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大学青海各专业排位:
1.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普通类排位512(需要考568分);
2.经济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659(需要考559分);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960(需要考543分);
4.电子信息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127(需要考536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1127(需要考536分);
6.自动化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151(需要考535分);
7.预防医学(五年制)理科普通类排位1151(需要考535分);
8.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需要考532分);
9.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238(需要考532分);
10.工商管理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11(需要考529分);
11.药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339(需要考528分);
12.机械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45(需要考524分);
13.能源动力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45(需要考524分);
14.化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75(需要考523分);
15.生物科学类理科普通类排位1475(需要考523分);
16.经济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21(需要考570分);
17.中国语言文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50(需要考564分);
18.工商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58(需要考563分);
19.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58(需要考563分);
20.公共管理类文科普通类排位177(需要考560分)
2018年山东大学各专业青海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青海 | 临床医学(五年制)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512 |
| 经济学类 | 559 | 659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43 | 960 |
| 电子信息类 | 536 | 112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36 |
| 自动化类 | 535 | 1151 |
| 预防医学(五年制) | 535 |
| 材料类 | 532 | 1238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32 |
| 工商管理类 | 529 | 1311 |
| 药学类 | 528 | 1339 |
| 机械类 | 524 | 1445 |
| 能源动力类 | 524 |
| 化学类 | 523 | 1475 |
| 生物科学类 | 523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570 | 121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564 | 150 |
| 工商管理类 | 563 | 158 |
| 法学类 | 563 |
| 公共管理类 | 560 | 177 |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药学类
药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法学类
法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经济学类
经济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
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
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
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史(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预防医学
山东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预防医学专业设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卫生事业管理三个专业方向。 【预防医学方向】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预防医学的实践工作和科学研究。 主要就业去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检验方向】 本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环境监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外语水平。毕业后从事卫生检验和临床检验实践技术工作。本专业属于预防医学范畴,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对环境、食品、作业现场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为制定预防措施和临床医疗方法提供检验依据。 主要就业去向: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 【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本专业方向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卫生管理人才。 主要就业去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卫生计生委、卫生局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疗单位、出入境卫生检验检疫局、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单位等。