持在1:10以上,学习交通运输能满足你对未来探索的渴望,实现你服务社会、造福大众的崇高理想。
知名校友
张春新—1958级,原上海铁路局,副局长
万腓力—1959级,原上海铁道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麟书—1960 级,原铁道部,总工程师
曹 菁—1960级,原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
王兆成—1962级,原铁道部,副部长
常国治—1964级,原铁道部,总调度长
郭玉华—1978级,中国铁路总公司,客运部主任
邵伟中—1980级,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
安路生—1982级,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何元庆—1982级,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双—1983级,国家铁路局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庄 河—1986级,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任广鑫—1986级,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副书记
贯昌奉—1986级,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秋荣—1991级硕士研究生,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 峻——1990级,中国铁路总公司,货运部主任
本科生毕业去向
政府/企业管理、科学研究、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等为交通运输专业提供广阔的就业前景。
1.管理单位:中央各部委、各铁路集团、各省交通厅、发改委、建交委、市管处、建设处。
2.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和住建部相关设计院或研究院、各铁路设计研究院、各省市专业设计院和研究院、中外资交通/物流咨询公司。
3.大型国企:中铁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地铁集团、城建集团、市政工程公司、专业监理公司。
4.智能交通公司:卡斯柯、泰雷兹、海信集团。
5.国内外大专院校:分布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
6.其他:银行系统、大型汽车制造企业、投资公司、设施设备生产及代理公司等。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变革。为了在世界制造业格局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主攻方向都是智能制造。为此,2018年同济大学率先设置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新工科专业。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依托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其培养方案融合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是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据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信息等相关专业知识及人文职业素养;具备面向工程实践,发现、分析、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并具有国际化视野;身心健康、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精神的人格。毕业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智能制造相关产品及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工作,解决智能制造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专业优势
1、是教育部首批设置的“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四年制本科专业。由20名国内外教授为核心的共80多名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采用"宽基础、重实践、求特色、国际化"专业理念和"需求导向"的培养模式来塑造智能制造生产系统级的专业人才。
2、本专业依托的同济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具备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机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同济大学-西门子机电控制实验室、同济大学-斯来福临数控磨削加工实验室、同济大学-帕克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室、工业4.0学习工厂等多个中德合作基地和校企联合实验室。
3、本专业建有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和设施。新建具有鲜明智能制造特色的“同济大学智能制造中心(IMC)”,中心由德国菲尼克斯、西门子、蔡司、美国国家仪器(NI)企业等共建的6个具有世界最先进技术与装备的专业实验室与平台组成,主要包括“中德精密智能制造工艺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冲铆联结及轻量化成型工艺实验室”、 “多机器人可重构智能装配实验室”、“中德智能生产系统实验室”、“大功率激光切焊一体化加工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控制实验室”。
3、本专业紧扣同济特色,注重国际交流。建立了与德国、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人才国际化合作培养模式。通过中德机械工程中心,建立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等知名大学、德国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知名企业的合作,提供学生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竞争力。
4、本专业是2018年成立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的发起单位。已有国内100多所高校、企业加盟,成功举办两届联盟大会,旨在开展教学交流、实验共享、企业联合培养,形成了同济大学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
就业方向
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航空航天、汽车与高铁、海工装备、现代能源、医疗装备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承担生产、管理和研发方面的重要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特色优势
环境科学专业于2001年设立,所在学科于2017年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A+,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10年,本专业创立了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实验区,2019年设立环境科学基础学科拔尖班,2020年入选同济大学“强基计划”。环境科学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和人才需求,围绕环境化学与健康、生态毒理学、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污染过程与生态修复、环境新能源与新材料、污染预防与控制理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科研领域不断耕耘,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已成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环境科学创新研究的大师级后备人才。面向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尤其是对能够解决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中科学问题的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综合实验技能及专业素养,富有创新思维和多方位实践能力,掌握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具备持续学习提升能力,能够在由不同角色人员构成的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者有效发挥作用,能够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继续在国内外高校深造和工作。其中读研(含出国)约80%。就业方向有:国家和地方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包含外资、民营等企业);涉及工作的岗位有管理类、设计类、教育类和咨询类等。就业率100%。
人才培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环境领域卓越、拔尖创新人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和未来,如何有效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和治理污染,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同时也关乎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前沿学科,由理、工、管理、社科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面向国内外环保、市政领域重大需求,培养理工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卓越工程领军人才和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国际交流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每年选拔优秀学生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国立桥路学校等世界环境领域著名高校参加双学位本硕培养计划(3+2;3+1+1),与加拿大女王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建立了本科双学位培养体系(2+2),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学院”,助力“一带一路”、国际环保组织人才培养
知名校友
钱易 1956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毕业,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宁 1975年同济大学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生的未来发展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除在本校继续深造外,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佐治亚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亚琛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位。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世界 500 强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环境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将持续增长。同济大学环境类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并持续关注他们的未来人生发展,助力学子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
社会学类 社会学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高尚人文精神、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社会学专业知识、熟练应用社会调查工具与统计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管理、咨询和研究等工作。本专业的培养特色是:理论学习与方法训练比翼齐飞;厚基础与宽口径有效均衡;专业学习与经世致用紧密结合。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质性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应用、社会调查、经济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城市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城市化与社会治理、文化与大众传媒、社会保证与社会政策等。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学科/专业地位
教育部2016年第4轮学科评估中,在165所参评高校中获得A类学科,位列同济大学12个A类学科之一。
“软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媒体艺术与科学”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
教育部示范软件学院2003年中期评估和2006年验收评估,名列全国第5名。
师资队伍一流
软件学院拥有一支精干、高素质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0余人,博士学位比例超过90%,5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3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外国专家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外国专家项目获得者1人,“浦江人才计划”教师2人,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称号教师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上海市模范教师1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教师1人,国内外知名兼职教授多人。学院还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首席科学家1人。
科研基础雄厚
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国企攻关项目10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余项,且与华为、华东计算所、SAP、谷歌、Apple、IBM等业界知名企业,以及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高校建立起深层次合作关系。
专业内涵丰富
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按预算和进度实现满足用户要求的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或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软件产业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机器学习、网络空间安全、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传感器,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目前热门应用领域的基础和核心。
学院基于软件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深厚、具有创新潜力,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的多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教研成果丰硕
本专业开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1门,上海市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1门,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门,教育部-IBM/SUN/微软/英特尔精品课程15门。校级全英语课程9门、双语课程9门,校级通识课程2门。出版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本,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3本。获高等教育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多项。
实习资源独特
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上海市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校企联盟单位20多家,实习合作企业近100家,使学生实习与专业、兴趣未来发展有机结合。
国际合作深入
学院与十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如阿尔托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学生交流和合作培养机制,三、四年级本科生可申请进行双向对等的1~2个学期的交换学习,期间互认学分、互免学费。与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合作联系。2014年前往国外交换的本科生超过当年入校本科生总人数的50%。
创新创业活跃
学院与Apple、IBM、Google、SAP、eBay、Microsoft、Ericsson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多个校企联合学生俱乐部,其中,Apple俱乐部是Apple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俱乐部。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创新创业空间,Apple俱乐部在App Store上架60多个学生自主开发作品,下载量累计超过500万次。学生作品屡获国内外多项赛事的大奖。在2017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移动应用创新赛中,学院的作品《晬颜》获得唯一特等奖。在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本科生的“虾滑输入法”项目获得创业计划赛金奖。毕业生创业公司中近10家在业内有广泛影响力。
就业前景广阔
2012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一直稳居全国所有本科专业前列;2015年以来,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位居首位。
同济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知识全面且富有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一直供不应求。建院至今,已培养本科生2678人,约有20%的毕业生在本校和国内一流大学读研,约有16%的学生在世界著名大学读研,约有64%的学生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国内知名企业、创业型企业就业。
软件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领域,包括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等,覆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Apple/Google/Facebook/Microsoft/IBM/SAP/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携程/网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银联数据/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农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人寿等。
软件学院毕业生赴国(境)外深造的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波士顿大学/京都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教堂山北卡大学/乌普萨拉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
法学类 法学
同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剖析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将大有可为。
本专业旨在培养服务国家治理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各类法治人才,包括立法者、法官、检察官、政府执法者等法治专门人才,律师、公证员、公司法务等法律服务人才,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以及从事法学教学研究等法律研究人才。
比较优势
历史悠久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5年与德国合作培养的法政科学生。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正式成立法学院并当年招生。初创的同济大学法学院名家汇聚,首任院长胡元义是当时全国仅有的34名“部聘教授”之一,徐道邻、谢怀栻、陈盛清等也是声誉卓著。首批招收的学生于1949年3月毕业,是同济大学历史上第一批文科毕业生。1949年9月,顺应全国性高校院系调整需要,同济大学法学院整体调入上海其他高校,法学教育在同济大学一度中断。1994年,同济大学复建法律系。2009年,同济大学正式恢复法学院建设。
精英教育
新时期的同济大学法学院是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主要由教授或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学院坚持为每名本科生精选个人导师,倡导吸纳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
名师荟萃
同济法学学科现有教师几乎都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许多教师具有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背景或访问经历,并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院每年还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短期讲学、授课。
重视实践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济大学法学院历来重视实践教育教学:开设了模拟审判、案例研讨、法律诊所、专业谈判等法律实训课程;长期聘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人员给学生授课;建立了20个校外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注重学科交叉
同济大学法学教育以“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为总体定位,依托学校对德交流合作的传统以及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了德国(欧洲)法、环境法、科技法、城市建设与治理法制等特色方向,与汽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联合进行交通法的研究,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进行建筑与规划法的研究,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开展环境法方面的研究,与医学院联合开展干细胞临床治疗的法律问题研究等。2014年开始,作为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学院与土木工程学院等联合开设“土木—法学”班,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理工科学知识的法治人才。2018年首届学生毕业,获得“土木工程”和“法学”双学士学位,备受用人单位青睐。
国际化
同济大学法学院注重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供到国外学习交流机会。先后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英国肯特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美国佩斯大学等11所大学建立了互免学费的学习交流项目。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通过交流项目到国外学习一学期。学院定期开设暑期学校,激励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
未来发展
同济大学法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认可和好评,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本科毕业生中,60%以上选择进入国内知名高校及欧美知名高校法学院继续深造,其他学生选择进入法律实务部门或政府机关就业。
境外深造院校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海德堡大学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
德国波恩大学
美国西北大学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肯特大学
日本东京大学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就业主要方向
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各级政府公务员、选调生;高校;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大型国企法务等。
本科生就业单位
司法部
上海市人大
上海市纪委
上海市发改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海仲裁委员会
上海浦东新区、黄浦区、杨浦区等区级人民法院、检察院
广东省人社厅
同济大学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五大银行上海市分行
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
花旗银行(中国)上海分行
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联合利华上海分公司
绿地集团
  中专 2022-12-19 16:44

网友推荐

报考点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面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招收研究生简章

教育部委托下列报考点负责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传、报名等工作:
(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二)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三)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联系人:黄建业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邮政编码:200092
电话:(021)65982683,图文传真:(021)65988292
(四)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联系人:吕少群、李丹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楼1404室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五)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系人:邝子欣
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
电话:(00853)28555533,图文传真:(00853)28355427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7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楼

    同济大学2017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日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政治学与行政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德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2楼

    同济大学2019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社会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2分,工科试验班(建筑景观设计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0分,工科试验班(土木环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20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3楼

    同济大学2020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9分,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8分,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44分,工科试验班(智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4楼

    同济大学2021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社会科学试验班(非定向)(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33分,人文科学试验班(非定向)(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德语,英语,日语,哲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6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全国的排名!排多少位?同济大学有什么好的专业

    5楼

    根据软科排名(全国高校)、校友会排名(全国高校)、高职排名(全国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同济大学在软科综合排名第14位,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20位,武书连排名第21位,QS世界排名第212位,US排名排名第224位,泰晤士排名第13-1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上海的排名,排多少位?有什么好的专业?

    6楼

    根据软科排名(上海高校)、校友会排名(上海高校)、高职排名(上海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同济大学在软科综合排名第14位,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20位,武书连排名第21位,QS世界排名第212位,US排名排名第224位,泰晤士排名第13-1

  • 中专学校

    2018年同济大学在广东录取分数线多少分,2018同济广东分数线

    7楼

    2018年同济大学广东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软件工程、机械类、建筑学、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专业)、土木工程、金融学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科试验班、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给排水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广东文科分数线,同济大学广东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8楼

    2021年同济大学广东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33文科最低位次为443。2020年同济大学广东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19文科最低位次为464。2021年广东文科录取分数线及广东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广东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

  • 中专学校

    同济大学广东理科分数线,同济大学广东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9楼

    2021年同济大学广东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45理科最低位次为4012。2020年同济大学广东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38理科最低位次为5918。2021年广东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广东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广东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 我要读技校

    同济大学2018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同济大学2018年广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社会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新闻传播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5分,人文科学试验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车辆工程(汽车)理科录取分数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