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必要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经验累积频率曲线与理论累积频率曲线的绘制和应用要点、统计参数计算,掌握设计洪峰流量(或水位)的推算方法;了解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解决与水文地质有关的相关专业问题,具有从事本专业深入研究的基本素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
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基本了解,准确掌握主要的基本概念,正确处理各种固体废弃物的方法。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1.固体废物处理概述:约15%;2.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分选破碎:约25%;3.可燃固体废物的焚烧与热解
2018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传热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按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为沈阳建筑大学招收建筑设备与环境、供暖通风与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其中,传热学是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考查目标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传热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传热学考试的目标在于考查考生对传热学基本概念、基本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汽车构造》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通过考试考查对汽车发动机和底盘认识和掌握程度,要求掌握汽车的总体构造、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初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1.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组成和作用(45%)2.汽车底盘各总成组成及作用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通过加试,考查考生对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中有关土的变形、土的强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根据考查内容不同,试卷内容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
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同等学力加试《gps原理与应用》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gps原理与应用》考试旨在考生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概况,gps的优点及其广泛用途;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其信号结构,gps定位中的误差源,gps定位原理、gps定位的方式;掌握gps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法、外业作业基本技能、内业数据处理,并能编写gps控制网技术设计和gps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书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5.对流换热计算及准则关联式 管(槽)内流体受迫对流换热计算,流体外掠物体的对流换热计算(包括流体平行流过平板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掠过圆柱体(单管)时的换热计算、流体横向流过管束的换热计算),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包括大空间自然对流的流动与换热特征、竖直平板自然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受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液体沸腾换热计算(包括液体沸腾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液体中汽泡存在的条件、大容器沸腾曲线分析、大容器沸腾换热计算),蒸汽凝结换热计算(包括蒸汽凝结过程及其换热性能、凝结换热的分析与计算、影响膜状凝结换热诸多因素的讨论)

8.传热过程和换热器传热过程(包括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通过圆筒壁的传热、通过肋壁的传热),换热器的类型,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和削弱(包括传热过程的强化、传热过程的削弱)

三、考查内容及要求应考范围包括:传热学所包含的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传热过程与换热器、质交换等五大部分。具体如下:1.绪论 传热的基本方式(包括热导热、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计算 2.稳态导热 基本概念(包括温度场、付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定解条件),一维稳态导热(包括平壁导热、圆筒壁导热、内热源问题、肋片导热)。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集总参数法,查表法,半无限大物体的工程计算查表法,瞬态和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概念。4.对流换热原理分析 对流换热概述(包括对流换热过程、对流换热过程的分类、换热系数和换热微

1.绪论 传热的基本方式(包括热导热、热对流、热辐射),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计算

3.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过程,集总参数法,查表法,半无限大物体的工程计算查表法,瞬态和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概念。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传热学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2.稳态导热 基本概念(包括温度场、付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导热微分方程、定解条件),一维稳态导热(包括平壁导热、圆筒壁导热、内热源问题、肋片导热)。

4.对流换热原理分析 对流换热概述(包括对流换热过程、对流换热过程的分类、换热系数和换热微分方程式),层流流动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包括连续性方程式、动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层流流动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对流换热过程的相似理论(无量纲形式的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无量纲方程组的解及换热准则关系式的形式、特征尺寸,特征流速和定性温度),边界层理论(包括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微分方程组、边界层积分方程组),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类比。

四、考试用具说明使用黑色笔答题,考试需携带计算器,要求考生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7.辐射换热 黑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角系数的概念、角系数的性质、角系数的求解),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包括有效辐射、两个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灰表面之间辐射换热的网络求解法、辐射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